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器官保存和药物筛选的常用动物模型。由于此模型操作简单、能直接观察到移植物的状况,通过观测移植心是否搏动和/或心电图可以鉴别移植物的存活情况,耐受和排斥、成功和失败的标准明确。因而应用十分广泛。自20世纪60年代Abboll等创立心脏移植模型依赖,经过多次修改,目前受鼠操作、存活率均较以

前有很大的提高。

一、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小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

动物。

三、麻醉

麻醉采用戊巴比妥钠50mg/kg体重腹腔麻醉的方法,可以以采用5%水合氯醛3ml/kg

体重,麻醉过浅时加乙醚吸入辅助、

四、供心切取手术

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用酒精消毒胸腹部,正中切口1次剪开胸腹部皮肤,暴露胸部,沿腹白线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并从下腔静脉缓慢注入2ml 含肝素的无菌生理盐水(25IU/L)全身肝素化,然后横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放血,迅速打开胸腔,0℃~4℃预冷的平衡液不断淋浇心脏表面,并向胸腔加入少量冰屑,分别在靠近右心房处结扎并

切断下腔静脉和右上腔静脉,结扎右上腔动脉时将右心耳一起结扎。游离升主动脉、肺动脉和无名动脉,实施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则在无名动脉分叉处剪断,如果是颈部心脏移植模型,于主动脉分出无名动脉的远端结扎切断主动脉,于靠近主动脉约1mm处切断无名动脉,

再在左右肺动脉分叉处剪断肺动脉,提起心脏,1次结扎左上腔、左肺和右肺静脉以及周围

组织,并在远心端剪断,取下供心,放入0℃~4℃平衡液内保存。

五、受者手术

(一)大鼠心脏腹部异位移植术:

从腹正中线开腹,自制S型拉钩将腹壁牵向两侧,充分暴露手术野,进入腹腔后将肠袢推

向右侧,以温盐水纱布盖好。打开后腹膜,在肾静脉水平以下将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在血管稍外和两侧软组织游离。在肾血管和髂血管分叉以上分离结扎两侧的腰静脉,并将下腔静脉背侧2~3条分支结扎,用2只哈巴狗夹分别在肾血管下方和髂血管分叉上方约5mm处阻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用尖刀在腹主动脉前壁挑开一小口,然后用显微弹簧剪延长切口大约与供心的升主动脉口径相当,用含肝素(25IU/L)的盐水冲洗吻合口内血块,于下腔静脉前壁同样挑开一个小口,由于下腔静脉壁薄,预防将其后壁同时挑开,然后同样的用显微弹簧剪将其切口扩大,与供心肺动脉口径相当即可,同样用肝素盐水冲洗血管腔,将血管腔内的凝血块冲出。下腔静脉开口一般在腹主动脉开口的下方,位置稍有一定的偏移,避免

在一个平面上。

从0℃~4℃的保存液中取出心脏,以冰盐水棉片保护供心,棉片周围覆以冰屑以防在受者腹腔移植心复温。用8-0的无创缝合线先将供心的主动脉和受者的肺动脉切口对角缝合2针,然后先内侧壁,后外侧壁,从右向左进行连续缝合,针距和边距均为0.3~0.5mm。同样,用8-0无创缝合线将供心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切口对角缝合两针,然后在下腔静脉腔内从右向左连续缝合内侧壁,继而从左向右在下腔静脉强外连续缝合外侧壁,针距和边距均为0.3~0.5mm。缝合静脉吻合口时,注意勿过度用力拉紧缝线,以免造成流出道狭窄。缝合最后2针前,用钝性弯针头向吻合口腔内注入25IU/L肝素盐水,排除残留空气,以

防气栓形成。

吻合完毕,先松开远心端哈巴狗,然后再缓慢松开近心端哈巴狗,同时观察动脉吻合口有无喷射状出血,如果有喷射状出血可再次阻断血管后给予修补,如有渗血,用棉球压迫止血,循环开放后心脏颜色立即变为鲜红,2~3分钟后心脏由室颤变为有力收缩。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如无出血将肠管推回腹腔,缝合关闭腹腔。

图1 供心主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图2 供心肺动脉与受者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二)大鼠心脏颈部异位移植术:

受者腹侧向上,头对术者,其上门齿用一橡皮筋拉伸固定,剃毛后自下颏中点至右锁骨中点作一皮肤切口,自锁骨处游离右外静脉直至其分叉处,沿途各细小属支均结扎切断或用笔式电灼器离断,切断右胸锁乳突肌以暴露右颈总动脉,于气管食管沟右侧可以找到右颈总动脉,打开颈总动脉鞘,游离右颈总动脉后,于其近端上一无创性显微血管夹,远端结扎切断,取出供心,在吻合过程中要不断以0℃~4℃冰平衡液淋浇,避免复温。在10倍镜下用10

-0的无损伤显微缝线行供心无名动脉与受者颈总动脉单线连续或间断缝合,先行前壁腔外连续缝合,缝至血管后壁时可将心脏向右扭转以获良好暴露,然后行后壁腔外连续缝合,间距0.5mm,边距0.4mm。180g大鼠颈总动脉直径约1.5mm,约需缝6~8针,于右颈外静脉靠近锁骨处上一无创性显微血管夹,之后结扎切断颈外静脉远心端分叉处,用8-0无损伤血管缝线行供心主肺动脉与受者右颈外静脉单线连续端端缝合,先行后壁腔内连续缝合,缝至前壁时转为腔外连续缝合,间距0.6mm,边距0.5mm。180g大鼠颈外静脉中段直径约2.5mm,约需缝8~10针。缝合完毕后,依次开放静脉和动脉血流,1 min

