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4.1.1)--生活史的概念及繁殖方面概述

普通生态学

第四章 种群生活史

鲑,大麻哈鱼

普通生态

?不同种类其生活史类型的变异是巨大的,这些变异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生活史有关繁殖部分是生态学研究中特别活跃的领

普通生态

第四章 种群生活史

§1 生活史概述

§2 繁殖成效

§3 性选择

§4 繁殖策略

普通生态学? 生活史 (life history): 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

部过程。

生态学上,生物的生活史具有多重含义,广义上讲,是指生物的一生中生长发育和繁殖模式。

§1 生活史概述

普通生态学生活史的几个方面?个体大小 (Body Size)?

生长和发育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扩散 (Dispersal)?

繁殖格局 (Reproductive patterns)?性选择 (Sexual selection)

实际上, 生活史的有关研究最典型地反映出进化和生态学两门科学是密切联系的。

普通生态学 1.1 个体大小 不同生物个体大小差异非常巨大,从1微米长的

细菌到100米高的红杉。

个体的大小是生物生活史的适应特征,最终是选择的产物。

个体大小不同的物种具有各自的优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普通生态

学个体大小的一般作用规律

?个体大小与生活周期的长短有很好的相关性;

?生命周期短的生物通常更快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个体大小与物种的分类数量(多样性)、个体数量有联

系;

?生物对食物的需求随个体增大而增加,但是单位需求量

却下降。

个体大小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生态学研究中经久不衰。

普通生态学 生长:包括生物体细胞数量和生物物质的增加。

发育:伴随着生长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幼体形成一个与亲代相似的性成熟的个体。

1.2

生长与发育速度

普通生态学有关生长发育的几个概念 变态 (metamorphosis): The presence of a major developmental change in shape or form from the

juvenile to the adult.

滞育 (diapause): The presence of a resting stage in the life history.

衰老 (senescence): The process and timing of aging, degeneration, and death.

普通生态学 繁殖:是指有机体生产出与自己相似后代的现象

①营养繁殖:从生物营养体的一部分生长发育为一

个新个体。

②孢子繁殖:生殖细胞即孢子,不经过有性过程而

直接发育为新个体。

③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细胞核的结合形成新个体。1.3 繁 殖

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三章生态系统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 [教学时数]4 本章重点 1.生态学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分 3.生态系统分类 4.食物网 5.生态危机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学概念 1.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ecology) 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学科。 1866年,德国的动物学家黑格尔(haeckel)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interaction)的科学。后来,一些著名生态学家也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1966年,smith认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生活之地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又可把生态学称为环境生物学(evironmental biology)。著名美国生态学家E·odum(1956)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不同定义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基础生态学分支和领域。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科之一。初期主要研究植物,后来逐渐涉及动物和人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向生态学的不断渗透,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动力,使其成为多学科、较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目前,生态学家普遍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学三定律 美国环境学家小米勒(G.T.Miller,Jr.)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是: 生态学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该定律为哈定(g·hardin)所提出,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种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可称为相互联系定律。 生态学第三定律:我们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该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或可称之为勿干扰原理。 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科的两大发展方向:微观——分子生物学;宏观——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是活的生物在自然界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环境污染(三废)、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不足等问题。——全球性的事态激化,称为“全球性生态灾难”——才重视生态学。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三大生态学问题。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78个国家,包括118位国家首脑参加,讨论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学战略性问题,生态学的作用已不言而喻。这次大会推动了全球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的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Community):在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称为生物群落。 随着环境条件的千差万别,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森林、草原、荒漠等等)。而特定的生物群落又维持了相应的环境条件。一旦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人们把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也即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生态系统(Ecosystem):指一定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或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微生物专业词汇汇总

