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全瓷嵌体修复后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CAM全瓷嵌体修复后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后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修复中应用CAD/CAM全瓷嵌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后牙邻面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110颗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50颗)和对照组(n=60颗),各45例。

治疗组使用CAD/CAM全瓷嵌体,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边缘密合度成功和颜色匹配以及继发龋齿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49,P=0.01)。

两组的边缘密合度成功和颜色匹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继发龋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P=0.34)。

结论:在后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修复中应用CAD/CAM全瓷嵌体可以改善修复效果,且实用性更强,可将这一修复材料进行推广。

牙鄰面牙体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后牙邻面龋坏是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

一旦牙邻面牙体缺损发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可能发生食物嵌塞等问题,有时还会出现牙龈乳头发炎等情况,致使牙龈出血、疼痛,这些问题均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2]。

传统的修复材料为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对牙体进行有效的修复,但是后期极有可能发生填充物脱落等问题,继而导致微渗透、继发龋齿、食物嵌塞、邻面悬突等问题的发生[3]。

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银汞充填为了达到固位的目的,需要对邻面洞型予以扩展处理,直至面,最终使患者的牙体形成临洞型,会对健康的牙体组织造成影响,且与生物学原则相悖[4]。

复合树脂虽然不需要扩展,但是也会出现固位不良、填充物脱落等问题,且在聚合收缩作用的影响下,牙体可能会出现微渗漏等问题[5]。

CAD/CAM全瓷嵌体修复即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修复是一种创新性的修复方法,在国际上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本文将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后牙邻面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CAD/CAM全瓷嵌体在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后牙邻面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110颗牙,纳入标准:均存在后牙邻面缺损问题,但没有波及面;牙体缺损但不存在牙髓问题,如牙髓炎等;面不存在鸠尾固位洞型;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出现牙髓炎、面存在缺损、接受过根管治疗、有磨牙或紧咬牙病史,以及同时或其他严重系统疾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50颗)和对照组(n=60颗),各45例。

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展开。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CAD/CAM全瓷嵌体进行修复,首先去尽腐质,按照嵌体备牙原则制备嵌体洞型,洞深控制在2~3 mm,点线角圆钝、底平,近髓处使用氢氧化钙护髓处理,轴壁外展12°~15°硅橡胶取模(龈壁近龈处先排龈),灌注超硬石膏模型。

然后进行VITA32色比色板比色,送至技工室由同一名技工师制作嵌体。

嵌体制作完成后,口内试戴,就位顺利后,3M自粘接树脂
粘固剂(小蜜蜂)永久粘固,调整咬合,抛光。

对照组应用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洞型预备原则与全瓷嵌体组一致。

复合树脂直接在口内填充,调整咬合情况,利用咬合纸观察咬合接触的关系,然后进行抛光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治疗后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修改后的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 public health service criteria,USPHS)为标准评定修复效果,级别越高,修复效果越佳[6]。

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边缘密合度成功和颜色匹配,以及继发龋齿发生情况。

(1)边缘密合度:肉眼以及探针均未发现间隙或肉眼可见边缘、探针可探测到间隙,但基底材料以及牙本质没有暴露,则认定边缘密合度高;若肉眼与探针均可以探测到间隙、基底材料与牙本质暴露,或者填充材料脱落、边缘破裂,则认定边缘密合度低[7]。

(2)颜色匹配:颜色改变不明显、光泽度高或透明度轻度下降,但未超出正常牙色范围,则认定颜色匹配;表面变暗严重,且超出正常牙色范围,则认定颜色不匹配[8]。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组男26例,女
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2.26±10.31)岁。

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32.34±10.27)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修复成功情况比较治疗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差異有统计学意义(字2=7.49,P=0.01)。

2.3 两组边缘密合度成功和颜色匹配情况比较两组的边缘密合度成功和颜色匹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继发龋齿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继发龋齿45颗,对照组继发龋齿46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P=0.3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后牙邻面牙体缺损问题的发生率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牙齿美容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修复方法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如何在保证修复质量的同时,提高牙齿的美观度,提高修复的长远效果是临床口腔医师应当思考的关键性问题[9]。

龋齿损伤、折裂等都有可能导致后牙邻面牙体缺损问题的发生,传统治疗方法为填充法,即在口内
直接展开填充处理,这种治疗方法不利于邻接关系的恢复,牙齿填充后患者仍有可能发生牙周病、邻面悬突、食物嵌塞等问题,影响长期的治疗效果[1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复合树脂修复以及瓷嵌体修复等技术被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使牙齿间的间隙得到有效清除,治疗材料无污染、无毒,修复后牙齿较为美观,且患者的耐受情况较好[11]。

从短期来看,这些方法都可以改善牙体缺损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复合树脂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填充体脱落等问题,邻面仍有食物嵌塞的可能,且在聚合收缩作用的影响下,牙体可能会出现微渗漏等问题[1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多种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牙体修复、填充治疗中,因而CAD/CAM全瓷嵌体修复技术就是自动化技术与牙体修复技术融合的产物,在自动化技术的辅助下,瓷块可以被切割成任意形状的嵌体,且牙体组织切割较少,其应用优势明显[13]。

此次研究将复合树脂修复与CAD/CAM全瓷嵌体修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修复成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49,P=0.01);且两组的边缘密合度成功和颜色匹配,以及继发龋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CAD/CAM全瓷嵌体修复的疗效更佳,修复成功率极高。

