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第一章: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未来评论前景展望

情绪化、通俗化的网络评论 会大行其道;报刊评论的“专业 化”精深倾向会更加明显;电视 评论正本清源,回归其本应具备 的状态。
案例:

新闻联播中的“本台短评” 关注度最高的《新闻联播》 2011年起在重大节日和重大事 件中进行了调整,以配发“本 台短评”的形式, 改变单一播 报新闻形式,凸显主流媒体声 音。
院校级报刊,高级为地方和全国报刊
新闻评论课程的最终目的
1
2
3
能够发表评论作 品:初级层次为 网络,中级为院 校级报刊,高级 为地方和全国报 刊
善观察 能发现 会评论
追求知识和 真理 提升能力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时代,面对海量般汹涌而来的新 闻信息,你将如何选择与解读?在众说纷纭的 社会舆论大潮中,你将如何保有对新闻事件 的独立思考与评价?如何当一个激扬文字的 “意见领袖”?
2
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3
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1、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强烈的新闻性是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表达效率


言当其时
就这一个
评论往往跟着新闻走,新闻在先,评论在后。
强烈的时效性: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 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有的放矢· 工作的薄弱环
节,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言行,认识的 盲区与误区,忽视的精神与行为,思想的疑 虑与偏见等。 评论对象的特定性:特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的具体的事物,要求切合实际,具体事务 具体分析。 对新闻事实的依托性:常以新闻由头挑开话 题,以当前的事实为依据展开论述。
最体面和可靠——奖学金
最普遍与稳定——家教 最具挑战性又忙碌——做生意 最令人羡慕且名利双收——撰稿
。大学生发 表文章不仅可获得稿酬,而且还能获得学校 的奖励
新闻评论课程的最终目的
“善观察、能发现、会评论”
追求知识和真理,提升素质 能够发表评论作品:初级层次为网络,中级为
关注公共问题 构建公民社会
思考:新闻评论的公众性表现在哪里?
内容
形式
作者
公众最感兴趣 最关心 要求和呼声最 高
平易近人 深入浅出
正确舆论的传播 者、引导者 (立论客观、公 允,为民代言)
研讨:网络时代新闻评论公众性的利弊
积极影响
由于人生安全及言论 自由得到保护,信息 畅通,能坦言自己对 社会的感受,拥有更 大的发言权,不受现 实利益的影响,实现 对社会全方位的舆论 监督。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性质与特点
戴新安
绪 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生专业基础课,是新闻传播类 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评论知识的主要课程。本课程 主要为了使学生系统掌握新闻评论学的基本理论与 基本技能,准确把关新闻评论的方法与技巧等基础 知识,提高学生的新闻评论能力。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上课传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 对新闻媒体上新闻评论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对 新闻事件分析评论能力和写作能力。


提供一个代表央视的分析和评论平台。它 以新闻加解读、主持加评论、民意加国是、 议题解码加公共价值判断、社会原声带加主 流意见的声音,构成信息、观点和观念的三 位一体式传播。它令新闻话题成为公众议题, 令公众议题成为社会课题,启发更多社会思 考。
凤凰卫视评论员曹
景行: 新闻在之后,有 一个解释的问题; 作为媒体其实最大 的竞争就是解释权 之争;第一解释权 可能要比其他的解 释更重要。”
新闻评论
新闻事件
观点
阐释
你所关注的 新闻事件
我的(新锐) 看法
如何阐释我 的观点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 是事实的客观纪录。 新闻评论则是基于事实发表的意见。 正如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样, 新闻评论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评论最常见的模式是,摆事实,讲道 理。
新闻评论是广义的政论,有着鲜明的针对

它是中国电视屏幕上的一大惊艳,央视与 时俱进的成功案例。它的“变脸”,提升了 央视的新闻传播品质,使国字号的电视平台 年轻化,新闻更鲜活,资讯更密集,现场更 同步,评论更贴切。虽然它的新闻语言和影 像元素尚未纯熟和风格化,但在打造新闻公 信力、视觉吸引力、主持亲和力方面已见成 效,并正在成为国人获取新闻的主渠道。
消极影响
虚假新闻盛行,增加 了辨识难度。负面言 论如色情、暴力、谣 言等扰乱民众视听, 言论低俗化和娱乐化。 言论缺乏监督,导致 公众对言论不负责任,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受 到考验。
分析这篇新闻评论的性质和特点

“地沟油”善管还须善用
(人民日报 今日谈)
思之大倒胃口、避之防不胜防、食之致病 致癌,这是百姓面对“地沟油”侵扰身体 健康时的无奈境况。(全面性概括)此物 从餐厨废弃物中来,在城市下水道中捞取, 经黑窝点中提炼,通过低价销售回流餐桌。 此行一路虽有数个部门可监管,却每能钻 其漏洞,危害百姓。(公众性、人文性)
就一篇新闻评论来说,有时候是针对新闻
报道中的事实或者反映的问题发言;如: 看病最不贵是在中国,郭晶晶在记者招待 会上心不在焉。 有时候在评论中既提供事实,也发表意见; 如:农民工为何讨薪难? 有时候不包含具体的新闻事实,也不针对 某篇新闻报道,而是就当前存在的某种倾 向或某个问题发言;如:读“三本”,还 是读职院? 但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性这个特点。
性、指导性和时代特色。 新闻评论是就新闻发表的有政治倾向的评 论。 新闻评论是针对重要新闻或突出的思想问 题,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意见。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评论。
新闻评论的传播系统
媒介类型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
评论体裁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 评论(小言论、时评等),述评,杂文 口播评论(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 述评、论坛评论),谈话类评论,音响评论