微生物学英语词汇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病毒学virology 噬菌体学bacteriophagology 细菌学bacteriology 鉴定细菌学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系统细菌学systematic bacteriology 真菌学mycology 原生生物学protistology 原生动物学protozoology 普通微生物学general microbilogy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 微生物生理学microbial physiology 微生物生物化学microbial biochemistry 微生物遗传学microbial genetics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 古微生物学paleomicrobiology 土壤微生物学soil microbiology 水生微生物学aquatic microbiology 海洋微生物学marine microbiology 悉生生物学gnot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兽医微生物学veterinary microbiology 农业微生物学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 工业微生物学industrial microbiology 石油微生物学petroleum microbiology 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 乳品微生物学diary microbiology 瘤胃微生物学rumen microbiology 诊断微生物学diagnostic microbiology 病原学etiology 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biological Societies, IUMS 中国微生物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CSM 世界培养物保藏协会World Federation for Culture Collection, WFCC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hina Committee for Culture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CCCCM 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ATCC 自然发生说,无生源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 abiogenesis 原界urkingdom 始祖生物progenote 古始生物界archetista 古细菌archaebacteria 原生生物protista 原生动物protozoan 原生植物protophyte 真核生物eukaryote 原核生物prokaryote 裂殖植物schizophyte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taxonomy 模式目type order 模式科type family 模式属type genus 模式种type species 模式株type strain 真菌fungi 捕食真菌predacious fungi 虫道真菌ambrosia fungi 地下真菌hypogeal fungi 虫生真菌entomogenous fungi 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 木腐菌wood-decay fungi 霉菌mold, mould 半知菌imperfect fungi 子囊菌ascomycetes 粘菌slime mold, slime mould 壶菌chytrid 卵菌oomycetes 接合菌zygomycetes 担子菌basidiomycetes 核菌pyrenomycetes 盘菌cup fungi 块菌truffles 锈菌rust fungi 蘑菇mushrooms 毒蘑菇poisonous mushroom 酵母菌yeast 无孢子酵母菌asporogenous yeasts 有孢子酵母菌sporogenous yeasts 黑粉菌smut fungi

生态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 2、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学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海克尔) 4、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生态系统生态学) 5、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同下列哪一项相当(个体生态学) 6、按下列哪一项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生物类群) 7、按下列哪一项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等(生物的组织层次) 8、生态学建立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及种群生态学) 9、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 10、生态学学派分化是在(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11、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为主) 1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生物圈) 13、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14、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人口论) 15、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16、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 二、填空题 1、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奥德姆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3、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 4、生态学一词是由海克尔首先提出来的 5、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坦斯利首先提出来的 6、研究一定区域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规律的生态学分支是景观生态学 7、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学相当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必背整理

0 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1 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学双语词汇汇编

《生态学双语教学词汇汇编》 Part I 蒋维 Part II +Part V罗隆诚 Part III 官情 Part IV 涂纯 Part I 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与非密度制约因子 协同进化 物种 自然选择(稳定性选择/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 适应、适应组合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生物钟 休眠 生态因子(主导因子/限制因子/最小因子定律/补偿效应) 耐受性定律(生态幅/生态价)狭食(光、温、盐、栖、湿)性/广食性生态位 驯化 内稳态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C3植物/C4植物 阳性植物/阴性/耐阴性 昼行性/夜行性动物 光周期 长日照/短日照 光污染/光化学烟雾 温变周期 三基点温度 年轮 有效积温法则 春化 恒温/变温动物 贝格曼法则 阿伦定律 热岛效应 水生/陆生植物 沉水/浮水/挺水植物 湿生/中生/旱生植物 Part II 种群生态学

密度/绝对/相对密度/粗密度/生态密度标志-重捕法 单体/构建生物 种群分布/集群/随机/斑块 种群统计学 出生率/死亡率 迁出/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比 世代周期 生命表/动态、静态生命表 种群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 存活曲线/死亡曲线 生命预期 离散式增长/连续式增长 周限增长率 指数式增长/罗吉斯蒂增长 环境容纳量 密度制约/非密度制约 生物/气候/综合学派 集合种群 SLOSS 生活史 繁殖/孢子营养/有性生殖/无性 扩散 繁殖成效/繁殖价值/亲本投资/利他作用繁殖策略 r、K对策 r C S对策 性选择 种内与种间作用 密度 集群/阿里规律 自梳/他梳 -3/2自梳法则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竞争/分摊型/争夺型竞争 婚配制度 领域/巢区 社会等级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邬建国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系) Landscape Ecology - Concepts and Theories. Wu Jianguo ( Department of L if e Sciences , A rizona S tate University West , PO Box 37100 , Phoenix , A Z 85069 - 7100)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2 gy ,2000 ,19 (1) :42 - 52. Landscape ec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at emphasize spatial heterogeneity , hierarchical linkages ,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tern , process , and scale have given the field an unique and significant identit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iew and synthesiz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landscape ecology , presenting a set of core concepts and theories , which include scale , pattern - process , spatial het2 erogeneity , edge effect , hierarchy theory , patch dynamics , patch - corridor - matrix model , island biogeographic theory , metapopulation theory , landscape connectivity , neutral models , and percola2 tion theory. Key words : landscape ecology , scale , pattern and process , spatial heterogeneity , hierarchy theory , edge effect , patch dynamics , metapopulation theory , landscape connectivity. 作者简介:邬建国,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 命科学系教授。 现代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 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因此,不但 欧洲和北美的景观生态学有显著不同,就 是在北美景观生态学短暂的发展进程中也 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论说。概括地 说,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下 列几个方面,即: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 及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 作用;景观的等级结构特征;格局- 过程- 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与景观结 构,功能的反馈关系以及景观异质性(或多 样性) 的维持和管理[1~6 ] 。反映这些研究 重点的主要景观生态学概念和理论是什么 呢? 本文拟在总结该学科最近20 多年来 的发展的基础上,概括地阐述其中的一些 主要概念和理论(图2) 。 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有关景观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但一般 讲是指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景色的图象,诸 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 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或者是人们放眼所 映获的自然景色。而生态学中,景观的定 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景观是 指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由不同生

