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阐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并梳理历代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关键词】血瘀证/临床研究;活血化瘀/临床应用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对血瘀证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引起中西医临床的重现。本文旨在进一步阐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并梳理历代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1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的概念中医学认为,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因气虚、气滞、寒凝、热阻等病因所致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的,均称为瘀血。瘀血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由于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现代医学认为:瘀血证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不足,进而引起组织的水肿、变性、炎症、增生、坏死、糜烂、溃疡、萎缩及血栓、出血等病理变化。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治法中的消法,其立法依据是“坚而削之,结而散之”。狭义讲,所谓活血,就是畅通血流;所谓化瘀,就是祛除瘀滞,也就是使血脉畅通、瘀滞消散的一种治法。广义讲则可以说是平衡气血,调和阴阳,有扶正祛邪之功。现在活血化瘀法已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基本方法,同时活血化瘀类药物也已成为临床上使用率极高的药物。
2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血瘀之说始于《黄帝内经》。《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内经》中虽无“血瘀”或“瘀血”之称,但有“血脉凝泣”、“血凝泣”、“留血”及“脉不通”等名称,并且对瘀血的病因、所致病证、治疗方法及方药均有记载和论述。《内经》认为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不节、跌打损伤、年迈久病等均可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产生的病证主要有疼痛、痹症、厥证、症积、血枯、痈肿等。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初步形成了活血化瘀的思想。在具体治疗上《素问·腹中论》立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治疗血枯经闭,该方由茜草、乌贼骨、鲍鱼汁、雀卵组成,有温经补肾、活血散瘀的功效。成书于西汉末年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365种药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有41种,如丹参、赤芍、桃仁、水蛭等,大部分至今仍经常用于临床。东汉张仲景最早确立了“瘀血”这一病名,他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奠定了血瘀学说的基础。仲景在书中完整而精辟的论述了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以及有关脉证、治法,并创制了桂枝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当归四逆汤、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鳌甲煎丸、大黄牡丹汤等活血化瘀经典方剂,诸方用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意义。仲景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内、妇、外科多种疾病,开拓了瘀血论治的新领域。其方剂中活血化瘀药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峻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刚柔并济,为后世医家应用活血化瘀法树立了典范,而且因其确有较好的疗效而被延用至今。隋唐时期,由巢元方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病原病理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孙思邈所著《千金方》、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等著作,均将瘀血作为一个证候,并在有关疾病(如血证、积聚)的病机中阐述,使活血化瘀治则在理论、方剂、药物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千金方》所载桃仁煎治妇人产后百疾,消石汤治血瘕。由于当时中外交通日渐发达,从国外传入了乳香、没药、血竭、降香、苏木、琥珀等活血化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