内即可见到供心由纤颤变为规律复跳,摆正移植心位置,注意勿使血管扭曲。单层缝合关闭

切口。

图3 大鼠颈部心脏移植示意图

六、围手术期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无论腹部还是颈部心脏移植移植心的循环途径为:受者动脉-供者心脏升主动脉-冠状动脉-心肌-冠状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受者静脉。左心不参与血液循环,无射血功能。合格移植模型的制备,需在统一和标准手术操作下进行,达到稳定的手术成功率和很高的重复性,基于这一要求,如何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手术成功和稳定性提高关键因素

1.选择健康大鼠作为供者和受者。

在移植术前严格选择健康个体进行实验,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

2.防止麻醉意外。

戊巴比妥钠用量稍大即可能造成呼吸抑制或骤停,用量应谨慎,如出现呼吸抑制,可术中给

予小剂量的阿拉明滴入腹腔使呼吸兴奋,如动物苏醒,可间断给予乙醚开放吸入,能较好的

控制麻醉深度,术毕动物苏醒较快。

3.良好的供心获取和保护。

良好的供心切取和保护应做到:(1)先游离和准备好受者待吻合的血管后,再获取供者心脏,可明显缩短冷缺血时间,促进供者心脏复跳。(2)供者全身肝素化时注入冷肝素盐水,并在开胸后迅速使供者心脏降温并停博,可减少供者心脏在无氧代谢下的能量消耗。(3)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在分支近端剪断时,要确保留取的供者血管长度能满意吻合。(4)术中

应注意用冰屑使供者心脏持续降温,避免在受者体内复温,降低能量消耗。

4.防止术中出血。

体重300g的大鼠,总血容量约20ml,出血3ml即可发生休克。应注意:(1)结扎下

腔静脉向背侧的交通支时,易误伤引起出血,且止血较为困难,应在吻合段两端轻提腹主动脉,直视下从无血管区引线,单次或分次轻柔结扎,如结扎不完全,吻合口内将不断有血液溢出,不仅操作困难,还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2)吻合口出血是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受者血管切口应比供者心脏血管口径稍小一点,可避免打结时因张力过大而撕扯血管壁,供者、受者血管对角固定后连续缝合的第一针,针距要小,以后的针距要保持均匀一致,吻合完成后,先开放远端血管夹,静脉吻合口内少量渗血经压迫后,通常能自行停止,试放近端血管夹检查动脉吻合口时,如有少量出血,可多次间断放松血管夹,动脉血压力使吻合口缝线排列更趋均匀,并使针眼处有凝血的机会,如动脉出血仍未停止,需在出血的部位加缝1~2针。止血后按出血量不液;(3)心耳损伤也是造成术中出血的原因,获取供者心脏过程中,剪断供者胸主动脉和肺动脉时易误伤左、右心耳,因此,在供心切取时最好将心耳一起结扎,供者心脏移植时应用棉片保护心耳,防止血管吻合时针尾误伤心耳,心耳损伤后极易

出血,压迫止血通常无效,需结扎出血部位。

5.防止静脉回流障碍。

发生静脉回流障碍时,移植心脏颜色逐渐由鲜红逐渐变为暗红,体积增大,淤血,变硬,博动无力,主要原因是供者静脉扭曲、吻合口太小或吻合技术不佳,肺动脉壁菲薄且柔软,应暴露清楚,辨认无扭曲后与受者吻合口不对称定点,受者下腔静脉吻合口不应小于主动脉吻合口,否则,肺动脉吻合口会出现相对性狭窄,导致移植心回流不畅,从受者远端向近端吻合静脉右侧壁时,最后2针易误缝到受者下腔静脉后壁,或打结后引起吻合口近端缩短,如从右侧壁两端向中间缝合,可确保不误缝至对侧壁。

6.预防截瘫。

在腹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有时候会发生截瘫,截瘫的主要原因是腹主动脉阻断时间过长引起脊髓供血障碍,且腰静脉结扎后不能形成侧支循环,主动脉阻断60min后,脊髓局部血流可从20ml/100g/min减少到1.8ml/100g/min。术后如有低血压,这是早期脊

髓血液循环处于极不稳定的平衡状态,非常容易因血液动力学紊乱导致神经损伤。此外,吻合动脉时将吻合口远端缝闭也是引起截瘫的原因之一,提高手术技巧,缩短动脉阻断时间是

防止缺血性脊髓损伤的主要措施。

7.注意保温。

大鼠在麻醉体温下降明显,对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手术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术中肠管用温盐水纱布保护以保温和减少体液丢失,手术结束后应将受者置于保温环境中,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更应注意。

