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摘要: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它随即成为国家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都遇到了严重的就业困难,表现为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和已就业者的职业困境,构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而这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转型有极大的关系,这种转型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急剧变革,该变革使社会的受教育者就业模式快速解体,短时间内天然地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来看待,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关键词:学生就业困难;低就业率;职业困境;教育转型本文试图讨论1912—1937年中国社会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研究该问题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挖掘历史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研究民国——这个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则显得更有意义;另一方面也具有现实的关照意义,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仍旧十分严重。
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关注,只是在某些相关主题中涉及而已,近些年才有学者进行一些深入探索。清末学生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在桑兵专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中有一些涉及。民国学生就业困难比之清末更为严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失业:武增峰的《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1],谭玉秀、范立军的《抗战前大学生
失业问题探悉》[2],黄佑志的《简论抗战前国民政府救济大学生失业的措施》[3];学生失业的社会政治影响,主要是陈德军的成果:《南京政府初期“青年问题”:从国民识字率角度的一个分析》[4]和《南京政府初期文科与实科比例失衡的社会政治效应》[5]。
本文将以民国时期的主要教育类报刊为史料来源,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去更具体地阐述1912—1937年中国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表现,并且尝试从教育转型的角度来分析此问题更深刻的历史背景,而这也是相同主题的研究较少涉及的。
一、问题的表现
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它随即成为国家的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却在教育救国的“凯歌”下很难就业,从而造成了一个新的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有两个重要的表现,首先是毕业生就业率低,即“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其次是能就业学生的职业困境,即毕业生通过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低。
(一)毕业生就业率低
毕业生就业率指的是升学和就业者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统计是很烦琐的工作,民国时期无论中央、地方政府还是学校都没有对这个数据的采集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留下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或者地方性的更为精密的统计数据。不过热心教育的社会组织、报社和杂志社进行了一些零星年份、地区或者个别学校的统计,为我们了解民国
时期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一些依据。
1914年京津地区某中学的校长称其学校毕业生“谋事而不得事者”占毕业生总数的1/2。”可见该中学的中学生就业率大约50%。江苏省教育会在1915年和1916年进行了两次省内各中学的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毕业生中的77%(1915年)和61%(1916年)为不能升学者,他们“大都无业,或虽有业而大都非正当者也。”[6]由此可以推知,此时江苏省的中学生就业率至少在50%以下。1916年黄炎培曾在报告中说:“现在中国教育上最可虑之事,莫如学生毕业后之状况,大抵一百分中有二十五分升学,三十分得有相当职业,而其余则皆失业之人。”[7] 黄炎培是江苏省教育会会长,他掌握的情况大抵也是以江苏省为基础,可知此时江苏省中学生就业率为55%左右。以上情况是京津地区和江苏省的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而作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其就业率应该高于全国水平,所以如果乐观的估计,民国前期中国的中学生就业率大概在50%左右。
民国时期关于小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非常少,仅有江苏省的统计。1917年江苏全省超过75%的小学毕业者需要就业,但是“大都营营逐逐”[6],也就是不能就业。可见小学生就业率大概只有30%,低于中学毕业生就业率。
同时,作为学生群体少数的大学和专门学校毕业生,其就业相对较好,不过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率日益降低。1934 年山西全省专科以上毕业生失业者有4 700人,而山西全省三十年来,专科以上毕业生总共不过8 905人。像中央大
学这样的一流院校其20世纪30年代某届“毕业生二百余人,半数未获相当职业。”[8] 可见30年代中央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为50%,陕西省的就业率应该更低。
更尴尬的是,实业学校其教学宗旨便是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可是其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很低,“十之六七”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6],也就是说其就业率大约为35%。
虽然以上的统计严密性和精准性十分欠缺,但是作为仅有的一些数据,还是可以作为估算民国时期学生就业率的依据。此时期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不超过50%,比例极低,可见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者之多,“毕业即失业现象”之严重。
(二)毕业生的职业困境
学生就业困难的另一大表现是即使毕业生找到工作,其工作性质也很单一,并非社会所实用,甚至产生反作用;而多数学生只是为暂时糊口,非心所愿。从而构成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困境——就业后通过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低。
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大抵为教员者居多数。其次为各行政机关人员,而为生利之农商者竟无一人。”[7]当时教育界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毕业生多充任学校教员。教育评论家舒新城曾说道:“(大学)文科毕业当教员,理科毕业当教员,商科毕业当教员,你教员,我教员,大多数全是教员。”“一般专门学校及至于中学小学毕业生的出路,都以‘教书’为本位,却是很普遍的现象。”[9]
大学及专门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对较好,因为人数少,学生素质比较高。不过,其就业路径还是很狭窄,正如胡适曾对大学毕业生所说:“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10]可见,新式学生进入社会,并没有给社会带去活力和创造力,为改造社会各个领域出力,其多数仍然做着传统的知识人职业——政治家、公务员或者教师,就业路径非常狭窄。
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生计问题还有很多毕业生铤而走险,干起了很多不正当的职业。“然人是有求生意志的,人又是靠物质来生活的,他们这一批‘职业落第’的人,再不为宋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鬼话所迷了,为一时一刻不可缺少的生存故,自然只好走非常的路:游民、兵、匪、娼妓、强豪者的走狗等等,凡可恃以吃饭的,将无不趋之若鹜。”[11] 这些群体给社会和国家都带来了极大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说,毕业生不但没有改造社会,反倒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危害,成了“高级”的社会破坏者。
而从个人的角度讲,职业对毕业生的个人回报也是相当低的。从时人的一些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面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心理写照,更可以体会学生们临毕业时的困惑和恐慌,及其初次工作的不如意。1935年商务印书馆的一个编辑回忆他20世纪20年代中学毕业时讲道:“我会好几次真地去把这个问题和同级的同学、已毕业的老前辈以及师长们去商量过。但是结果,他们都是和我一样的只会叹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