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示范课案例《习题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

一、问题 如何提高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性?

∙ 选择合理的习题:习题选择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少而精。 ∙ 利用多种形式教学:重视学法指导。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调动学生思维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加深难度, 拓宽考查范围,贯穿知识点, 开阔思路,举一反三。

利用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开拓创新思维的维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巩固,融会贯通,不断的将知识系统化,能够灵活运用,提高其归纳总结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目的

本节课通过以下几个题目的探讨,用较少的训练进行适当的、必要的问题拓展,引领一下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办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三、典型训练

1.质量为m 的物体P 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 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θ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的速率为v

B 、P 的速率为vcos θ2

C 、绳的拉力等于mgsin θl

D 、绳的拉力小于mgsin θ1

思考:小车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物体P 的加速度变化情况;

2.(2017湖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当B 的速度变为

0时,A 恰好追上B ,则A 的加速度为( )

A .1 m/s 2

B .2 m/s 2

C .

2

π m/s 2 D .π m/s 2

拓展:当质点A 、B 速度相同时,求质点B 的加速度大小。(要求:至少用2种方法)

3.如图所示,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A 在木

板上从右向左运动,刚滑上木板B 的最右端时,其动能为E 1,

动量大小为P 1;滑到木板B 的最左端时,其动能为E 2,动量大

小为P 2。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该过程中( )

A .摩擦力对滑块A 的冲量为P 2-P 1

B .摩擦力对滑块A 的冲量为P 1-P 2

C .摩擦力对滑块A 做的功为E 2-E 1

D .摩擦力对滑块A 做的功为

E 1- E 2

练习:子弹在射入木块前的动能为E

1,动量大小为P 1;射穿木

板后子弹的动能为E 2,动量大小为P 2。若木板对子弹的阻力大小恒

定,则子弹在射穿木板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2121p p E E ++

B .1212p p E E --

C .2211p E p E +

D .2

211p E p E -

4.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纸质圆筒以角速度ω绕轴匀

速转动,枪口对准圆筒上a 点沿直径方向发射一颗子弹,

在圆筒旋转不到半圈的时间内,子弹恰好从b 点穿出。已

知aO 和bO 之间的夹角为θ弧度,则子弹的速

度 。

练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油漆喷枪向外喷射油漆雾滴速度的实验。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该油漆喷枪能够向外喷射四种速度大小不同的油漆雾滴,一个直径为D =40cm

的纸带环, 安放在一个可以按照一定转速转动的固

定转台上,纸带环上刻有一条狭缝A ,在狭缝A 的

正对面画一条标志线。

在转台开始转动达到稳定转速时,向侧面同样

开有狭缝B 的纸盒中喷射油漆雾滴,当狭缝A 转至

与狭缝B 正对平行时,雾滴便通过狭缝A 在纸带的

内侧面留下痕迹。改变喷射速度重复实验,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的痕迹a 、b 、c 、d 。将纸带从转台上取下来,展开平放在刻度尺旁边,如图2所示。

已知πωD v ⋅>0,则: (1)在图2中,速度最大的雾滴所留的痕迹是 点,该点到标志线的距离为 cm 。

(2)如果不计雾滴所受的空气阻力,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2.1rad/s ,则该喷枪喷出的

油漆雾滴速度的最大值为 m/s ;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该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2017年江苏卷,第14题16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0.5m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整

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未拉A 时,C 受到B 作用力的大小F ;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改编:(物理过程变化:2018临沂一模,第13题16分)

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和一个光滑圆柱C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C 球刚好与地面接触,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0.5m ,A 、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向左的力推A ,使A 缓慢移动而抬高C ,直至A 的左边缘和B 的右边缘刚好接触.整个过程中B 恰好保持静止不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 C 被抬高的过程中, A 给C 的弹力的最小值;

(2)A 、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推力做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