8.预防感染

虽然大鼠心脏移植手术只需行清洁手术,但在现有手术室,术后饲养环境及术后免疫抑制剂干预等情况下,仍有引起感染的可能,故在缝合切口前,腹腔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是体外研究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技术基础实验中,与细胞系相比,原代心肌细胞的形态及电生理方面更接近在体细胞,因此,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的质量直接关系实验的进程及结果。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离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鼠龄的选择:新生1-3d龄,最好半日龄。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建议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消化酶的选择: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使用(0.4%胶原酶:0.05%胰酶=2:1)。 常用的消化酶有2种: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 3.消化程度的把握: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停止消化。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消化酶极为敏感。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得到单层细胞,不利于观察和后续实验;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的适宜温度为35~37℃。 4.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加入BrdU,更换小牛血清。 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会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会干预心肌细胞的贴壁和增殖,需要尽量去除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可以通过差速贴壁去除大部分成纤维细胞,但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 5.培养液pH值:pH范围在7.2~7.4之间。 操作过程: 手持大鼠乳鼠(出生24h内),75%乙醇消毒皮肤,剪开胸部皮肤,再消毒1次,更换手术器械,弯镊提取心脏,置于盛有PBS(1:50双抗)的大皿中; 将心脏表面附着的大血管剪去,剪去心房,放入5ml灭菌离心管中充分剪碎成肉泥状; 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 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8 min,自然沉淀,弃上清,再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 取上清,3000 rpm 5min,铺中皿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记1),剩余沉淀中加入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 重复4的步骤4-5次,直至组织块消化完毕,记(2-5) 放培养箱2到3小时待成纤维细胞贴壁后轻轻吹打培养基,所有的中皿上清移入离心管离心3000 rpm 5min,弃上清,加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以及Brdu(10mM)(1:80),铺中皿培养。 48h换液后可得心肌细胞。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搏动状况。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 —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 荐锥 4、尾锥27 —31块。锥式C7T13L6S4Cy27—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 6 —7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 4 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

、口腔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 ,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胃大弯朝向腹后方,其边缘 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内壁有粘液腺。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位置:从幽门发出向右后行,再折向前终于右侧。可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部分胰腺。 颜色:淡红色。 2、空肠 长度:为小肠的最长部分,大约有700—1000毫米。 位置形态:盘旋在腹腔的右方腹侧部。 3、回肠 长度:较短,约有40毫米。 位置形态:以三角形的系膜回盲褶与盲肠的末端相连,向盲肠的开口与结肠的起始部紧密相接。 二、大肠 1、盲肠 长度:是介于小肠与盲肠之间的一个大的盲囊。长约60毫米,直径约10毫米。位置:通常位于腹腔的左后部。盲肠呈锥体形,分为基部、体部和尖端。 2、结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行的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选用40只SD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随机分为A、B两组,在Ono创建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对麻醉方法、供心摘取、受体准备、吻合方法等进行了部分改进,术后统计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結果正式实验20例存活14例,存活率70%。术中吻合口出血致死1例;术中移植心脏复跳后停跳l例;术后24h死亡4例,供心阻断时间为(30±5)min,手术时间为(50±5)min。结论对经典的Ono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后,降低了建模的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供体心脏保护好,手术成功率高。 标签:心脏移植;同种移植;异位移植;大鼠;动物模型 【Abstri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imple and stable rat’s abdominal heterotopic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model with modified surgical technique.Methods 40 rats of heterotop ic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using modified Ono’s method,with modified technique of anesthesia,heart harvesting,recipient’s vascular preparation and vascular anastomosis procedures. Donor’s heart was transplanted to recipient’s abdominal cavity,the anastomosis were performed in an end-to-side manner between the donor’s ascending aorta and the recipient’s abdominal aorta,and between the donor’s pulmonary artery and the recipient’s inferior vena cava. The operation time and success rate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average cold ischemia time was (30±5)minutes,total operation time was (50±5)minutes. In all 20 experiments,14 recipient rats (70%)underwent successful heter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One case died of hemorrhage,one died of cardiac systole,four cases died 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 Using modified Ono’s procedures can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rat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and make the operation easier. 【Key words】Cardiac transplantation;Homotransplantation;Heterotopic transplantation;Rat;Animal model 经典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由Ono等[1]于1969年进行改进并确立模型的基本手术方式,由于其可行性较高,便于移植物观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中。在本实验研究中,我们对Ono心脏移植模型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和改进,使得该移植模型的建立更加简单、稳定可靠。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及药物 本实验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供者受体均为SD大鼠,均为雄性,体重200~250 g,以及实验用肝素、生理盐水、心肌保护液等药物均由

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二大鼠CM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实验动物新生3天清洁级Wistar大鼠乳鼠(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2005-0001)。 1.1.2主要仪器与试剂 5%CO 2恒温培养箱(model TC2323 CO 2 incubator);倒 置相差显微镜(XD-101 98010);PH计(mettler toledo320-s);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40BI),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SW-CJ-2FD型单人双面净化工作台;微量移液枪(法国Gilson);血球记数板(上海市沪江医疗器材经营部);HH-6数显恒温水浴锅;离心机(LDZ5-2);75cm2培养瓶、50ml离心管(美国corning公司);无菌手术器械;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板(BS1101S 德国);一次性滤器(22μm, GILSON);DMEM/F12培养基 (美国GIBCO);特级胎牛血清(FBS, Hyclone);青、链霉素(Hyclone);D-Hank’s液(NaCl、KCl、Na2HPO4、KH2PO4、NaOH、NaHCO3,苯酚红,南京化学试剂厂);心肌肌钙蛋白T(Santa cruz) ;FITC连接的兔抗山羊IgG(Santa cruz);Ⅱ型胶原酶、胰蛋白酶(Sigma);Triton-X-100(AMRESCO);BrdU(solarbio)。 1.2方法 于无菌操作下开胸取出心脏,仔细去除心脏相连大血管和心房组织(留心尖部),于4℃的D-Hank’S液中漂洗3~4次,以去除残存血液,眼科剪将心尖部组织剪成1 mm3碎块后,加入4 ml的0.0625%胰蛋白酶液,于37℃恒温水浴箱中消化3 min,然后弃上清。于剩余沉淀中加入混合消化液5 ml(0.0625%胰蛋白酶+0.1%Ⅱ型胶原酶),置37℃水浴消化8~10 min,其间振荡2~3次,静置后将上清液移入离心管中,加含10%胎牛血清预冷的DMEM/F12培养液终止消化。 随后用上述方法反复消化7~8次至组织块基本消化完毕。收集各次上清液并终止消化后,200目的尼龙网筛过滤去除残留组织块,以1000 r/min速度离心8 min,将所得的细胞与培养液混悬后,采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去除心肌成纤维细胞每次2 h,将未贴壁的心肌细胞悬液吸出,调整细胞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前3 d加入0.1 mmol/L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48 h首次换液,以后根据情况2~3 d换液。