三、本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
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论写作, 适当安排这方面的作业,使学生能有效地消 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基于新闻评论学理论 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取讲练 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中,力求体系化地介 绍和诠释新闻评论学基本理论。
大学生赚钱门路众多,常见的有 四个“最”
三、评论作者的“四位一体”格局


过去的新闻评论以职业化写作为 主。如今的时评写作队伍则呈“四 位一体”特点,即:1、本报评论员 的职业写作;2、写手的准职业化写 作;3、有感而发的公民发言;3、专 业话题的学者发言。
四、评论生态出现多样性

评论形式、规格、结 构、比重呈多样性 ;时 评化特点日益明显。
口播评论(本台评论、编前话、编后话等), 主持人评论,谈话类评论,电视述评 网站时评,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 网民自发言论
社论(本台评论)、 评论员文章、短评 编辑部评论
精英评论
媒体评论
新闻评论
个人评论
编辑记者评论 编者按语、述评 主持人评论
专栏评论 (小言论、 时评等) 杂文
公众评论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规评论与边缘评论
常规评论: 社论、评论员 文章、短评、 编者按语、小 言论、时评等
述评
新闻评论
杂文
边缘评论: 述评、杂文
新闻报道
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 反映内容不同 闻价值的事实,强调知, 作用于受众的眼 写作目的不同 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 知晓权,还原现实 表达方式不同 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 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 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 表议论,清楚第一 传播要求不同 以“真实性”为原则,报 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为基 本条件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专门发文,就“地沟 油”问题提出了“一条龙”式的整治意见, 为百姓避“地沟油”之害打造了一个“防护 罩”。(新闻性)但也要看到,如果每年数 量庞大的“地沟油”缺乏明确有效用途,那 么在暴利驱动之下,趁管理部门麻痹松懈之 际,“地沟油”仍会撕开“防护罩”一角而 重新祸害百姓。(思想性)
新闻评论新态势
一、报纸:由评论专栏向言论版的扩张
中国媒体的竞争逐步进入“观点时代”, 致使言论版的竞争更趋火热。如今,国内 影响较大的都市报(含晚报)都开办了时评版。
二、网络评论的兴起,有力拓展评论影响
原创评论、转载评论、个人发贴和博客文章,还 有大量转载和梳理报纸发表过的评论,比起单纯由 报纸一次性发表,这部分评论受网络快速传播,传播效 应有较大扩展。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
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 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 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 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 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 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就实论虚
摆事实,讲道 理。往往批评 一个对象,讲 清楚一个道理, 哪怕是人人皆 知的道理。
价值观念
政治色彩
从政治、思想、 在一定的世界 道德伦理的角 观指导下体现 度思考问题 出一定的政治 立场。
3.论说具有的公 共性
评论主要面向广大 受众, 抓住与他们密切相 关的问题发言

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 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新闻评论的构成:新闻事实· 观点和立场
具有典型意义 的新闻事实 或社会现象
作者的立场和 鲜明的观点
议论文的 表现形态
《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时事新 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 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 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新闻1+1》还打 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采用“1+1”即一位主 持人和一位新闻评论员的双人谈话模式,后改为只 由一位主持人主持,即“新闻+评论”模式。主要 由白岩松、董倩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 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 貌、解读事件真相,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 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反映内容
报道:“知”“用事实说话” 评论:“感悟”“对事实的观点看法”
写作目的
报道:传播信息,形成舆论 评论:阐明观点,说长道短,一吐为 快
表达方式
报道:记叙为主,讲清五要素 评论:议论为主,论点准确,论据 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传播要求
报道:真实性 评论:公正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1
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 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直接阐 明,作用于受众的心 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 以及话语权,评论事实 “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 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对客观事 物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 要的叙述或记录,明白第一 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 性信息不要求“五个W”俱全, 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 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 性质与特点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含义和性质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 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 的现实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 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 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类型。它表达的是对 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 会问题的思考。
精练定义:发表意见、阐明观点
新闻评论就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阐明观点,用以
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核心就是“发表
意见、阐明观点”,这也是新闻评论与
消息、通讯等报道方式的最本质的区别。
新闻评论的主要性质
1.信息的全面性 2. 议论的逻辑性 3. 客观的辩证性
4. 丰富的人文性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的多种定义

含义:新闻评论是在报刊、广播、电视、 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思 想倾向的言论总称,它是新闻实践中主 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事 实以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议论、 说理的一种新闻体裁。 (见教材第一页)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 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 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 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 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丁法章:复旦大学《新闻评 论教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