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4.1.1)--【课件】城市更新的本质内涵与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更新的本质内涵与工作任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主讲:阳建强教授
引言
城市更新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是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
发展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经过40余年的快速城市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未来5~10年乃至
更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将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城市更新在严格管理城市增长边界、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产业转型的趋势下
日益受到关注。
★未注图片来源的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城市更新最早始于18世纪后半叶在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面对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整体性城市问题,欧美许多国家对城市更新予以了高度重视,并将城市更新纳入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纷纷兴起了一场城市更新运动。这一城市更新运动发展至今,其内涵与外延已变得日益丰富,由于不同时期发展背景、面临问题与更新动力的差异,其更新的目标、内容以及采取的更新方式、政策、措施亦相应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奥斯曼对巴黎进行的城市改造计划
伦敦两座铁路高架桥之间的贫民区
伦敦老街区环境情况
图片来源:Hohenberg P M, Lees L H, 1992:347.
图片来源:Hohenberg P M, Lees L H, 1992:421.
图片来源:1872年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城市更新
荷兰鹿特丹中心区的战后重建
英国考文垂的重建
经过战后重建的伦敦巴比肯中心区图片来源:历史照片选自朱启勋,1982:51.
图片来源:朱启勋,1982:50.
★未注图片来源的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更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更新
德国慕尼黑历史中心复兴强调历史环境保护与人性尺度的营造比利时布鲁日历史中心的保护
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城市更新
德国法兰克福莱茵河沿岸的城市建设
荷兰鹿特丹中心地区的更新改造
1990年代后的城市更新
东西柏林合并之后的城市重构进入21世纪,伦敦开始了泰晤士河南岸的整体复兴计划,以进一步
提升城市的国际中心功能
法国巴黎副中心拉·德·方斯西扩以增强
城市在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旧城过去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名胜古迹和绿地遭受破坏等严重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些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现阶段很多旧城除了仍然存在的一些物质性老化问题外,还交织存在着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以及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重要问题,更新改建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今天中国城市更新开展的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到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近年来“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赋予了新时代城市更新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人居三《新城市议程》
党的十八大(20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九大(2017)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20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2014)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个一亿人”的城镇化计划
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出台
《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
中国城市更新的现况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