大鼠解剖图

图Ⅷ-31左心房与左心室The left atrium and left ventricle 11左心房left atrium 12左心室left ventricle 13肺动脉右支right branch of pulmonary artery 14肺静脉pulmonary vein 15前腔静脉precavalvein 16肺动脉左支left branch of pulmonary art 7tery 17后腔静脉postcaval vein 18心中静脉 middle cardiac vein 19头臂动脉brachiocephalic artery 20主动脉弓aortic arch 21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s 22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23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 24右前腔静脉right precaval vein 25心外膜extracardium

图Ⅷ-56前肢内侧面The anterior limb. Medial aspect

图Ⅷ-57后肢内侧面(1)The posterior limb. Medial aspect(1) 1腋神经axillary nerve 2桡神经radial nerve 3头静脉cephalic vein 4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5正中动脉median artery 6肌支muscular branch 7尺神经ulnar nerve 8臂动脉brachial artery 9胸长神经long thoracic nerve 10胸外侧动脉external thoracic artery I1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12主动脉弓aorta arch 13左心耳left auricle 14右心耳right auricle 15食管esophagus 16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17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epigastric artery 18腹壁浅静脉superficial epigastric vein 19隐动脉saphenous artery 20隐大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器官保存和药物筛选的常用动物模型。由于此模型操作简单、能直接观察到移植物的状况,通过观测移植心是否搏动和/或心电图可以鉴别移植物的存活情况,耐受和排斥、成功和失败的标准明确。因而应用十分广泛。自20世纪60年代Abboll等创立心脏移植模型依赖,经过多次修改,目前受鼠操作、存活率均较以 前有很大的提高。 一、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小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 动物。 三、麻醉 麻醉采用戊巴比妥钠50mg/kg体重腹腔麻醉的方法,可以以采用5%水合氯醛3ml/kg 体重,麻醉过浅时加乙醚吸入辅助、 四、供心切取手术 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用酒精消毒胸腹部,正中切口1次剪开胸腹部皮肤,暴露胸部,沿腹白线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并从下腔静脉缓慢注入2ml 含肝素的无菌生理盐水(25IU/L)全身肝素化,然后横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放血,迅速打开胸腔,0℃~4℃预冷的平衡液不断淋浇心脏表面,并向胸腔加入少量冰屑,分别在靠近右心房处结扎并 切断下腔静脉和右上腔静脉,结扎右上腔动脉时将右心耳一起结扎。游离升主动脉、肺动脉和无名动脉,实施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则在无名动脉分叉处剪断,如果是颈部心脏移植模型,于主动脉分出无名动脉的远端结扎切断主动脉,于靠近主动脉约1mm处切断无名动脉, 再在左右肺动脉分叉处剪断肺动脉,提起心脏,1次结扎左上腔、左肺和右肺静脉以及周围