【环境课件】生态学(双语)【珍藏版】

环境课件生态学双语 A1 什么是生态学要点 A1 WHAT IS ECOLOGY A2 生态学的10个规律要点 A2 TEN RULES IN ECOLOGY B1 适应要点 B2 应付环境变异要点 B3 生态位要点 C1 太阳辐射与气候要点C2 微气候要点 D1 水的特性要点 D2 植物与水要点 D3 动物与水要点 E1 温度与代谢要点 E2 对温度的响应要点 E3 温度与物种分布要点 F1 太阳辐射与植物要点 G1 资源与循环要点 G2 植物与消费者要点 G3 土壤形成特性和分类要点 H1 种群和种群结构要点 H2 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增长要点 H3 密度和密度制约要点 H4 种群动态波动周期和混沌要点I1 竞争的性质要点 I2 种内竞争要点 I3 资源分配要点 J1 捕食的性质要点 J2 捕食行为和猎物反应要点 K1 寄生的性质要点 K2 寄生的动态要点 L1 互利共生要点 M1 生活史要点 N1 社群合作和利他行为要点 N2 生态学中的性要点 O1 遗传的变异要点O2 物种形成要点 P1 组成成员和过程要点 P2 初级和次级生产力要点P3 食物链要点 Q1 群落结构和稳定性要点 Q2 岛屿群落与移殖要点 Q3 群落格局竞争和捕食要点 R1 演替要点 R2 群落对干扰的反应要点 S1 生态系统格局要点 S2 草地要点 S3 冻原要点 S4 森林要点 S5 荒漠

半荒漠和灌丛要点 S6 盐水生物群系要点 S7 淡水生物群系要点 T1 收获理论要点 T2 渔业和捕鲸业要点 U1 有害生物问题及其防治对策要点 U2 杀虫剂和问题要点 U3 生物防治和害虫综合治理要点 V1 稀有物种生境损失和灭绝要点 V2 保育对策要点 V3 生物资源和基因库要点 W1 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物要点 W2 温室气体和全球变暖要点 W3 臭氧要点 X1 土壤侵蚀和农业要点 X2 养分水和能量利用要点 Related topics Fishing and whaling T2 The open ocean is used as a dumping ground for numerous pollutants including oil sewage hydrocarbons and metals Some become magnified in the food web and can contaminate fish stocks Recreational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intertidal regions has led to habitat destruction and pollution Dredging sewage pollution and over-fishing have degraded coral reef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主要的淡水和湿地区域淡水生物群系包括湖泊河流酸性沼泽草本沼泽和木本沼泽这些系统靠从附近排水区沥滤的水和营养物生存Freshwater biomes include lakes rivers bogs marshes and swamps These systems are fed by water and nutrients leaching from the surrounding catchment area Key Notes Primary freshwater and wetland regions S7 FRESHWATER BIOMES 溪流和河流溪流和河流的物理特征沿水体长度而有变化它们靠近源头的窄小湍急变成河

《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汇总

概念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 物环境,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2.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指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并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3.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 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简单定义)。 4.农业生态系统: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5.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 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6.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7.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20世纪40年代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研 究工作,初步奠定了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8.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概念与体系。 9.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 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10.生态学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1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12.生态学原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是其方法基础。 13.生态因子: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起作用的各种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CO2、 O2 、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等。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14.Liebig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

