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级水分和空气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1 MV 2 2
可忽略不计; 势能在土壤水的运动和状态上极为重要。
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
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是指单位水量从一平衡的土-水 系统移动到与它同温度而处于参比状态的水池时所作的功。 土水势包括:
基质势(matrix potential) 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或叫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重力势(gravitational potential) 以上分势的和为总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
重力势(P )是指由重力作用而引起的土水势变化。 任 g
何时候重力势都存在。高于参比面时为正,反之为负, 参比面处重力势为0。
土水势与自由能表解
• 在饱和土壤水运动中,决定土水势的是Pp 与Pg;
• 在不饱和土壤水的运动中决定土水势的是 Pm与PS。
• 土水势的定量表示以单位数量土壤水的势能值为 准。通常用单位容积土壤水分的势能值即压力单 位帕(Pa)表示。
• 膜状水的最大含量叫最大分子持水量。
•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 田间持水量。
• 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即为重力水所 饱和时的含水量,称为全蓄水量或饱和持 水量,饱和系数。
水
毛管作用力范围:
沿
0.1-1mm
着
有明显的毛管作用
毛
0.05-0.1mm
管
毛管作用较强
0.05-0.005mm
(2)土壤膜状水
膜状水:被吸附在吸湿水膜外层的水分。 膜状水能从水膜厚处向薄处移动,即从湿土向 干土移动,但移动速度非常缓慢。
膜状水即使含量还高,植物便开始凋萎,植物 呈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
膜状水的最大含量称最大分子持水量。
(3)土壤毛管水
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称毛管水。
土壤水分有效性综合示意图
• 土壤水分有效性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 有机质含量等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的有效水分含量图
水流向何方?
土壤 A
10%
砂土
土壤 B
15%
粘土
4.土壤水的能量概念
• 土壤水和自然界中其他物体一样,含有不同数量 和形式的能,经典物理学分别出两种主要形式的 能:动能和势能。 动能:
包括: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
• 毛管悬着水借助于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的毛管 孔隙中的水分,它与来自地下水上升的毛管水并 不相连,好像悬挂在上层土壤中一样,故称之为 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 量,称田间持水量。
• 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地下水沿 毛管上升而存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毛管上 升水达到最大量的土壤含水量叫毛管持水量。
上
毛管作用最强
升
〈0.001mm
毛管作用消失
3、土壤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有效性
•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很多,如重量百分 数:
土壤水重 • 土壤含水量% 烘干土重 100
土壤水分有效性
• 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称为有效水。 • 土壤有效水的数量可由土壤水分常数计算:
• 土壤有效水量= 毛管持水量 — 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
2、土壤水的保持与分类
• 水分进入土壤后,因受到分子引力、毛管 力等作用,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可 保持大量的水分,按表土30cm算,可达 50t/亩 。植物每生产一公斤干物质,需消耗 几百公斤土壤水。
根据土壤水存在的不同形态和运动形式, 通常把土壤水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土壤水分类型及有效性
• 在土壤水不饱和情况下,土壤仍保持部分 水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 律,被土壤吸持的水,其自由能减少。
• 在土壤水饱和情况下,水分不但不再被吸 持,还可以产生静水压,其能作有用功的 自由能增多。
(1)基质势(Pm)
负值,当土壤饱和时最大=0 土壤含水量越高,基质势也越高。
(2)压力势(Pp)
• 全球水循环中处于土壤水阶段时它的特殊 性:
• 土壤水分的保持、运动及有效性
1.土壤水分的来源及其耗损
• 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灌溉水、地 下水。此外,水汽的凝结也会增加土壤水 分的含量.但这种水分含量很少,不占重要 地位。
• 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有土壤蒸发、植物吸 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损失等,其中 地面蒸发和水分渗漏最为重要。
• 对于一定的土壤,其物质组成及孔隙系统 是一定的,因此,能够保持各种形态类型 的水分的最大值亦为一常数,称为土壤水 分常数,用重量水分百分数表示。
土壤水分常数
• 当土壤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 湿水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称最大吸湿量, 又称吸湿系数。
• 植物呈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 系数。
土壤地理学级水分 和空气
三、土壤水分和空气
• 土壤流体组成 • (一)土壤水分 • (二)土壤空气
• 掌握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常数 • 掌握土壤空气组成及其运动
(一) 土壤水
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土壤水 分含量对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及肥力水平高 低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运动规律是土壤地理学、 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 土壤水分类型** • 吸湿水 • 膜状水 • 毛管水 • 重力水
(1)土壤吸湿水
吸湿水:由土壤颗粒的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 的分子,称吸湿水。
水汽分子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吸力为31-1万个大 气压,不能移动,植物也不能吸收。
最大吸湿量:当土壤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 土壤吸湿水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称最大吸湿量。
土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毛管 悬着 水
毛管 上升 水
土粒
地下水位
重力水
重力水: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 时,多余的水分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 土壤中的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向下渗透, 如果没有不透水层的阻隔,它可以一直渗 透到地下水中去。 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称土壤饱 和含水量,也称为土壤全持水量。
3、土壤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有效性
正值,只有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才有压力势,在不饱 和土壤中压力势为0。饱和土层越深,压力势越高。
(3)溶质势(PS)
负值。也叫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由土壤溶 液中的溶质离子吸水,使土壤水分失去部分自由活动能 力,这种由溶质所产生的势能,称溶质势,也称渗透势 。
