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
化学共沉淀法
——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

录 ..................................................................... ...........................(1) 成绩考评表...................................................................... ......................(2)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1前言...................................................................... ...............................(5) 1 .1制备方法介绍...................................................................... . (6)
1.2所制备的材料介绍...................................................................... . (9)
1.3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1 2)
2.实验实施阶段
2.1方案介绍...................................................................... (13)
15) 3实验结果分析与 2.2方案具体实施...................................................................... ..........(
讨论...................................................................... .(17) 参考文献...................................................................... (22)
综合实验感想...................................................................... . (23)
BaTiO3纳米粉体的制备
摘要
以TiCl4为钛源,BaCl2为钡源,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batio3粉体,
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控制在800度以上时,可制的纯度高结晶好的batio3超细粉体。

关键词:钛酸钡,草酸共沉淀,前驱体,温度
1
English abstract
Thought of TiCl4 for titanium source BaCl2 for barium source,
using oxalate coprecipitation preparation of batio3 powders, studied the precursor of the
influence of calcining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over 800 degrees, can be made of
high purity crystal good batio3
ultrafine powders.
Key words: barium titanate, oxalate coprecipitation, precursor, temperature
2
前言
钛酸钡陶瓷是最为典型重要的铁电介质瓷和压陶瓷, 同时也是半导体瓷和独石
结构介质
瓷。

近年来,BaTiO3 陶瓷的应用范围迅速拓
宽, 并逐渐进入高技术领域, 因此, 电子行业对钛酸钡粉料的产量和质量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准确化学计量比, 粒径小, 无团聚, 粒度分布均一等特点。

化学共沉淀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合成的粉体纯度高、粒径小等优点, 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粉体合成方法。

化学共沉淀法合成钛酸钡在我国已有研究和生产, 但产品批量小、质量不稳定,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
常见的制备方法介绍
1.固相研磨-低温煅烧法
传统钛酸钡的制备主要采用高温煅烧碳酸钡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或高温煅烧草酸氧钛钡的方法, 它是我国目前工业制备钛酸钡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煅烧温度高达1000~ 1200?, 因而制得的粉体硬团聚严重、颗粒大而粒度分布不均匀, 纯度低, 烧结性能差。

采用室温下将氢氧化钡与钛酸丁酯混合研磨, 再在较低温度( < 300 ?) 下煅烧的方法制得了钡钛物质的量比约为1. 0、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粒径在15~ 20nm 的钛酸钡纳米粉体, 既克服了高温固相煅烧法反应温度高、产品质量低的缺点, 又克服了液相法在水溶液中制备易引入杂质、粒子易团聚等缺点其煅烧温度比传统的固相反应法降低了约700 ~900?
2.水热法合成
水热合成是指在密封体系如高压釜中, 以水为溶剂, 在一定的温度和水的自生压力下, 原始混合物进行反应的一种合成方法。

由于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 能提供一个在常压条件下无法得到的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 使前驱物在反应系统中得到充分的溶解, 并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 从而形成原子或分子生长基元, 进行成核结晶生成粉体或纳米晶。

水热法制备的粉体, 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分布均匀、颗粒之间少团聚, 可以得到理想化学计量组成的材料, 其颗粒度可控, 原料较 4
便宜, 生成成本低。

而且粉体无须煅烧, 可以直接用于加工成型, 这就可以避免在煅烧过程中晶粒的团聚、长大和容易混入杂质等缺点。

3.溶胶凝胶法
钛酸钡( BaTiO3 ) 在当今科技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电子
陶瓷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钛酸钡是钛酸盐系电子陶瓷的主要原料, 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热敏电阻器
( PTCR)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电光器件和DRAM 器件。

现代技术要求BaTiO3 粉料具有高纯、超细、粒径分布窄
等特性, 而传统的BaTiO3 固相合成法制得的粉体颗粒粗且硬, 无法
满足高科技的要求,所以液相法是制备BaTiO3纳米粉体的一种重要方
法,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最为常用且较优异的.
为制备高性能低成本压电陶瓷材料, 以无机锆为锆源, 低价的乙酸与乙二醇为
溶剂, 采用So l-Ge l法制备Ba( Zr, T i) O3 溶胶和纳米粉体. XRD和TEM 分
析显示, 所制备的粉体为纯钙钛矿相, 近球形, 粒径在40nm左右. 通过IR、GC -
M S分析了锆钛酸钡溶胶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在锆钛酸钡的溶胶过程中乙二
醇、乙酸与乙酸钡、钛酸四丁酯、柠檬酸锆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以金属氧键为中心, 乙二醇与冰乙酸为中间络合支架的链状聚合体, 提高了溶胶凝胶的质量和稳定性.
4.草酸盐共沉淀法
BaTiO3 陶瓷粉体传统的制备方法是以BaCO3 和T iO2 为原料,
在1 15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经固相反应得到。

