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教小史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回教小史》(2)
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来源:伊斯兰之光作者:伊斯兰之光
热度22票浏览487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08年8月20日21:54
怀圣寺外,宋时尚有泉州清净寺和扬州寺的创建。清净寺是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撒那威(Shind)人纳只卜穆兹喜鲁丁所建。寺有层楼,有高塔,并有田土房产,以供寺中薪给和修葺的费用。这寺,在元明时曾屡经修补,宋时规模到现在还大致可见。扬州寺,是德佑间(公元1275年)补好了所建。今在扬州太平桥。
宋时,广、泉两地又有回教人的公共墓地。。泉州的墓地,经始于绍兴壬午(公元1162年),完成于隆兴癸未(公元1163年),是蒲霞辛和纳只卜穆兹喜鲁丁经营的。广州的公共墓地,创建人已不可考,也是南宋时始见于记录的。
唐宋时在中国的回教人,差不多可以说,都是外国人。但自从他们在中国建寺,建公共墓地后,他们和中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地密切起来,回教和中国的关系也要一天一天地密切起来了。本章参考数据举要
关于"创建清真寺碑",可看陈垣讲的《回回教人中国史略》(《东方杂志》第二十五卷第一号),牟润孙译的桑原骘藏《创建清真寺碑》(《禹贡胖月刊第五卷第十一期)。
关于怀圣寺的,可看陈裕菁译的桑原鸳藏《蒲寿庚考》第二章注二九至三一。并可看刘智《天方至圣实录》卷二十(有成都木刻本)。
关于清净寺的,可看白寿彝《跋吴鉴清净寺记》(《回教文化》一卷一期)。
关于泉州墓地的,可看林之奇《拙斋文集》卷十六之《泉州东坡葬蕃商记》(文津阁《四库全书》抄本)。
关于广州墓地的,可看方信孺《南海百咏》。
回回之始盛
元时,"回回"一名开始代替"大食人",被认为信仰伊斯兰者的名称。在它代替"大食人"一名词之前,本是"
回鹘"、"畏兀"的变音,是专指畏兀儿民族说的。后来又用这个名词兼称波斯人。但不久之后,元人似又发现畏兀人和波斯人宗教信仰不同,便专以"回鹃"、"伟无"、"畏兀儿"、"畏吾儿"等名词称畏兀人(Uigur),以"回回"或"回纥"专称信仰伊斯兰教者。但有时,元人也有称伊斯兰教人为回鹘的,也有以回回兼指别种西域人的。不过,大致说来,回回之用以称呼伊斯兰人,是始于元,并且在元时已是很通行了。"回回教"或"回回教门"的名词,在这时候也许已经有了,但也不一定有。
元时,又有称回教人为大石马、达失蛮、答失蛮或达识蛮的,都是Danishmand的对音,意思是有知识的人,是专指回教经师说的。有称回教人为没速鲁蛮、谋速鲁蛮、木速儿蛮、木速蛮或铺速满的,都是Mussulindn的对音,意思是顺从正教的人,是泛指一切回教人说的。答失蛮一名,在元代官方文书中更是常用。
元时来中国的回回,比唐宋时来中国的大食人,不知要多到多少倍。唐宋时,中国和大食间的关系,仅是通商的关系;到中国来的大食人,除了极少数外,也都是些商人。元时,中国和西亚细亚诸国都已在一个蒙古帝国的体系内,已非单纯的商业关系所能限制。这时来中国的回回,有不少的商人,有更多的军人和从军的工人,还有别的许多不同职业的人。以前的回教人仅能在通商口岸长期居住,现在则可在内地各大都市居住,并且是特别拣好的地方住下来。以前回教人在中国仅是作客,现在则可作主人翁。所以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说:"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明史·西域传》说:"元时回回遍天下。"许有壬牺域使者哈只哈心碑》说:"我元始征西北各国,西域最先内附,故其……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域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