生态学实验指导汇总

实验一鱼类对温度、盐度耐受性的观测 【实验目的】 (1)认识并练习判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的方法。 (2)认识不同鱼类对温度、盐度等因子的耐受限度和范围不同,这种不同的耐受性与其分布生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加深对Shelford 耐受性定律的理解。 (3)认识影响鱼类耐受能力的因素。 【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等。 2、设备与试剂 光照培养箱、温度计、天平、加热棒、容纳箱、玻璃棒等 【方法与步骤】 1、观察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 (1)建立环境温度梯度(5℃,室温20~25℃,35℃)。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暴露在5℃、室温和35℃下30分钟。观察行为。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观察在该温度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注:将动物放入低温(高温)环境中后,如果动物马上出现死亡,说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应适当提高(降低)2~3℃再观测。同时观察并比较室温条件下各鱼的行为。

(4)将鱼类在高温和低温出现死亡的温度条件下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1中。 表1-1 极端温度下不同鱼类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2 观察不同淡水鱼类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1)建立盐度梯度(20‰,30‰,40‰)。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放入20‰,30‰,40‰的盐度环境中,同上观察其行为30分钟。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继续观察在该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4)将鱼类在各盐度条件的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2中。 表1-2鱼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观测结果记录表

关于生态学的一般概念

关于生态学的一般概念 澳大利亚是国际上牧业最发达的地方。当他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时,生态环境相当稳定,差本上也属于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但好景不长,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实施了侵略。与此同时.侵略者带进了几只家兔。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中没有家兔的天敌,兔子遇到了适生环境后无限制地繁衍起来,成了一大灾荒,后来澳大利亚虽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束缚但兔子的数量却是当时人口数量的30多倍。要恢复原有的畜牧业优势,草场却被兔子啃个精光。当时没有这门知识也顾不及考虑其它因素,只想着如何防止兔子的泛滥成灾。修过篱笆墙兔子照样能钻过去,拉电网但费用太大。于是科学家们就动脑子。他们发现和澳大利亚气候类似的南美洲的干旱地区有一种巨大的仙人掌,把它引进来作生物篱笆墙,既省事省钱也不用维修,又能挡住兔子,岂不是一举两得。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想到仙人掌一进来很快就把大片草场的土地占据了。因为仙人掌并不按照人们划定的边线去生长,用什么办法控制仙人掌的发展呢?科学家们又大费周章地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一种蝴蝶,这种蝴蝶的幼虫专门吃仙人掌的嫩芽,这就抑制了仙人掌的繁殖,终于使生态系统达到了暂时的平衡。 限制了兔子的生存范围,又控制了仙人掌的无绪扩张使澳大利亚的牧业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牛的数量与日俱增。牛是要拉

粪便的。牛粪覆盖了大面积的草场,牛粪的分解就成了发展畜牧业的一大难题。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土地上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有一种昆虫一蜣螂,俗称屎壳螂,它是分解牛粪净化草原最理想的生物。澳大利亚没有这种东西。虽然澳大利亚的生态学家也很欣赏这个小东西,但因前边的的教训,使这一次的引进工作小心多了,先通过试验,选择理想品种再研究该品种的天敌等相关事项,要不然屎壳螂把澳大利亚的领土占据了也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自引进这个小东西后,解决了他们的牛粪分解,净化草场的问题,使他们草场里的能量循环达到了新的平衡,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有个国家叫埃及,它属于热带沙漠系统,从其地域特点与自然条件来着是不适宜发展农业的。我们也还记得有一部电影《尼罗河的惨案》。但就是因为有尼罗河这股水从埃及通过使其沙漠系统发生了变化,过境地区的干旱土地得到了尼罗河的灌溉,非常优越的光能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埃及的粮食和棉花生产都很好。于是就想如果能使尼罗河这股水扩大灌溉面积不是更能增产吗?他们也不考察论证,也不进行可行性研究,就不加思索地在尼罗河的上游阿斯旺修建了一个高水坝。一下子灌溉面积扩大了六百万亩,增产幅度非常明显。这样一来尼罗河不再自由泛滥了,原来靠河水泛滥自然施肥的大面积土地,再也得不到肥沃的腐殖水的灌溉了。那就必须购买大量的化肥,然而扩大灌溉面积增产的那一部分收入还不够买化肥的钱;更为

