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居住小区给排水设计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居住小区给排水设计步骤

摘要:本文简述居住小区给排水设计步骤。

关键词:排水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居住小区工程在民用建筑设计任务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居住小区的建设特点是设计周期短、建筑面积大、小区各单体同时开工建设的几率高、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多等。对于设计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设计师,面对貌似简单的居住小区设计,但做起来却感到手忙脚乱、难于应付。除了设计任务重的因素外,没有协调好设计的先后顺序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根据以往设计经历,就居住小区的给排水设计步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方案阶段的工作

在以建筑专业为龙头的民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是配套专业。但对于居住小区工程,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给排水设计师就要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配合。大体包括如下内容:

(1)了解工程的概括,包括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使用功能、使用人数、各单体的消防类别、场地高程、建设单位的建筑定性、设计内容及范围等。

(2)草拟设计方案,包括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竖向分区、估算最高日用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确定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等的系统形式。

(3)向建筑师提出所需设备间的位置、面积及净空高度等要求。包括给水泵房、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消防水箱间、水力报警阀间等。

(4)对可能影响户型的管道井尺寸、消火栓所需位置、洁具的摆放等事项与建筑师协商,保证建筑方案的可实施性。

2、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

此阶段为建筑设计方案中标后、施工图设计开展前的过渡阶段。建筑师将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完善建筑设计文件。给排水设计师需配合完成如下内容:

(1)向建设单位索取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设计范围、设计要求。

(2)向建设单位索取市政条件,给水系统包括接驳点位置、市政管管径、市政供水压力等;排水系统包括接驳点位置、市政污水(雨水)管管径、管内顶绝对标高等;消防系统包括可利用的市政消火栓位置、数量等。

(3)阅读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中间资料(文件),核对方案阶段配合的各项事宜是否落实。分别对给水泵房、消防水池(泵房)服务范围内的用水量进行统计,计算生活水箱和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对各机房进行工艺平面布置,与建筑师确定机房的位置及使用面积。场地竖向高程复杂的项目,需将各单体的剖面图以某一绝对标高为基准汇集在一起,综合考虑给水、消防系统的竖向分区。

(4)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结合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条件及要求,编制给排水技术原则。此文件是施工图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每一名参加施工图设计的工程师均需按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及设计原则进行工作。其主要内容有: 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水源情况及接驳的位置;二次加压供水形式、服务范围和机房位置;用水标准、小时变化系数、每户估算使用人数;小区内各单体的竖向分区及超压减压措施;计量要求及水表安装位置;系统形式及立、支管敷设位置;节能节水措施、使用的管材、管件、设备等。若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或直饮水系统,应参考冷水系统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室内排水系统:±0.00标高以上建筑的排水形式,是否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卫生间是否采用同层排水;厨房是否是否设置地漏;卫生间、洗衣机、厨房等处设置的地漏口径及要求;±0.00标高以下建筑的排水形式,采用的设备;消防电梯井底排水的形式等。屋面雨水的排除方式,雨水重现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使用的管材、管件等。

消防系统:各单体消防类别;各单体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和喷淋系统用水量;消防水源;消防水池(泵房)位置及水池有效容积;消防水泵数量及启动要求;火灾初期所需10分钟消防水量及增压稳压设备的位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竖向分区及系统形式;消火栓型号及减压稳压消火栓设置层数;分段阀门的设置及要求;喷淋系统的设置范围及危险等级;系统竖向分区及水力报警阀设置位置;喷头形式及布置间距。气体灭火系统设置部位及系统形式;采用的灭火剂类型及设计浓度等。

外网部分:项目所在地的设计冰冻深度;给水和消防系统的敷设方法及系统形式;阀门及排泥、排气的设置要求;室外消火栓型号及位置要求。排水和雨水系统的接驳方向、连接形式及敷设原则;化粪池(要求设置情况下)的清掏周期及污水停留时间;雨水重现期及雨水口形式等。

(5)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条件(此阶段至少要了解接驳方向)绘制给排水外网草图,明确各单体给水、消防系统的进户方向和排水、雨水系统的出户方向。

3、施工图阶段的工作

施工图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中的重要阶段,但由于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具有设计周期短、工作量大的特点,此阶段往往会增添几名设计师同时进行一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此时,先期介入的设计师(工种负责人)首要任务是向后期加入工作的同仁详细介绍工程情况及甲方要求,并向其提供编制好的技术原则、外网草图及与其他专业的配合文件。明确工程特点、设计思路及设计中要注意的事项。

沟通、协调及配合是施工图阶段的重要工作。常见的需要协调、配合的内容有:对没有地下室的单体,要向暖通专业索取采暖地沟的位置,力争将给水和消防管路敷设于地沟内,以方便安装及维修;同时要向暖通专业提供地沟内敷设的给排水管道数量,为其计算地沟断面提供依据;对有送风、排烟要求的地库,要与暖通专业协商给排水干管与主风道的位置,尽量减少对净空高度的影响;对需要设置如湿式消火栓或喷淋的房间及部位,要向暖通专业提出采暖的要求;当水、暖专业合用管道竖井时,要提供或索取立管数量及估算管径,统一绘制管道井大样图。要优先给电气专业提供消火栓的位置、设备电量及气体灭火设置部位,保证电气专业的设计条件,避免发生设计后期对图时才发现交叉打架的情况。上述协调配合内容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设计师可根据各专业人员配备等情况在施工图开展后的前几天予以尽快完成。

4、结语

在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居住小区工程没有过多的技术难点。但由于设计周期短、工作量大、参与的设计师多,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设计顺序安排,不但工期得不到保证,甚至还会发生大面积返工的情况。在方案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的提早介入,是保证工程可实施性的重要步骤。在施工图阶段,要做到与各专业密切配合沟通,将可能对工程有影响的不利因素在施工图开始阶段解决掉,尽早给兄弟专业提供所需的设计条件,是保证工程设计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