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人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市人口发展六十年综述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09年,共和国跨入了她的第六十个春秋。共和国的人口超过了13亿,而我市人口已达447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26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3万人。在这六十年里,随着人们对自身发展的认识,人口的增长从无计划生育到计划生育,经历了较大的波折。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努力,而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已深入到千家万户,人口发展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实现了历史性变化,为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总量得到控制

60年来,我市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状况不断改善,我国人口随之出现迅猛增长。1949年,我市总人口为187.8万人,1954年进入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率高达45.2%。,总人口增至224.6万人。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人口数量出现下降,1959年总人口为250.9万人,1961年下降为194.8万人。1962年,人口开始急剧回升,出现持续十多年之久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全市年平均出生人口达10万人;1963年出生率高达51.2%。,创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在高速增长态势下,到1974年,总人口突破300万人,达306.0万人。

面对人口的持续膨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控制人口是一项长期的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战略任务。从此,全国狠抓计划生育,使人口发展逐步进入一个有效控制的新阶段。我市当年及时提出了“经济要上,人口要下”的口号,并对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了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自1979年人口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有关规定,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此,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上控制在10%。左右;高出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步入低速稳定发展阶段。1995年底,全市总人口突破400万大关,达403.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01%。。进入21世纪,滁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2005年,全市总人口达435.6万人,2008年为44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5.6%。和5.14%。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前,我市境内人口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众多。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增加,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开展扫盲工作,全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高中和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我市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1949年,全市仅有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1325人;小学412所,在校学生31343人。2008

年,全市高等学校达4所,在校学生40563人;普通中学达287所,在校学生286410人;中等专业学校达4所,在校生10953人;职业中学24所,在校生38409人;小学达913所,在校生340408人。200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较1990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近十几年来,我市人口发展在规模平稳扩大的同时,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迅速提高。1982至2008年,平均每十万人受大学教育的人数由265人增加到1982人,增长7.5倍;受高中教育的人数由3371人增加到7150人,增长2.12倍;受初中教育的人数由13592人增加到41210人,增长3.03倍,受小学教育的人数由29343人增加至34582人,增长17.9%。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03年,人口文化素质向中高层次发展。

同时,我市重点在农村,深入广泛地开展了扫盲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市总人口文盲率由1964年的45.6%、1982年的35.7%、1990年的22.5%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14.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改善,老龄人口颐养保障条件的日益完善等,以及婴儿死亡率的逐步降低,人口健康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延长了人口寿命。从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在大大延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4岁,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提高了2.2岁,比全省平均值高1.8岁。

改革开放以来,滁州人口发展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随着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减缓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人力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重要作用。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由于老年人口总数逐年增加,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我市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从20.4万人增加到31.5万人,增长54.4%,平均年增长4.44%。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5.4%提高到7.87%;0-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从26.69%下降到26.27%。

按照国际划分标准,0-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以上时,则称为人口老年型结构,表明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

我市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这个变化过程在继续加快。截至2008年底,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1.52%,比国际标准高4.52个百分点,较2000年、1990年分别上升3.65和6.12.个百分点。0-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8.78%,较2000年、1990年分别下降2.51和2.09个百分点。

人口流动日趋频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市人口迁移流动及其势能得到充分释放和显示,人口的活动范围由过去的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化。长期以来城乡隔绝的局面有了根本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从事各项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