嵌体修复是一种新发展、新趋势,其优点较多,嵌体的制作是在体外完成的,因此边缘线的准确度相对较高,悬突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其外形可控性强,嵌体与邻牙之间可以形成较好的接触关系,在使用的过程中,嵌体不会对健康的牙周组织产生刺激,且具有高度抛光性[14]。

与普通嵌体相比,CAD/CAM 全瓷嵌体还具有操作时间短、强度高、边缘准确、美观、生物相容性强、耐磨性突出、色泽接近原牙体等独特优势,患者只需接受一次手术即可完成整个治疗[15]。

CAD/CAM全瓷嵌体的成功性较高,治疗后极少有患者会出现脱落等不良问题,这可能与其表面处理技术有着较为直接的关联。

治疗中医生需要使用37%的磷酸酸蚀对牙釉质进行表面处理,使用自酸蚀黏结剂对牙本质进行处理,用硅烷偶联剂以及氢氟酸酸蚀对嵌瓷体组织面进行处理[16]。

长石质瓷是瓷块的主要成分,其构成物质为玻璃基质(无定形/四面形),其中包含长石晶体,硅相选择性的发生反应后,会产生大量的氟硅酸盐,在水流的冲洗作用下,嵌瓷体表面能够产生机械固位结构,这种结构是蜂窝状的,黏结强度极高[17-18]。

另外,存在二氧化硅中的羟基可以与硅醇基团反应,继而产生硅氧烷桥,在这个过程中羰基则能够形成氢键。

在多种反应的偶联作用下,陶瓷可以较好地黏结到树脂上,最终提升嵌体的牢固性[19]。

在CAD/CAM全瓷嵌体的设计中,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嵌体邻面设计予以优化,保证邻面的形态能够与接触区相适应,接触区的松紧度、大小以及颊舌侧外展隙都可以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继而降低食物嵌塞等问题的发生率[20]。

但此次研究中,仍有少量患者出现食物嵌塞等不良情况,这可能与触点松紧度以及位置有关,医生在实践中应当对此予以关注。

此次研究虽然证实,CAD/CAM全瓷嵌体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事实上,本次研究时间有限,并不能对其远期疗效做出准确评价,后期研究中,可延长随访时间,对远期疗效展开探讨。

综上所述,CAD/CAM全瓷嵌体修复具有操作时间短、强度高、边缘准确、美观、生物相容性强、耐磨性突出、色泽接近原牙体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后牙邻面牙体缺损修复方法,其操作较为简便,修复效果良好,成功率显著高于复合树脂修复,整体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赵楚翘,刘志辉,王博蔚.影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生物力学多因素分析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17,33(12):1342-1344.
[2]王玉玮,李丁新,赵飞,等.氧化锆桩核与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8):72-74.
[3] Schepers R H,Raghoebar G M,Vissink A,et al.Accuracy of fibula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ient-specific CAD/CAM reconstruction plates and dental implants:a new modality fo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J].J Cranio Maxill Surg,2015,43(5):649-657.
[4]季从容,刘红红,钱昌富,等.三种方法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5):774-776.
[5]何珍,熊建群.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2):179,181.
[6] Homsy F,Eid R,El Ghoul W,et al.Considerations for altering preparation designs of porcelain inlay/onlay restorations for nonvital teeth[J].J Prosthodont,2015,24(6):457-462.
[7]黄琛琛,潘丽娜,张伟,等.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10):1056-1059.
[8]吴华英,杜劲英,刘进,等.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2016,36(12):1118-1120.
[9] Rambe A S,Sjahrir H,Machfoed M H.Tumour necrosis factor-αand interleukin-6 serum level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ain severity in 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 patients:analysing effect of dexketoprofen administration[J].Open Access Maced J Med Sci,2017,5(1):54-57.
[10]王春红,姚莉莉.聚合瓷嵌体在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J].安徽医学,2016,37(4):424-426.
[11]胡争艳,魏森,代景生.IPS e.max Press铸瓷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边缘密合度、美容效果及牙龈反应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23-25.
[12] Schonberger J,Erdelt K J,Baumer D,et al.Marginal and internal fit of posterior three-unit fixed zirconia dental prostheses fabricated with two different CAD/CAM systems and materials[J].Clin Oral Investig,2017,21(8):2629-2635.
[13]邹长萍.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7):135-137.
[14]朱红玲,耿文韬,谢金芳,等.CAD/CAM修复体修复老年人后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1):157-161.
[15] Sener-Yamaner I D,Sertgoz Z A,Toz-Akalin T,et al.Effect of material and fabrication technique on marginal fit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of adhesively luted inlays made of CAD/CAM ceramics and hybrid materials[J].J Adhesion Sci Technol,2016,31(1):55-70.
[16]郭佳杰,仇麗鸿.CAD/CAM瓷嵌体在活髓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6):331-334.
[17]纪建新.根管疗法联合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体缺损
62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9):1262-1263,1309.
[18] Oppermann R V,Gomes S C,Cavagni J,et al.Response to proximalresto rationsplaced either subgingivally or following crown lengthening inpatients with no history of periodontal diseases[J].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2016,36(1):117-124.
[19]米广平,雷小朋,范晶.Luxacore桩核、玻璃纤维桩、镍镉合金应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224,226.
[20]罗俊,胡芳,李雁,等.Dialogvario嵌体修复牙邻面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分子水平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5):559-561,5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