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影响及政策建议
[摘要]尽管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一直饱受争议,在国内外各方利益和需求的驱动作用下,人民币升值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有利的影响和不利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围绕人民币升值问题,分析人民币升值原因,影响,以及为解决人民币升值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原因影响对策
一.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是多个因素、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内因是关键和根本,而外因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简言之,人民币升值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偶然。
(一)外因
1.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持续施压
美国一直是鼓噪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国,时至今日,美国又对中国提出“汇率操纵”的指控,又掀一股人民币升值风波。美国不断希望人民币升值,其目的大致有三,一是,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债权国,人民币升值,那样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将大幅缩水,有利于美国减轻巨大的外债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竞争力下降,有利于改善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情况;三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也逐步向国际化迈进,这对美元和美国的国际地位构成威胁,因此打压人民币就成了美国的选择。
欧盟、日本等也为自己利益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采用特殊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一直“紧盯”美元,汇率在6.83左右波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更是一枝独秀率先企稳回升,相对当前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的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却保持不变,欧盟也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样欧盟便能在双边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对于日本,也有一直鼓动人民币升值,其目的也已明了。日本经历了十年的经济低迷期,日元在亚洲充当货币主导的可能性也下降了,相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已经逐渐引领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日本认为自己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想用类似“广场协议”的文件打压人民币,确保其经济地位。
(二)内因
1.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稳定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根据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必定会起该国货币的走强。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经济处在长期的增长状态,人民币走强也是必然的。但是在目前,我国经济的连年增长,外贸顺差和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西方的一些大国感到不安,他们不断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他们通过各种政治外交手段,不断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施加压力。2006年3月28日,美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与该委员会民卡党首席参议员克斯·鲍卡斯联手,提出针对中美贸易的新议
案:要求美国财政部确定中国货币是否存在损害了美围经济利益的根本性“失真”问题,如果美囤财政部认定人民币“汇率失当”,并损害美国经济的话,那么中困将有180天的时间争取解决双方分歧,否则将面临一系列制裁措施。
2.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
外汇储备反映了一国国际支付能力和外债偿还能力,具备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保持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所以并非越多越好,太多的外汇储备反而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外汇储备过多表明:在外汇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同样会引起外币贬值以及本币升值。截止 2011年3月外汇储备高达3万亿美元。
3.国际收支顺差使人民币承受升值压力
随着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平稳快速发展,本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使人民币承受了很大的升值压力。从供求的角度来说,一般贸易大量盈余会使外币供大于求,外币相对于本币贬值,而本币就升值。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84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91亿美元,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到2009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23991.52亿美元。巨大的外汇储备量,也成为欧美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原因之一。
4.人民币升值预期施压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国外闲散资金都希望搭乘中国这辆经济快车,纷纷涌人寻找赚钱机会,对人民币形成升值预期,同时大量的投机资本涌人国内,对国内的货币市场造成冲击,使外币供给量加大,本币更面临升值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正如它复杂深刻的背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是复杂而又深远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不能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盲目的采取措施,冲击中国国内的经济。
(一)积极意义
1.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均衡发展
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被人民币升值所抵消,不可避免地导致我国商品的出口额下降。这样可以促使出口企业及时调整其策略,加大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促使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为主的方向转化。通过这样的变革也能增强企业的对汇率制度与汇率风险的认识和危机意识,使我国企业意识到目前的竞争形势,及时应对。从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当然,这需要我国的出口企业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
2.有利于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
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对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很大,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
负担。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3.有利于减缓通货膨涨的压力
今年四月份,我国的CPI已达到5.3%,抑制通货膨胀迫在眉睫。在通货膨胀期间,本币升值无疑是一个有力武器。人民币的单位购买力增强,能够相应降低进口商品尤其是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大为缓解现阶段的成本型物价上涨压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小幅、渐进、可控的升值可以给我们的经济争取到宝贵的调整时间。
4.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减少贸易磨擦
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经常会受到美、欧、日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贸易纠纷呈现越来越多之势,中国近年来及今后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有关,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有目的、有计划地使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少价格战,缓解贸易形势,化解各国以及各种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和压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2%,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措施有关。
5. 有利于增加我国的资金融通数量
人民币升值后,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增加,就地设厂,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能力,加速人民币境外流通;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企业大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使一些生产严重过剩但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通过国际市场寻找出路。这样,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带动国内资本掀起一个对外投资高潮,人民币参与国际资金融通的数量增大。
(二)不利影响
1.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
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但影响出口的原因多种多样,实际上,从2001到2008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可见,人民币的升值对出口的冲击也并没有舆论所言那么严重。
2.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在华的外来投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其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经济政策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得大量外资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的提高增加了外来投资的成本,加大了外资进入的阻力,从而降低了中国从外商直接投资中得到的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引进先进技术的好处。升值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人民币升值还使得外国投资者的利润会减少,利润率下降,投资就会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