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9年5月第6卷第13期 图1腹主动脉灌注图2修肝及套管 圈3肝脏血管系统吻合完成 当延长供肝的冷缺血时间并不明显增加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而术中过多地牵动供肝则会明显影响供肝的质量嗍。手术分离时尽可能去除血管壁周围的筋膜、结缔组织等。防止再通后造成套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 3.2供肝灌注 先松开门静脉夹,再松开肝下下腔静脉夹,均缓慢松开。灌洗压力过大容易引起供肝的细胞器肿胀、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影响移植肝的质量。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腹主动脉的灌注法。以1 ̄2IliOn的速度灌注腹主动脉,灌注液体经过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回流入肝脏,从而保证肝脏得到充分、缓慢而均匀的灌注,提高供肝的质量。 3.3袖套管放置 套管必须保证硬度适中、内壁光滑。由于不重建肝动脉,而胆道血供多由肝动脉供应.故供肝胆总管不应保留过长.有利于减少胆道并发症。在脾静脉水平安放门静脉袖套较为方便。在左肾静脉水平剪断ⅣC。有利于袖套的翻转。 3.4受体手术 笔者在进腹时习惯取中上腹横切口,而此过程中笔者建议结扎左右腹壁下静脉,首先该血管相对较粗大,出血会影响术野,其次该血管的出血量相对于只有12一13“血容量的大鼠来讲会是术后出血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原因。受体术前15rnin常规给予阿托品对于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有较好的效果fIq。供肝恢复血供后对于肝门部的处理,使用血供较好的大网膜覆盖,既有加压防止出血、使胆漏和胆道感染局限化的作用,同时可以适当供给胆道血供,可以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lll。受体阻断门静脉后,经门静脉注入羟乙基淀粉 ?论著? 注射液可将肝内残存的血液及时推人体循环。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在SVC的吻合过程中,缝线不宜过紧。防止血管狭窄。供肝门静脉及IVC“套管法”吻合前,必须排出阻断夹后方的一段积血。以防止血栓栓塞。Paeheco等旧研究表明,随门静脉淤血时间的延长。再灌注后闲肠道内菌群移位而使内毒素骤升。如此可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产生大量的TNF—Ot及一系列的级联反应。从而对供肝及受者的肺脏产生损伤17.La-l川。同时.IVC阻断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血钾浓度显著升高。在供肝恢复血供的过程中.应缓慢放开无创血管夹,而且应按顺序先放开门静脉。后放开肝上上腔静脉,尽量使心脏逐渐适应血容量的增加。 4结论 重复是技巧之母.所以大量的练习是提高手术技巧的关键。认真、耐心、仔细的手术是成功的关键。对于供肝的提早冷缺血处理及对供肝植入后的细心操作。使得手术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KamadaN,CaMeBY.AsurgicalexperiencewithfivehundredthirIylivertransplantsintherat【J】.Surgery,1983,93(Ptl):64-69. 【2】宇汝胜,汪泳,钱海鑫.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探讨阴.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1):7-9. 【3】权毅,付华。徐亮.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术式改进阴.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26-229. 【4】WanCD,ChengR,WangHB。ela1.1ramunomodulatoryeffeetaofmesenchymalstemcellsderivedfromadiposetissuesinarat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model陬HepatobiliaryPancreatDisInt,2008,7(1):29—33. 【5】汪根树。陈规划,朱晓峰.大鼠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田.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儿19-1122. 【6】贾凯,徐钧.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改进们.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4):356-358. 【7】TianY,JoehumW,G∞晒evP,eta1.Kupffercell-dependentTNF-Mphasignalingmediatesinjuryinthearterializedsmall—f打一si∞livertransplantationintheInouoe叽PlocNailAcadSci.2006,103(12):4598-舢奶. 【8】UmtaKNanyenB,Bmuh&eta1.Decreasedsurvivalinratlivertrarmplantationwitllextendedcoldpreservation:role0fportalveinclampingtimeIJ].Hepatology,1998,28(2):366-373. 【9】邵堂雷,蔡伟耀,张明钧,等.影响肝移植鼠近期存活的术中因素分析叨.上海第--gg科大学学报,2001,21(3):223—225. 【10】彭勇,龚建平,刘长安,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20):673--676. 【1l】常顺伍,郑树森,梁廷波,等.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7,(1):13—16. 【12】PaeheeoEG,GoraeaMC,RodriguesG凡eta1.Effectofliveriaehaemiepreconditioningincirrhoticratssubmittedtohepaticisehaemia/reperfusioninjury【J】.AetaCirBras,2006,21:24-28. 【13】OlluogluE,KeremM,PasaogluH,eta1.Delayedenergyprotection0fischemicpreconditioningonhepati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s仞.EurSurgBes,2006,38:114-121. 【14]Kashti气Mehrabi气PahlavanIS,eta1.Areviewofvarioustechniquesof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inthe呲忉.TransplantProet2005,37:185-188. (收稿日期:2009-02—17) CHINAMEDICAL HERALD中目医琦导囊35 万方数据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和形态学观察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的建立和形态学观察 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细胞免疫室 许秀芳 李温斌3 陈宝田3 吕燕宁 赵莉敏 陈 燕 提要:为探索稳定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应用生物酶(5g/L胰蛋白酶及1g/L胶原酶)灌注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用形态学及台盼蓝染色法鉴定分离的心肌细胞,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和摄像记录。结果: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为91.7%;存活的心肌细胞静止地贴在培养板底上,细胞完整,呈杆状,长宽比约为4~6∶1。结果提示:该方法是比较理想的心肌细胞培养法。 关键词: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胰蛋白酶;胶原酶;分离技术 中图分类号:Q253;R322.1+1 自从1953年Durrows和Moscona首次成功地应用生物酶分离出鸡胚心肌细胞后[1],其分离培养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发展为3种分离方法:离体心脏灌注法、心肌细胞浸泡法和贴块培养法。对动物而言,离体心脏生物酶灌注法分离心肌细胞的质量及数量最佳。成年心肌细胞的分离较幼年及新生动物心肌细胞的分离更为困难,但成年心肌细胞做为一种生物学实验工具是其他心肌细胞不可替代的。国内仅有少数单位分离培养成功成年动物心肌细胞。1992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建立了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实验动物为成年Wistar大鼠,体质量150~200g,由本研究所实验动物室提供。 DM EM培养液、胰蛋白酶均购自美国GIBC公司;胶原酶购自美国Sigma公司;牛血清白蛋白购自美国BM公司;胎牛血清由金华生物制品公司提供;淋巴细胞分离液由中科院血液学研究所出品;安贞Ⅱ号心脏停跳液由本院体外循环组提供。 实验药物及试剂的配制:2%胎牛血清20 mL加DM EM培养液100mL,青霉素100mg/ L,链霉素100万U/L,p H7.2~7.4,过滤除菌。酶消化液:胶原酶0.1g加胰蛋白酶0.5 g、牛血清白蛋白1g,加入DM EM培养液100 mL,于使用前配制。 1.2 方法 采用离体心脏灌注法分离心肌细胞[2,3]。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含1∶200肝素45mg/kg),麻醉满意后胸腹部用75%乙醇消毒,“U”字形切开腹壁,快速剪断左右前腔静脉及后腔静脉,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4℃高钾安贞Ⅱ号心脏停跳液30mL,待心脏停跳呈灰白色后取下心脏,接在Langendorff 灌注架上,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清洗心脏:用无Ca2+、Mg2+的D2Hank 液灌洗心脏5min即可;目的是解离桥粒和细胞间连结。由于Ca2+在心肌细胞连结上起重要作用,用无Ca2+的液体灌洗心脏能带走大量的Ca2+,心肌细胞间糖蛋白被破坏,桥粒和连结随之解离。 2)溶解细胞外基质:应用酶消化液37℃灌注,保持灌注压在4.90~7.84kPa(50~80 cmH2O)。 3)心肌细胞的释放:经一定时间(30~90 min)酶消化后,心肌细胞外基质大部分被消化,但细胞间连结如缝隙连结并没有完全断开,心脏仍保持大体形态,松弛状,机械作用才能将细胞分开。见心脏变软、呈暗红色,取下心脏,轻揉搅拌几分钟后剪下心室肌,剪成1mm3大 2000年 6月第21卷 第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J un.2000 Vol.21 No.2 收稿日期:1999203209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