(4)重力势(Pg)
可忽略不计; 势能在土壤水的运动和状态上极为重要。
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
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是指单位水量从一平衡的土-水 系统移动到与它同温度而处于参比状态的水池时所作的功。 土水势包括:
基质势(matrix potential) 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或叫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重力势(gravitational potential) 以上分势的和为总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
重力势(P )是指由重力作用而引起的土水势变化。 任 g
何时候重力势都存在。高于参比面时为正,反之为负, 参比面处重力势为0。
土水势与自由能表解
• 在饱和土壤水运动中,决定土水势的是Pp 与Pg;
• 在不饱和土壤水的运动中决定土水势的是 Pm与PS。
• 土水势的定量表示以单位数量土壤水的势能值为 准。通常用单位容积土壤水分的势能值即压力单 位帕(Pa)表示。
• 膜状水的最大含量叫最大分子持水量。
•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 田间持水量。
• 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即为重力水所 饱和时的含水量,称为全蓄水量或饱和持 水量,饱和系数。
水
毛管作用力范围:
沿
0.1-1mm
着
有明显的毛管作用
毛
0.05-0.1mm
管
毛管作用较强
0.05-0.005mm
(2)土壤膜状水
膜状水:被吸附在吸湿水膜外层的水分。 膜状水能从水膜厚处向薄处移动,即从湿土向 干土移动,但移动速度非常缓慢。
膜状水即使含量还高,植物便开始凋萎,植物 呈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
膜状水的最大含量称最大分子持水量。
(3)土壤毛管水
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称毛管水。
土壤水分有效性综合示意图
• 土壤水分有效性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 有机质含量等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的有效水分含量图
水流向何方?
土壤 A
10%
砂土
土壤 B
15%
粘土
4.土壤水的能量概念
• 土壤水和自然界中其他物体一样,含有不同数量 和形式的能,经典物理学分别出两种主要形式的 能:动能和势能。 动能:
包括: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
• 毛管悬着水借助于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的毛管 孔隙中的水分,它与来自地下水上升的毛管水并 不相连,好像悬挂在上层土壤中一样,故称之为 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 量,称田间持水量。
• 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地下水沿 毛管上升而存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毛管上 升水达到最大量的土壤含水量叫毛管持水量。
上
毛管作用最强
升
〈0.001mm
毛管作用消失
3、土壤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有效性
•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很多,如重量百分 数:
土壤水重 • 土壤含水量% 烘干土重 100
土壤水分有效性
• 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称为有效水。 • 土壤有效水的数量可由土壤水分常数计算:
• 土壤有效水量= 毛管持水量 — 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
2、土壤水的保持与分类
• 水分进入土壤后,因受到分子引力、毛管 力等作用,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可 保持大量的水分,按表土30cm算,可达 50t/亩 。植物每生产一公斤干物质,需消耗 几百公斤土壤水。
根据土壤水存在的不同形态和运动形式, 通常把土壤水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土壤水分类型及有效性
• 在土壤水不饱和情况下,土壤仍保持部分 水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 律,被土壤吸持的水,其自由能减少。
• 在土壤水饱和情况下,水分不但不再被吸 持,还可以产生静水压,其能作有用功的 自由能增多。
(1)基质势(Pm)
负值,当土壤饱和时最大=0 土壤含水量越高,基质势也越高。
(2)压力势(Pp)
• 全球水循环中处于土壤水阶段时它的特殊 性:
• 土壤水分的保持、运动及有效性
1.土壤水分的来源及其耗损
• 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灌溉水、地 下水。此外,水汽的凝结也会增加土壤水 分的含量.但这种水分含量很少,不占重要 地位。
• 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有土壤蒸发、植物吸 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损失等,其中 地面蒸发和水分渗漏最为重要。
• 对于一定的土壤,其物质组成及孔隙系统 是一定的,因此,能够保持各种形态类型 的水分的最大值亦为一常数,称为土壤水 分常数,用重量水分百分数表示。
土壤水分常数
• 当土壤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 湿水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称最大吸湿量, 又称吸湿系数。
• 植物呈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 系数。
土壤地理学级水分 和空气
三、土壤水分和空气
• 土壤流体组成 • (一)土壤水分 • (二)土壤空气
• 掌握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常数 • 掌握土壤空气组成及其运动
(一) 土壤水
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土壤水 分含量对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及肥力水平高 低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运动规律是土壤地理学、 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 土壤水分类型** • 吸湿水 • 膜状水 • 毛管水 • 重力水
(1)土壤吸湿水
吸湿水:由土壤颗粒的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 的分子,称吸湿水。
水汽分子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吸力为31-1万个大 气压,不能移动,植物也不能吸收。
最大吸湿量:当土壤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 土壤吸湿水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称最大吸湿量。
土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毛管 悬着 水
毛管 上升 水
土粒
地下水位
重力水
重力水: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 时,多余的水分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 土壤中的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向下渗透, 如果没有不透水层的阻隔,它可以一直渗 透到地下水中去。 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称土壤饱 和含水量,也称为土壤全持水量。
3、土壤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有效性
正值,只有当土壤水分饱和时才有压力势,在不饱 和土壤中压力势为0。饱和土层越深,压力势越高。
(3)溶质势(PS)
负值。也叫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由土壤溶 液中的溶质离子吸水,使土壤水分失去部分自由活动能 力,这种由溶质所产生的势能,称溶质势,也称渗透势 。
(4)重力势(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