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之父”刘东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之父”刘东生

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芯,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的刘东生。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曾被广为传唱的《黄土高坡》,描绘的正是黄土高原流传万年的风景。

然而,对于这些最普通最现实的“黄土”和“大风”,有位学者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过,他所关心的不是黄土高坡的风景,而是这“高坡”从何而来,是否与“大风”密切相关?中国黄土的分布范围是什么?黄土的确切年龄有多大?

他,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

在西南联大转学地质

2004年2月20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颁发奖励

证书和500万元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大会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此时此刻,距离刘东生踏入黄土研究领域已经整整50

年的时间。

1917年11月22日,刘东生出生于辽宁沈阳。小学毕业后,刘东生第一次跨出家门到天津读书。“七七事变”之后,他从天津前往昆明,成为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一名学生。

但是,学机械不到一年,刘东生便产生了转系学习的念头。

一天,刘东生无意中在《益世报》上看到一篇“论抗战和乡土的研究”的文章,“这文章是我后来的老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专家杨钟健写的,文章讲,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才有抗战热情,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家乡。”刘东生说,这篇文章给他启发很大,“家乡的山山水水必须认识它,你通过什么认识呢?那就是地质学。通过地质去认识家乡的美好,山是怎么形成的,水是怎么变化的。年轻时就这么一个挺简单的思维,使我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当时,昆明有个易门铁矿,但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开采、值不值得开采,于是,当地人找到西南联大,请地质系老师去看看。老师看后断定:这矿很好,可以开采。

这件事儿,更加坚定了刘东生的想法,他赶忙去找清华大学的老师,要求转到地质系:“老师,现在昆明连墨水都不能造,牙膏、肥皂也没有,学机械没有用!”老师告诉他:“现在学机械没用,以后有用。以后有了工厂,还要造飞机呢!”但刘东生不死心,再去找北京大学管理一年级学生的叶公超老师,叶老师爽快地签了字,刘东生顺利转到地质系1938级。“我报的是清华大学机械系,却又转到了北大地质系上课,是名副其实的联大学生了!”回想当时情景,刘东生笑着说。

正是因为这次大胆的选择,使新中国多了―位著名的地质学家。

西南联大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使刘东生度过了愉快的大学时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志趣,选择最好的、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课程。学工科的学生,也可以改学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可以选那些文学、历史等方面著名教授的讲座。”刘东生说,听大师讲课,使得自己研究的境界也跟着提高了。

1942年,刘东生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重庆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师承著名科学家杨钟健进行鱼化石研究。刘东生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是解放前中国一流的科研机构,“发现了玉门油矿,对抗战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地质调查所的光荣。”刘东生在地质调查所起初只是做一些图书管理、出

版和校对等工作,但在他自己看来,正是这些初级工作,使他无形中接受了一些科研工作中的基本功训练,使自己能够对未来的研究做出最好的选择和准备。“我在西南联大是学习阶段,在地质调查所是科研的准备阶段。这两个阶段,奠定了我后来从事科研的基础。”刘东生说。

解放初期,刘东生和他从事的地质学研究都面临转型。当时,我国地质工作者老老小小加起来不足150人,同时,由于国内地质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偏重于古生物研究,有点儿“悬空”,为了满足新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很多地质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三门峡水库、龙羊峡水库的坝址及金、铜、镍矿的勘探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刘东生为他后半辈子的科研事业选定了一个目标――黄土。

破解黄土万岁之谜

1954年,刘东生第一次参加了对黄土高原的研究考察。这年夏天,一个由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综合考察小组来到了河南省会兴镇。当时只有一条街的会兴镇,便是如今响当当的三门峡市。

一天傍晚,一向干旱的会兴镇突然下了一场雨,空气格外清新,考察小组的很多成员都出去散步,刘东生也跟着他们走了出去。突然,刘东生发现不远处有一排排水平而整齐

的灯光。对于一个黄土高坡上的小镇来说,应该不可能是楼房,但这样整齐的建筑又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让刘东生整整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便起了―个大早,顺着前一晚看见的方向找了过去。

原来,刘东生看见的一排排灯光是从当地老乡住的窑洞里发出来的。这里的窑洞跟城市里的楼房一样,在同一个位置有好几层,所不同的是,这些窑洞的房顶都是一片红色的土和下层一片被老乡称之为“料姜石”的石灰质结合层,科学名称为土壤层的淀积层,老乡们就利用淀积层的坚固性来做了窑洞的顶,相当于天然的天花板。但是,让刘东生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的淀积层水平延伸得很长,而且一层层和黄土、红色的土相间隔,三层窑洞都同样是以料姜石做天花板,黄土做墙,红色的土做地。这样的结构引起了原本研究古生物的刘东生的极大兴趣。于是,一回到驻地,刘东生便跑去请教土壤学家朱显漠。朱显漠告诉他,以前被杨钟健先生称为“红色的土”这部分其实也属于古土壤层。回单位后,刘东生立刻展开了对黄土的研究。

黄土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沉积物,黄土高原是我国独有的黄土地貌景观。建国初期,地学界对中国黄土的认识尚很肤浅,刘东生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发现和研究了黄土中埋藏的哺乳动物化石,于1963年提出中国黄土层划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这一划分方案被广为采用。

当时,对黄土成因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风成说、湖成说、河成说,甚至有人认为是宇宙成因的,众说纷纭,但这些假说都缺乏足够的证据,不解决成因问题,黄土研究便无法深入,甚至会走上歧途。刘东生对黄土成因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进行大量实地调查,采集样品,进行各种实验室分析。他研究了黄土的分布、颗粒组成及其空间变化,分析了黄土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鉴定黄土中的动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然后,他得出结论,认为黄土是风成的,它们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细粒物质被风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250万年前,就在我国这片几乎是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原的位置上,还是一片美丽的草原,不时有暖风轻轻拂过。如果当时有人类的话,如果当时的人类就懂得享受的话,这里肯定是一片很好的栖息地。然而,上帝仿佛总是喜欢破坏一切美的景致,一场接一场类似现在沙尘暴的风沙天气,把远至中亚、近到我国新疆的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尘全都吹了过来。最初,草原上的草还能拦住一些尘土,可是,这样的尘土一年年越积越厚,再加上持续的干旱、半干旱,到后来,有时候一场大的风沙甚至能把整头的牛羊埋住。“设想一下,如果每次这样的天气会带来0.01毫米厚的尘土,每年10次便能积0.1毫米,10年1毫米,100年1厘米,1千年10厘米,1万年1米,到现在,黄土高原上最厚的地方已经深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