大鼠和小鼠解剖图谱(照片版)

图Ⅷ-1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skeleton. Lateral View 图Ⅷ-2整体骨骼左前面观The skeleton. Left anterior view 1肋骨rib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颈椎cervical vertebra 4颅骨cranium 5肩胛骨scapula 6肱骨hiimeius 7桡骨radius 8尺骨ulna 9掌骨metacarpal bone 10指骨digital bone 11腰椎lumbar vertebra 12髂骨ilium 13尾骨coccyx 14股骨femur 15髌骨patella 16腓骨fubula 17胫骨tibia 18跖骨metatarsal bone 19趾骨digital bone

图Ⅷ-4头骨侧面The skull. Lateral aspect

图Ⅷ-6下颌骨侧面The mandible. Lateral aspect

1枕骨occipital bone 2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3矢状缝sagittal suture 4颧骨malar bone 5上颌骨maxillary bone 6前颌骨premaxillary bone 7枕外嵴external occipital creat 8顶骨parietal bone 9额骨frontal bone 10鼻骨nasal bone 11鼻间缝internasal suture 12前筛孔preethmoid pore 13蝶腭孔sphenopalatine foramen 14门齿 incisor tooth 15下颌骨mandible 16视神经孔optic foramen 17枕骨occipital bone 18茎突styloid process 19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20颞骨temporal bone 21 腭裂patoschisis 22臼齿molar tooth 23腭骨palatine bone 24翼孔pterygoid apertures 25破裂孔foramen lacerum 26枕大孔foramen magnum 27腭后孔posterior palatine foramen 28鼻后孔posterior nasal apertures 29卵圆孔foramen ovale 30鼓骨tympanic bone 31舌下神经孔hypoglossal foramen 32下颌联合mandibular symphysis 33颏孔mental foramen 34冠状突coronoid process 35下颌支ramus of mandible 36角状突process of horn 37下颌孔mandibular foramen 38翼肌窝pterygoid fossa 39髁突condylar process

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学特点

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学特点 1.大鼠性哺乳钢,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 2.繁殖快。大鼠2月龄时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19~22),哺乳期21天,每天产仔平均8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 3.喜啃咬、夜间活动、肉食,白天喜欢挤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动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实验必须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食性广泛,喜吃各种煮熟的动物肉。对光照较敏感。 4.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大鼠门齿较长,激恕、袭击抓捕时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凶些,常会主动咬工作人员喂饲时伸入鼠笼的手。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一般情况下侵袭性不强,可在一笼内大批饲养,也不会咬人。 5.无胆囊:大鼠、鸽、鹿、马、驴、象等动物没有胆囊,它们的总胆肝管括约肌的阻力很少,肝分泌的胆汁通过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指肠端括约肌的控制。 6.不能呕吐:因此药理实验时应予注意。 7.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8.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但对许多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9.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但对强心甙的作用较猫敏感性低671倍。10.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叶仍有再生能力。 11.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C。 12.对炎症反应灵敏。它的眼角膜无血管。 13.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线存在,不骨化。 14.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采用阴道涂片法(Yaginal Smear Test)来观察性周期中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可推知性周期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状态与垂体激素的变动。 15.大鼠(包括小鼠)心电图中没有S-T段,甚至有的导联也不见T波,如有T波也是与S波紧挨着,或在R波降支上即开始,以致看不到等电线的S-T段。但心电图其他成分稳定,重复性好。豚鼠以上较大的动物均有明显的S-T段,在选择动物品种时应以注意。 16.大鼠垂体较脆弱地附着在漏斗下部,不需要很大的吸力就可以除去而不破坏鞍膈和脑膜,适宜于制作去垂体模型。大鼠也很适于作肾上腺和卵巢等内分泌腺切除手术。 17.大鼠肠道较短,盲肠较大,但盲肠功能不发达。不耐饥饿,肠内能合成维生素C。双子宫。胸部和鼠蹊部各有三对乳头。胰腺十分分散,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弯曲处。染色体为21对,寿命3~4年。 18.大鼠的体温39(38.5~39.5)℃,心跳频率475(370~580)次/分,呼吸频率85.5(66~114)次/分,通气量7.3(5-10.1)ml/分,潮气量0.86(0.6~1.25)ml,耗氧量2000mm3/g体重,麻醉时收缩压116(88~138)mmHg红细胞总数8.9(7.2~9.6)百万mm3,血红蛋白14.8(12~17.5)g/100ml血,白细胞总数:5000~15000/mm3,血小板10~30万/mm3,血容量占体重的7.4%,红细胞比重1.090,总蛋白7.2(6.9~7.6)g%。

