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望岳、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登岳阳楼(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五首:望岳、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登岳阳楼(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生平;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
境进而体会诗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读-义读-情读-诵读的方法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
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
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
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在一
向“沉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
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
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灵。其中
有“枫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
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
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
悠深情。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
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
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
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
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
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三、温故知新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24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本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学习《月夜》
(一)、《月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
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
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学习诗文
1、音读: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义读: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找意象,品诗文。
意象:鄜州月、闺中、香雾、云鬟、清辉、虚幌
思考:
诗人此时身处长安,为何开句却是“今夜鄜州月”?
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
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
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
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使思念
之情更深一层。
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
为什么也“独看”呢?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思念之情又进一层。
3、情读:再次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中有两个字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找出来分析。
一个“湿”字,一个“寒”字,写出妻子望月之久,雾
湿云鬟,月寒玉臂,思念之深以至夜不能寐的情景。无限的
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
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
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
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
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
夫妇离别之情。
4、艺术特色
诗的构思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对写),“心已驰神
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
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