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珮环

B.似与游者相乐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B项表示的是一种想象,而不是比喻。

2.下面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盖/大苏/泛赤壁云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D改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此题要把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划开。还要考虑标志性助词“者”。

3.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罔.不(wǎng) 器皿.(mǐn) 贻.(yí)

B.衣褶.(zhě) 袒.露(tǎn) 黍.(shù)

C.船楫.(qí) 箬.篷(ruò) 糁.(sǎn)

D.矫.正(jiǎo) 壬戌.(shù) 髯.(rán)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中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A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项“黍”应读“shǔ”。C项“楫”应读“jí”。D项“戌”应读“xū”。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树翠蔓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以其/境过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B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正为:A:青树/翠蔓。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谓宾之间要停顿。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5.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晋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该文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作者被贬柳州之时。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该书是清代张潮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

者魏学洢字子敬,明代人。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B

【解析】B.写于被贬永州之时。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B项“要”通“邀”,邀请的意思。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

..(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B项解释不正确,“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

二、诗歌鉴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9.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10.下面对《君子于役》上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B.中间四句勾画出一幅典型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反衬主人公不平静的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

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痛苦的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