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生产线平衡改善案例OK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步:通过ECRS法则进行改善
由于铣、钻的标准时间为23+23+15+15=76秒≤2个生产节拍,因为作业员熟知操作铣、钻、磨工序,所以可以减少一台钻,由4人变为2人操作。

改善后的分析图如上所示。

改善后的平衡效率=(各工序标准时间总和/瓶颈时间*人员总数)*100%
=366/(40*10)*100%=91.5%
改善后的生产效率=3600*366/(10*8*3600*5)*100%=91.5%
改善前后的生产线布局如下所示:
第六步:改善小结(生产线改善前后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生产节拍>瓶颈时间,首先要想尽办法使生产节拍时间与
瓶颈时间相同或接近,否则就会造成人员的稼动损失,使生产节拍时间无限趋向瓶颈时间的主要思想有: ●提高生产量;
●缩短正常上班时间,把腾出的时间用来培训操作技能。

由于该生产线平衡效率及生产效率均未达到100%,仍有改善空间,因此可以从改善工装或工艺手段着手,简化各组装工序铣工序的时间,然后进行重排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