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被忽视的教育细节——读《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4B班代•永歹

随笔

关注被忽视的教育细节

-读《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有感

文/关玲

担任小学班主任已经二十年,我非常认同“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处入手。阅读高德胜教授的《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一书后发现,书中很多内容非常贴近中小学教育实践。文章关注和反思了学校教育中的道德问题。女口,“别人发言我举手”隐含的竞争意识;“小红花”奖励带给孩子的副作用;“5+2=0”现象中学校德育的责任等30个细节,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学校德育的缺失。这些细节是日常教育中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这对我今后开展德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一、“别人发言我举手”凸显的尊重问题

书中谈到的很多教育方法我们一直都在运用,通过阅读发现,有时我们觉得看似正确的方法却给学生带来不好的道德暗示。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对,而是教师在理解与运用这一方法应该带来怎样的效果上存在一些偏差。比如,我经常会在课堂上希望学生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出发点是希望每节课的内容都能得到学生积极的反馈,也能从学生的举手行为中发现他们是否掌握学习内容。我们发现,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大多认真听讲,完成作业的效率很高。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个别现象:当教师提问时,有的学生很快地举手,却没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有些学生在别人还没讲完时,就很激动地打断别人的话,迫切地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全盘否定别人的发言,甚至对同学持藐视态度……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长此以往,课堂会变成“一言堂”或“几言堂”。教师由于没有意识到学生存在不尊重人、进行不良竞争等问题而加以引导,导致一些性格本来就内向的学生越来越缺乏自信,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其实,“别人发言我举手”的行为本身并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举手的时机,在别人发言时予以关注与尊重,举手后被允许发言时的表达要恰当。在此,教师对举手发言学生的评价很重要。这也提醒我们,教师首先要具备尊重他人的意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话语,积极关注学生,呵护学生的尊严。如此,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懂得倾听与尊重他人的人。

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揭示的信任问题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我并没有发现存在不妥之处。阅读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他人缺乏信任,产生“陌生人没有好人,陌生人都很危险”的偏见。“由于陌生人的危险被夸大,导致成人限制儿童的户外活动,增加了孩子们的室内活动”,这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和陌生人相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工作。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助长了社会上“道德冷漠”的风气,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曾看过两个让人备感温暖的视频,一个是公交车站设置自动兑换零钱的兑换台,另一个是酷暑天气街边专门为环卫工人

71

班々永宇2019/4B

随笔

和快递员设置的放有冷饮的冰柜。大多数人默默地取走自己可以拿的那份,却绝不多拿。更有甚者不仅不取冷饮,还主动往里面添加,表达对别人的关心。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这才是德育需要达到的境界,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达成。

三、“5+2二0”现象背后折射的协同育人问题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该书谈到“5+2=0”的问题。“5+2=0”反映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状,正如高教授所言,这一说法“实际上忽略了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自我选择因素,夸大了学校和社会影响的外在因素。这种说法似乎说学生的品德是一个’没有底色的白板’,在校5天被涂上了道德的油彩,而在社会的2天却被洗去了油彩。对于人的道德和社会性发展,外在的教育与影响固然重要,但主体的自主选择与建构同样重要。而且,外在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主体的自主建构(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必须符合主体的发展需要,否则就无法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一个让我们随意涂抹的’没有底色的白板'”。“5+2=0”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教育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在学校里,学生了解到需要

遵守一些规则,比如,不能随地

乱扔垃圾,吃饭前要洗手,不要

闯红灯等。但是,父母却没有做

到以身作则,存在随地扔垃圾、

吃饭前不洗手、带孩子外出时经

常闯红灯等不良行为。由此,学

生便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怀疑,消

解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其次,社会对学生产生了不

良影响。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无

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学

校教育学生赌博是万恶之源,要

远离赌博。可学生走出家门,看到人们在路边随意支起桌子打麻将、打扑克、买彩票,还有很多人在兴高采烈地围观。学生摇摆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中陷入迷茫与彷徨。

第三,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由于学生的鉴别力与自制力都不强,一些不良信息会毒害学生的心灵。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面对“5+2=0”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建立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同机制,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四川成都,610225)

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