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成语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看清对象,谨防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如 果使用时不分清对象,就会张冠李戴。比如“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 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却多误用于指人物名声显赫。“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此成语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性。“刚 柔相济”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此成语多用来指所述对 象的性格、精神气质,而不能用来形容人的形体等。“擢发难数”形容罪恶 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成语不能用于形容小说等数量多。“倚马 可待”指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 文章快。此成语用于形容书法家写书法作品写得快则不恰当。 例 2 ①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 地颤抖起来。 ②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 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真题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1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
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
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
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题思路 析正误,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①重 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词义与语境“再创佳绩”相矛盾。②意味深长:指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此处使用符合语境。③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此处使用 符合语境。④守正不阿:坚守正道,不逢迎、屈从。词义与“致力于该专 业的教研工作”的语境不相符。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 成就非常得意。词义与语境“对未来”“跃跃欲试”相矛盾。⑥万无一失: 绝对不会出差错。此处使用符合语境。 答案:B。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
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
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
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题思路 析正误,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 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词义与语境 “大自然”相矛盾。②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 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此处使用 对象有误。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 和应循的途径。此处使用恰当。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 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此处使用恰当。⑤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 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此处使用恰当。⑥温文尔雅:态 度温和,举止文雅。此处使用对象有误。 答案:A。
答题思路 ①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象只能是人。②风 姿绰约:形容女子风度姿态柔美动人。不能形容歌舞。这两处成语都是使 用对象不当。
3.明晰感情,谨防褒贬误用 使用成语时,要明确其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其与全句内 容和谐一致,避免褒贬误用。 例 3 ①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 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②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 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题干:17.下列各句中加点 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重整旗鼓、意 味深长、层出不穷、守正 不阿、踌躇满志、万无一 失(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
题干:13.下列各句中加 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举重若轻、光 怪陆离、改换门庭、并行 不悖、空谷足音、奉为圭 臬(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
5.尊卑有序,谨防谦敬错位 成语在流传的过程中融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在使用成语 时必须谦己敬人,得体合度。否则,就会谦敬错位。 例 5 [2010·全国大纲卷Ⅱ]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 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答题思路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 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只能用于自己,是谦辞,不能用于别 人。此处使用错误。
题干:17.下列各句中加点 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行之有效、汗 牛充栋、等而下之、乐不 思蜀、滥竽充数、滔滔不 绝(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
题干:13.下列各句中加 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浩如烟海、刮 目相看、一言九鼎、按图 索骥、笔走龙蛇、涣然冰 释(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
题干:13.下列各句中加 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目不交睫、厝 火积薪、筚路蓝缕、讳莫 如深、安步当车、苦心孤 诣(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
卷 Ⅲ
题干: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波澜壮阔、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宵衣 旰食、全力以赴、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近义成语使用辨别)
题 2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 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 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 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 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成语考查题,理解成语的含义固然重要,但还应把握语境,综合考 虑成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范围大小、搭配习 惯、文化习俗,等等。具体来说,辨析成语使用正误有以下几种方法:
答题思路 ①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 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②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 讲相应的反对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句中的“觉得这些 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的反应, 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抵牾。可改为“不以为 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备考指导]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 1.全国新课标卷一直选用常见成语作为命题材料。从上表各年各卷的 考查内容就可看出这一点。因此,要多了解成语的独特之处:语法结构、成 语来源、词性特点等。 2.关注 2018 年考情,考查重点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 法,从而正确使用词语;干扰项多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要 多关注时事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成语,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的成语。 3.熟语的考查多是四字成语使用正误的判断或四字近义成语的差异辨 析,重在用法,要求考生能从熟语的意义、对象、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来 理解和使用。无论是识正误,还是辨差异,平时都应多训练,多积累,多思 考。
学案1 成语使用正误wk.baidu.com别
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以考查常见成语为主。2013 年至 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题型均为选择题,但设题有细微变化:2013 年考查 4 个成语,2014 年、2015 年考查 3 个成语,2016 年、2017 年考查 6 个成语。2018 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和 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 Ⅰ、Ⅱ、Ⅲ中也是选择题。高考成语题的考查范围涉及三个方面: 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②对成语使用对象的准确把握;③对成 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感情色彩的准确判断。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 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 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 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全国新课 标卷
卷 Ⅱ
题干: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名垂青史、兼容 并蓄、博采众长、照猫画虎、 按图索骥(近义成语使用辨别)
题干:17.下列各句中加点 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巧夺天工、望 尘莫及、博学审问、充耳 不闻、左支右绌、温文尔 雅(成语使用的正误识别)
常见的语意重复类错误还有:“一场南柯一梦”“津津乐道地 说 ”“ 接 踵 而 至 地 闯 进 来 ”“ 忍 俊 不 禁 地 笑 了 ”“ 难 言 之 隐 的 苦 衷”“责无旁贷的责任”“人民生灵涂炭”“显得相形见绌”“好 像如芒在背”“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目前的当务之急”“海内 外闻名遐迩”“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让人贻笑大方”等。
4.着眼语境,谨防重复矛盾 成语的使用,要考虑成语的意义和语境的意义是否有重叠,是否 前后矛盾。成语也有一般词语的语法属性,比如修饰语与名词中心语 能否搭配,动词和宾语能否搭配,动词能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 4 ①[2010·江苏卷]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 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②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 不必大惊小怪。
例 1 [2008·全国卷Ⅰ]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 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 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答题思路 “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的限度。“入”和“出”是指 “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之意。
1.溯本求源,谨防望文生义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需要我们溯本求源,准 确理解和把握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即 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 思,而是“修改”之意。“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 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再如“登高自卑”并非“登上高山很自卑” 的意思。“自卑”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自”是介词“从”,“卑”是“低 处,底下”的意思。“登高自卑”的意思是“登上高山要从山底下开始。比 喻为学或行事必须由低至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答题思路 ①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词。此处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 感情色彩不对。②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 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对。
常见褒贬误用的成语有:处心积虑、始作俑者、无所不为、上行下 效、弹冠相庆、大快人心、面目全非、半斤八两、甚嚣尘上、危言危行、 一团和气,等等。
[考纲要求] 2019 年《考试大纲》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总的要求: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表达应用层级 E”的第一个考点是: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卷分析]
年份 考查内容 卷别
2018
2017
2016
卷 Ⅰ
题干: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所考成语]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一目了然、易如 反掌、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再接再厉(近义成语使用辨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