生态学习题汇编

生态学课后习题 0 绪论 1、说明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3、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①、野外的:优点:简单易行,环境真实;缺点:条件控制不严格,对结果分析不太可靠,重复性差。 ②、实验的: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缺点:实验室条件可能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有区别。 ③、理论的:优点:条件控制严格,结果分析可靠,重复性强,可通过修改参数再进行模拟,使其逐步逼近现实;缺点:过程复杂繁琐。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1 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等。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大环境与小环境:生物环境一般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有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1.5m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变化大。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与非密度制约因子: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前者指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后者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 广温性与狭温性:前者是指某物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后者则相反。即生物对温度的耐受性的上限、下限与最适温度的距离较远,后者则较近。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引资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②、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引子称主导因子。 ③、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有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2 能量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生态学尺度概念

生态学尺度概念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关于生态学尺度概念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对尺度的相关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理解。 1、生态学尺度的三重概念: 生态学尺度的维数、种类、组分,是尺度的三个不重叠且相互联系的方面,它们有机地组成一个整合统一的尺度概念体系。在尺度概念中,我认为最难区分的是尺度组分的部分概念。尺度的组分包括粒度、幅度、间隔、分辨率、比例尺、支撑、覆盖度等。这些组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些时候甚至是对同一尺度单元的不同表述。比如,就空间上的最小可辨别单元而言,既可以表示粒度,也可以表示分辨率。而对于分辨率、比例尺,我们也往往认为是相通的两个概念,不过分辨率的内涵更为丰富。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认为还是有必要交代清楚尺度组分及其含义的。 2、尺度效应: (1)尺度效应的普遍性:尺度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归根结底由于在时空上,在不同层次上普遍存在着异质性,使得各种现象的格局和过程等,在时空和不同层次上不是连续的均匀分布,存在着一些“突变”。根据分形理论,由于系统的自相似性,系统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往往不会发生显著的或者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但一旦超出某一尺度域范围,就会出现“突变”现象。而对于跨等级的尺度外推就是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异质性的聚合或者分解。 (2)尺度效应的表现:在随着尺度(尺度域或者尺度等级)的变化,景观格局或过程的统计分布发生变化,景观空间格局的改变,即特征尺度组分发生变化,出现新的过程,新的景观特性。 (3)尺度效应的启示:正是由于景观效应的存在,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应该鉴别出所研究的格局和过程对应的特征尺度,特征尺度的识别依赖于多尺度研究。而在大多数研究中,是没有考虑到特征尺度的识别的,往往基于经验判断等,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对于后续研究的启发是,在进行生态现象的格局或过程研究时,首先要考虑其特征尺度,可以通过相关文献查阅,或前期研究准备过程中对其尺度现象的分析,在要求更为精细时可以收集相关的数据,通过相应的方法、途径识别特征尺度。而后,选择相对于特征尺度较大的观察尺度和分析尺度,以发现其规律性、趋势性等。 除了考虑特征尺度之外,对于研究结果的应用范围也要特别谨慎。尺度效应可能会 使得大部分研究结果的应用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在学习时,都要注意他人所研究的现象保持尺度不变性的尺度域;在自己进行研究时,也要对研究的尺度范围进行说明,不能盲目地把研究结果放大或缩小到其他尺度上,尽可能避免发生生态学谬误。

生态学 (双语) 专业英语单词

K-对策者K-strategistis n维超体积资源空间n-dimensional hyper-volume n维生态位n-dimensional niche Raunkiaer定律Law of Frequency r-对策者r-strategistis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 白垩土草地chalk grassland 斑块patch 斑块性patchiness 斑块性种群patchy population 半荒漠semi-desert 半矩阵或星系图constellation diagrams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饱和密度saturation density 饱和期asymptotic phase 保护哲学conservation philosophy 北方针叶林northern conifer forest 被动取样假说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 本能instinct 本能行为instinctive behavior 避敌avoiding predator 边缘效应edge effect

变异性variability 标志重捕法mark recapture methods 标准频度图解frequency diagram 表现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 并行的simultaneous 并行同源paralogy 捕食predation 不重叠的non-overlapping 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 残余廊道remnant corridor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草原生态系统grassland system 层次性结构hierachical structure 产卵和取食促进剂oviposition and feeding stimulant 产业生态学industry ecology 长日照植物long day plant 超体积生态位hyper—volume niche 成本外摊externalized cost 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尺度效应scaling effect 抽彩式竞争competive lottery 臭氧层破坏ozone layer destruction