大鼠心肌细胞说明书

大鼠心肌细胞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1、产品名称:大鼠心肌细胞Rat myocardial cells 2、组织来源:大鼠胚胎心室肌组织 3、产品规格:25cm2培养瓶 4、细胞简介: 大鼠心肌细胞分离自大鼠胚胎心脏组织,细胞呈多边形等不规则形状,2天以后大部分伸出伪足称巴掌状部分心肌细胞会出现搏动,成熟的心肌细胞增值缓慢或不增值。体外培养的人心肌细胞对于研究其生理功能、药物作用以及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的病理生理改变具重要意义。 本公司生产的人心肌细胞采用混合酶解法制备而来,细胞总量约为5×105个/支,细胞纯度可达85%以上,且不含有HIV-1、 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5、培养基信息: 1)、培养基类型:DMEM/F12培养基 2)、添加因子:FBS, Penicillin, Streptomycin等 二.使用方法 客户收到细胞后,请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取出25cm2培养瓶,75%酒精消毒,拆下封口膜,放入37℃,5%CO2细胞培养箱中静置2-3h,以稳定细胞状态; 2、待细胞达到80%汇合时准备进行传代培养; 3、细胞传代 1)吸出25cm2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用PBS清洗细胞一次; 2)添加0.25%胰蛋白酶消化液约1ml至培养瓶中,37℃温浴3min左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回缩变圆后吸弃消化液,再加入完全培养液终止消化; 3)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按1:2适当的比例进行接种传代,然后补充新鲜的完全培养基至5ml,放入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4)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培养观察。之后每隔2-3天更换新鲜的完全培养基。 三.注意事项 1、培养基于4℃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

大鼠辅助性原位肝移植的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辅助性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30只SD大鼠作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通过“袖套法”施行大鼠辅助性原位肝移植。结果24h存活率76%(19/25);周存活率56%(14/25)。结论熟练的显徽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肝脏;移植;大鼠 Parital auxiliary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LONG Guang-hui, XIAO Ping, XIE Yong, et 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Guangdong,518036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technique of parital auxiliary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Methods 30 cases of parital auxiliary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SD rats were performed using cuf-tecnique and microsurgery method. The successful rate, oper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general successful rate was 90%, the survival rate of post-operation 24-hour and one week was 76%(19/25)and 56%(14/25)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eticulous and skille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operation. [Key words]liver; transplantation; rat 近年来,辅助性原位肝移植因其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供体来源比较容易获取以及术后不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但是,该该移植方法目前也有其一定的局限。其中又以供肝与移植肝功能竞争导致移植肝萎缩最为明显[2]。因此,建立动物辅助性原位肝移植模型了解供肝与移植肝功能竞争的机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研究手段。70年代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获得成功后[3,4]。原位肝移植的动物模型已经逐渐成熟并被实验研究广泛采用。但是,辅助性原位肝移植的动物模型尚不多见。本实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常用的动物模型。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经过许多学者的改进,其手术基本稳定,根据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式,大鼠原位肝移植可分为“二袖套法”和“三袖套法”,下面简单的将大鼠肝脏移植的模型制作介绍一下。 一、手术器械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动物。 三、术前准备 供、受者术前禁食14h,自由饮水,采用乙醚吸入麻醉麻醉的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受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3mg,防治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四、供者手术 麻醉成功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50U/ml肝素稀释液3.0ml,使供者全身肝素化。十字切口入腹,经腹主动脉穿刺灌洗供肝;灌洗前,剪开膈肌,阻断腹主动脉,离断胸腔段肝上下腔静脉,灌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约需灌洗液20~30ml。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分离结扎离断右肾静脉和右肾上腺静脉,自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缓慢注入20ml含肝素的林格氏液,于右肾静脉下方离断肝下下腔静脉,剪开胆总管前壁,近肝端插入外径1.0mm,长4.0mm 的聚乙烯管约2.0mm(可用硬膜外导管制成),结扎固定后远肝端离断之,分离结扎离断肝固有动脉;游离门静脉,结扎离断其分支幽门静脉、脾静脉,于脾静脉下方离断门静脉,锐性分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下静脉,绕肝上下腔静脉环切膈肌及其腱膜,保留2.0mm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图解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图解 庄瑜制作 南京市第一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胸外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7700426.html,/