回回这时在政治上的地位,无论在法律上或事实上都相当不错。自中央和行省的丞相、平章政事,以至于州县的达鲁花赤,都有不少回回担任。回回中,自然也难免有些不肖的份子仗势凌人,如阿合马等。但贤明的好政治家能修明吏治,深得民心,足以规范当世,劝化后世的,也还是大有人在。如赛典赤赡思丁,奕赫抵雅尔丁,买述了,伯笃鲁丁,苫思丁等,都是很好的政治人物。
回回在这时也出了不少的学术上的人物。如赡思是著作很多的儒学家,萨都刺、丁鹤年是有名的诗人,高克恭是和赵孟俯齐名的画家,也黑送儿了是设计并督造北京宫阙的工程家,札马刺丁是历法家,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是火炮制造家。另外还有一些医学家或药物学家。
这时,礼拜寺的建筑已经普遍起来。燕京、和林、杭州、定州。鄙阐(今昆明)都已建寺。著名的怀圣寺和清净寺也都经重修。回回的居住区,大概都以礼拜寺为中心。
教外人之改奉回教者,这个时候大概不少。《多桑蒙古史》三卷六章弓啦施了《史集》所记安西王阿难答事,说:"阿难答幼受一回教人之抚养,归依回教,信之颇笃。因传布回教于唐兀之地(约当今宁夏而地域较阔)。所部士卒十五万人,闻从而信教者居其大半。阿难答熟知《古兰经》,善写阿刺璧文字。其臣某诉之于皇帝铁木耳,言宗王阿难答终日在礼拜寺中诵《古兰经》,命蒙古儿童行割礼,宣传回教于军中。"阿难答的办法,很像北代以前的冯玉祥,因为自己信仰某一种宗教,也愿意他的部下信仰这种宗教;同时,他的部下因为主帅对于某种宗教有信仰,也就容易对这种宗教发生信仰。阿难答的事,只是我们所知道的一个例。象这样的事,在元代不知要有多少,可惜文献不足征了。
总之,元代因为东来回回的数目之多,回教就很容易发达。同时,更因为回回在政治、军事、经济、学术上都有相当高的地位,回教便更容易昌盛。另外,回回在这时都不再以客人自居,他们已把他们的事业,在这块地上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回教在中国生了根,并让回教在教外人中传布,而吸收新鲜分子过来。本章参考数据举要
关于回回名称之演变的,可看陈垣《回回教人中国考略》,陈汉章《中国回教史》(史学与地学》第一期),杨志玖《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忡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二卷第四期)。
关于元时东来回回情形的,可检阅冯承钧译的《多桑蒙古史》和《马可波罗行记》中的有关材料(二书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关于元代回回的政治地位,可看钱大听《元史·氏族表》(有开明书店仁十五史补编》本),陈捷译的箭内亘《元代蒙汉色目人待遇考》(商务印书馆出版)。
关于元代回回的学术成就的,可看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有《国学季刊》、《燕京学报》分载本,有陈氏自刻本)。
歧视与厄害之发生
元代虽是回教在中国的昌盛时期,但回教或回教人之遭歧视,也在这个时候开了一个头。《多桑蒙古史》三卷四章引《史集》记元世祖忽必烈时候的事说:
《可兰经》有云:"凡崇拜数神者,杀之。"基督教徒曾在帝前引此语。帝闻之,召都城之回教博士至,而询其为首者,披等圣经中是否有此语。诸人不能否认,对曰:有之。忽必烈曰:汝曹以《可兰经》授自上帝欤?其人对曰:吾曹未尝致疑也。可汗又回:上帝既命汝曹杀异教之人,何以汝曹不从其命?对曰:时未至,吾曹尚未能为之。帝怒曰:然则我能杀汝也。遂命立将其人处死。
《古兰经》第二篇中,虽有杀敌之训,但系专指敌对者而言,并非要对崇拜多神者,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杀戮。忽必烈听了基督教徒的一面之辞,就随便地杀戮回教博士,很可以证明他对于回教的歧视。不过这我们还不能专怪他,他咨询的这位回教博士,对于教义也太不清楚了,他不能把忽必烈的误会销释。另外,多桑书还记有两件事。一件事也是忽必烈时候的事:
有回教人来自忽里(CurlS)及乞儿吉思之地,贡白鹤及白爪红喙之鹰。帝示优待,赐以御食。其人拒不食。忽必烈询其故。对曰:杀牲未遵其教法,其肉不洁,故不食。帝归,益以左右佛教徒及基督教徒之进谗言,遂重申成吉思汗法令,禁止用断喉之法杀羊。违者死,籍其家,以赏首告之人。
又一件是元太宗窝阔台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