生态学简答题doc资料

第一章 1【简答题】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1.Haeckel: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评价:赋予生态学的定义过于广泛。 2.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杂志》,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评价:该定义较为广泛。 3.克什卡洛夫: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评价:定义广泛,与生物学这个概念不易区分。 4.C.krebs: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评价:强调的只是种群生态学。 5.Warming: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评价:此定义强调的是群落生态学。 6.E.Odum: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评价:该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方面,比较抽象。 7.马世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评价:将两系统结合了起来,研究更加的全面。 2【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研究的尺度。(生态学中一般认为尺度有三种: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3【简答题】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有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按交叉的学科划分为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等。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 4【简答题】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 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5【简答题】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是指生物的生存会使环境改变,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而进化了的生物又继续使环境改变,最终形成一个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 6【简答题】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生态学的萌发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四个时期。 ①萌发时期时间为公元16世纪以前,特点为在长期的农牧渔猫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 ②建立时期时间为17世纪到19世纪,植物生态学产生; ③生态学巩固时期时间为20世纪到20世纪中叶,以地区为背景分化为3个不同的学派; ④现代生态学时期,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向微观宏观发展,研究方法手段改变。 7【简答题】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德国生态学家Haeckel提出了“ecology”一词,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家Warming指出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 美国生态学家E.Odum指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他的著名的教科书《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概念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H.Thorean(索瑞)于1858年提出,“Eco—“一词源自”oikos”(希腊文),意思是:隐蔽所,居所,居住环境。 1866年,E.Heackel(海格尔,德国)最早给生态学下定义: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标志着生态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 2、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学科,其重点是生态 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以人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生物学。 4、以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学问 题。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6年以前,1866—1970,1970年以后 1、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1866年以前) 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在这个阶段的晚期有一些相关著作,但是,显得很肤浅、零碎、片断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理论。 2、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1866—1970) 1866年海格尔给生态学下定义后,标志着生态学科学理论的建立。在此阶段,为之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代表人有: (1)德国Mobius(摩比乌斯)于1877年提出“生物群落“概念。 (2)德国Schroter(斯洛特)于1896年创立了个体生态学。 (3)德国Schimper(新柏尔)于1898年出版了〈植物地理

XX学家英语单词汇总

XX学家英语单词汇总 1 biology [bai??l?d?i] 生物学 biologist [ba???l?d??st] 生物学家 2 geology [d?i??l?d?i] 地质学 rocksy 地质学家 3 physics [?fiziks] 物理学 physical scientist 物理学家 4 chemistry [?kemistri] 化学 chemist [?kemist] 化学家 5 architectonics [?ɑ:kitek?t?niks] 建筑学 archaeol ogist [?ɑ:k???l?d??st] 建筑学家、考古学家 6 math [m?θ] 数学 mathematician [?m?θ?m??t???n] 数学家 7 philosophy [fi?l?s?fi] 哲学 philosopher [fi?l?s?f?,f??l?s?f?(r)] 哲学家 8 history [?hist?ri] 历史学 historian [his?t?:ri?n] 历史学家 9 geography [d?i??ɡr?fi] 地理学 geographer [d?i??gr?f?] 地理学家 10 music [?mju:zik] 音乐 musician [mju:?zi??n] 音乐家 11 psychology [sai?k?l?d?i] 心理学 psychologist [sa??k?l?d??st] 心理学家12 astronomy [?s?tr?n?mi] 天文学astronomer [??str?n?m?] 天文学家 13 logic [?l?d?ik] 逻辑学 logician [l???d????n] 逻辑学家 14 physic [?fizi k] 医学 medical scientist 医学科学家medical experts 医药学家 15 dynam 力学 dynamicist [dai?n?misist] 力学研究者 16 electrics [i?lektriks] 电学 electrician [ilek?tri??n] 电力专家 17 glossology [ɡl??s?l?d?i] 语言学linguistician [?li?ɡwis?ti??n] 语言学家linguist [?l??gw?st] philolog er [fi?l?l?d??] philologian [?fil??l?ud?i?n] 18 archaeology [?ɑ:ki??l?d?i] 考古学archaeologist [?ɑ:k???l?d??st] 考古学家 19 sociology [?s?usi??l?d?i] 社会学sociologist [s?usi??l?d?ist] 社会学家 20 aesthetics [i:s?θetiks] 美学esthetician [i:sθi?ti??n] 美学家 21 art [ɑ:t] 艺术 artist [?ɑ:tist] 艺术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