制作前准备 1.器械:动物呼吸机,开胸制作心梗模型,维持呼吸至关重要。虽然据说某些牛人可以不用呼吸机,但是我想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开始时必然要用;况且需要看此说明的人应该没有牛到这个程度。当然,如果你经费异常充足,不在乎死亡成千上万的大鼠也可以。 显微器械,最主要的是针持,大鼠胸腔、心脏均很小,常规器械无法进入胸腔缝扎。其他手术器械以眼科器械为主。 2.动物:应选择成年健康大鼠,耐受性较好。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只动物,包括死亡的大鼠。许多人都知道制作大鼠模型需要多练习,但是练习不是买一大批大鼠,不停地缝扎,然后不停地扔掉死的大鼠;当然,制作心梗模型死亡一些大鼠是很正常的事情。练习的前提是对大鼠解剖及操作过程的熟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先找一份大鼠的解剖图谱,熟悉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同时研究实验流程,熟悉每一个实验步骤。大鼠死亡后,不要急着扔掉,利用它练习每一个你不熟悉的操作步骤,直到熟练为止。 3.实验者:实验者必须具有一种平和的、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制作模型需要时间,尤其是早期,需要耐心、仔细的摸索;必须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地研究。最熟练的制作者做一只大鼠模型也需要30到40分钟的时间,加上准备及扫尾的时间,制作十只模型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你废寝忘食多用用功也可能做到15只左右,这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必然的,你能坚持多久?不熟练的话,一只就要两、三个小时;同时还要看着大鼠在你的手中死亡,这是很揪心的事情。因此,实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难耐寂寞者不适合做此实验。 本人系气管切开插管,缝扎LAD制作模型。亦有人经口插管,液氮冷冻制作模型;不在本人讨论范围之内,哪位有经验的话可以传上来,一起讨论。最后祝各位早日成功!!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术

基金项目:新疆石河子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ZRK X2006 Q04)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术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832002) 李润琴 慕晓玲 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取1~3d 龄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用胶原酶!分离心肌细胞,离心收集心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后培养于DM EM 培养基。显微镜下鉴定心肌细胞的纯度和形态结构,锥虫蓝染色检查心肌细胞成活率。结果 心肌细胞纯度为96%,平均成活率95 43%,并出现同簇细胞的同步跳动。结论 该方法简单有效,为研究心肌细胞的人员提供了一种实验手段。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心肌; 大鼠 Culture method of the myocardial cell in Neonate Rats LI Run qin,M U X iao lin.M edical College of Shi hez i Uni versity ,X inj iang 832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find an easy way to separ ate and cultur e myocardial cells of neonate rats.Methods T o obtain ventr icular myocardium of neonate rats about 1~3years o ld.We separate myo cardial cell w ith collag enase I,and collect myocar dial cell w ith centrifug alization.M yocar dial cell was cultur ed in DM EM and was separated by the t ime of adherence.W e observed the structure of myocar dial cell from lig ht microscope and stained living my ocardial cell with trypan blue.Results W e find 96percent cells ar e myocardial cells and 95.43percent ar e alive.A ll the myocardial cells were jumping synchronously.C onclusion T his is an effective w ay to study myocardial cells. Key words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M yocardial; Rats 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模型, 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一套简便、有效的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技术,为研究心肌细胞的人员提供一种实验手段[1]。1 材料和方法 1 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 1 1 试剂:小牛血清:购自Sigma 公司。DM EM (Dulbcc co ?s M odified Eagle M edium)合成培养基:购自Sigma 公司,含10%的小牛血清,100万U 青霉素,100万U 链霉素。胶原酶!0 8g/L:购自Sig ma 公司(现用现配)。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 ):购自Sigma 公司。锥虫蓝:购自G ibco 公司,加无菌三蒸水配成浓度0 04%备用。 1 1 2 仪器:超净工作台,CO 2培养箱,倒置相差显微镜,离心机等。所有手术器械高压灭菌。玻璃品均强酸浸泡过夜,流水冲洗20遍,蒸馏水冲洗3遍,烤干后高压灭菌备用。 1 2 实验动物 Wistar 大鼠,1~3d 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d 内具有部分增殖能力,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1 3 心肌细胞的制备和培养 取一窝1~3d 龄新生大鼠,不用麻醉和处死,用手固定住四肢,75%的酒精消毒皮肤,无菌眼科剪在剑突上一肋处入剪(注意避免剪破消化道预防污染)。开口0 5cm,心脏自然跳出,将心尖部组织剪下迅速置于预冷的不含Ca 2+、M g 2+的PBS 中,反复冲洗3遍,洗去残留的血细胞,将其剪成0 5~1mm 3大小的组织块,放入锥形瓶中[2],加入8mL 0 8g/L 的胶原酶!,在37#水浴,磁力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消化10min 。将黏附在搅拌子上的心肌组织吹散,当组织液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应停止消化。用吸管吸取第一次消化后的上清液弃去,再次以同上的方法消化3次,收集以后每次的消化后的上清液,加适量含10%的小牛血清的DM EM 培养基,终止胶原酶!对心肌细胞的继续作用。将收集到的上清液在500r/min 的离心机上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用PBS 吹散沉淀细胞,同条件下再次离心,弃上清,然后加含10%的小牛血清,100万U 青霉素,100万U 链霉素,p H =7 2的DM EM 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放入37#,5%CO 2培养箱中静置培养90min 后,轻轻振摇后倾出尚未贴壁的心肌细胞,重新接种。将纯化的心肌细胞以1 5?106/mL 接种于预先用50mg /L 多聚赖氨酸涂布的25mL 培养瓶中,每瓶3mL ,放入37#,5%CO 2培养箱中培养,每48h 更换1次培养基,取培养72h 的单层细胞进行实验。1 4 心肌细胞质量评价 1 4 1 心肌细胞纯度鉴定[3]: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纯化后的细胞,心肌细胞成圆型,成纤维细胞成梭形,计算心肌细胞纯度=心肌细胞数/(心肌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