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摘要:我国成语是对民族文化的浓缩和反映。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试图采用分类手法,将成语进行分类,研究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并以刀耕火种为例,尝试发现此类成语对于我国尤其安徽省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及指导作用,帮助推动文化乡村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成语作为熟语一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经历5000年浓缩,积淀出来的中华语言之精华,具有深刻文化意义。农业民俗是世代传承且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其本身有利于乡村生活的丰富和凝聚力的提升。将两者进行联系,有利于推进文化乡村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北京第一版2012年4月北京第16次印刷的《成语大词典》(彩色版)(后直接略写作《成语大词典》)的统计。发现其中收录的万余条成语中,与民俗相关的成语有六百余条之多。而农耕生产作为各类民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数量上虽远不如乡村生活农业民俗类成语,其重要地位,却不容忽视。
一、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的界定及分类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成语数量庞大,内涵丰富,在将其分类的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无法对其分类归
属进行明确界定的成语。其具体分类,也可能会因为界定标准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所指的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即收录于《成语大词典》中,与农耕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一切成语。包括农耕方式、农事收成、农事祈福等各类成语,但并不包括有关手工业如与纺织等有关的成语。关于计量单位、计时单位一类的成语由于其与农耕生产关系并不密切,也未曾纳入。(但有一部分成语源于农耕生活,虽然其当今意义已几乎与此无关,但也将其纳入分类。)按照这样的统计方法,统计《成语大词典》,可得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近四十条。尝试将这部分成语进行再分类,但因为其划分太过模糊,难以完成再次的分类。但即便如此,也可以总结出这些成语的大致涉及方面。如关于农耕经验总结的成语,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人对于农耕经验的总结对于后世农耕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与此相关的成语有半青半黄瓜熟蒂落等等。而关于农事祈福一类的成语有风调雨顺瑞雪照丰年等。这些成语大多是在农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美好愿望,也可见当时的民风民情。在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涉及的具体方面中,又以关于农耕方式类的成语较为重要,数量上也较占优势。它们包括了关于具体农耕方式的民俗,有拔葵去织拔苗助长刀耕火种焚林而田剪草除根精耕细作快刀(斩)乱麻破天荒蹊田夺牛等。这些成语与农耕方式的密切程度不一,展现
的农耕方式的正误情况不一,农耕方式如今的存否状况也不一。但都与农耕方式的民俗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研究这些成语的演变情况,对于当今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导向作用。
二、刀耕火种成语背后农业民俗的现状分析
本文试图以刀耕火种为例,来研究农耕生产类的农业民俗。刀耕火种这一成语在《成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把草烧成灰作肥料,用刀挖坑下种,是一种最原始的耕作方法。其近义词为火耨刀耕,反义词为深耕细作精耕细作。出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而在尹绍亭所著的《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事业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下文简称为《人与森林》)中涉及到了大量文献对于刀耕火种一成语的释义,与《成语大词典》的略有不同。而《人与森林》中的各个例子,如明代顾山介《海槎余录》,夏瑚《怒俅边隘详情》等,阐述大致相同。认为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自生自实,无犁锄,并谈到了其土地轮歇方式。土地轮歇方式的提出,对于证实刀耕火种未必会破坏生态平衡等有着重要作用。两方对于刀耕火种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异。但都认为这是一种出现很早、较为原始的耕作方法。而尹绍亭在《人与森林》中提到:几千年来,中国众多民族的生计方式刀耕火种,就这样一直被鄙视为原始习俗而
与农业无缘,这显然是封建社会时代的民族和文化偏见。而在中国,农史学家从来都把刀耕火种视为原始农业。因此,很容易得出结论,即:刀耕火种是民俗,更是农业民俗。这样,将其归纳入农耕生产类农业民俗也就有了理论来源。刀耕火种农业,古代曾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而当代则仅仅残余于中国西南边境地带。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云南省,是中国刀耕火种残存最多的省份。这和云南省现实的土地状况和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一定的关联。刀耕火种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甚至还有长达数十年的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然而,当代刀耕火种最受重视的地方,并非其古老的农业史问题,而在于它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涉及当代人类较为关切的环境问题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刀耕火种的耕作模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应当被彻底地禁止。如陈宗仪就曾在《关于西双版纳制止毁材开荒的探讨》中提出西双版纳若继续毁林开荒,将使荒山草地、灌木丛以及紫茎泽兰不断扩大,其后果不堪设想。而于光远学者在给云南社会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写道看到西双版纳毁林开荒的严重情况,对这方面的研究一定要快。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存在其他的见解。认为超出自然科学的角度,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刀耕火种面临一个抢救的问题。它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如其背后的农耕礼仪与原始宗教、物候历与历法起源、土地轮歇方式
及其生态学的意义等,应当被挖掘、整理和继承,以造福人类。并且认为人口与森林土地面积比例适当的话,刀耕火种并不一定会打破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对于云南等地区的刀耕火种,可以采取与对于内地汉族耕种的不同态度。
三、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对于文化乡村建设
从刀耕火种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观念有冲突的地方,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理解它们,有利于推动当今农业甚至是社会的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努力解决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耕地的保护等问题。1978年就开始实行农村改革,1998年底中央就已经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耕地,更有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的农业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别山区虽然GDP持续较快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整体实力依然弱小、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发挥比较优势等问题。安庆市的土地肥力尚需加强问题、宣城市的耕地抛荒问题等已经被提出。而生态文明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有较大帮助。安徽大别山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既影响其辐射范围内生态产品的供给,更扩及相邻省市地区的生态安全。在合理规划该区域发展定位基础上,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