但由于该法存在高温 5
焙烧过程, 制得的粉体粒径大且分布范围宽, 虽经反复研磨, 产物粒径也只能
达到微米级, 从而严重影响了陶瓷的性能。

随着现代陶瓷日益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对粉体的粒径、纯度、形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固相法已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开发出各种制备BaTiO3陶
瓷粉体的方法,
如溶胶-凝胶法 , 该法易实现多组分均匀混合, 但制备时间较长, 产量小, 难
工业化; 水热法合成BaTiO3可在较低温度下直接生成,
产物粒径小, 但该法存在反应较难, 晶化时间长; 共沉淀法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 其中草酸盐共沉淀法已在工业生产中获得应用。

以Ti(OC4H 9 )4 作钛源, Ba( Ac)2 、BaCl2 或Ba(NO3 )2 作钡源, 采用草
酸盐共沉淀法制备BaTiO3 粉,具体过程为首先控制草酸物质的量为T i 与Ba 物
质的量之和,即n( H2C2O4 ) = n( Ti) + n( Ba) , 分别称取各原料, 将草酸、钡
盐分别溶于适量的水中配成水溶液。

在不断搅拌下将Ti(OC4H9 )4 滴入草酸溶液中, 先有白色T i( OH) 4 沉淀生成, 而后沉淀与草酸反应形成易溶的TiOC2
O4 。

待沉淀完全溶解后, 在搅拌下慢慢滴入钡盐水溶液, 同时用2 mol / L- 1的稀氨水使反应体系的pH 值保持在2. 5 左右, 使钡、钛能完全共沉淀生成草酸氧钛钡。

沉淀经过滤、洗涤, 在电热干燥箱中110? 下干燥得前驱物, 前驱物在马弗炉中一定条件下焙烧得疏松的BaTiO3粉体:
BaTiO(C2O4 )2-4H2O = BaTiO3+ 2CO+ 2CO2 + 4H2O
6
钛酸钡纳米粉体
钛酸钡(BaTiO3)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具有ABO3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典
型铁电体,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的介质损耗及铁电、压电和正温度系数效应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介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探测器、温控传感器等,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钛酸钡晶体的结构
钛酸钡是一致性熔融化合物,其熔点为1618?。

在此温度以下,1460?以上结晶出来的钛酸钡属于非铁电的六方晶系6mmm点群。

此时,六方晶系是稳定的。

在1460~130?之间钛酸钡转变为立方钙钛矿型结构。

在此结构中Ti4+(钛离子)居于
O2-(氧离子)构成的氧八面体中央,Ba2+(钡离子)则处于八个氧八面体围成的空隙中。

此时的钛酸钡晶体结构对称性极高,因此无偶极矩产生,晶体无铁电性,也无压电性。

随着温度下降,晶体的对称性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130?时,钛酸钡发生顺电-铁电相变。

在130~5?的温区当温度下降到5?以下,在5~-90?温区内,钛酸钡晶体转变成正交晶系mm2点群,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原立 7
方晶胞的面对角线[011]方向。

为了方便起见,通常采用单斜晶系的参数来描述正交晶系的单胞。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使我们很容易地从单胞中看出自发极化的情况。

钛酸钡从四方晶系转变为正交晶系,其结构变化也不大。

从晶胞来看,相当于原立方晶系的一根面对角线伸长了,另一根面对角线缩短了,c轴不变。

当温度继续下降到-90?以下时,晶体由正交晶系转变为三斜晶系3m点群,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方向与原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111]方向平行。

钛酸钡从正交晶系转变成三斜晶系,其结构变化也不大。

从晶胞来看,
相当于原立方晶胞的一根体对角线伸长了,另一根体对角线缩短了。

综上所述,在整个温区(,1618?),钛酸钡共有五种晶体结构,即六方、立方、四方、单斜、三斜,随着温度的降低,晶体的对称性越来越低。

在130?(即居里点)以上,钛酸钡晶体呈现顺电性,在130?以下呈现铁电性。

钛酸钡晶体的自发极化
钛酸钡是一种典型的铁电体,所以提到钛酸钡,就一定要提到它的自发极化。

一般来讲,电介质的电极化过程(方式)有三种,即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和固有电矩转向极化。

对于钛酸钡而言,经过物理学家的严格推算,钛酸钡的自发极化的贡献主要来自于Ti4+的离子位移极化和氧八面体其中一个O2-的电子位移极化。

钛酸钡晶体的铁电畴
钛酸钡晶体是由无数钛酸钡晶胞组成的。

当立方钛酸钡晶体冷却到居里点Tc 时,将开始产生自发极化,并同时进行立方相向四方相 8
的转变。

在发生自发极化的时候,其中一部分相互临近的晶胞都沿着原来立方晶胞的某个晶轴产生自发极化,而另一部分相互临近的晶胞可能沿原立方晶胞的另一个晶轴产生自发极化。

这样当钛酸钡转变成四方相后,晶体就出现了沿不同方向自发极化的晶胞小单元,我们称之为电畴。

也就是说,通过降低温度,晶体从顺电相转变为铁电相时,由于自发极化,引起表面静电相互作用变化,产生电畴结构。

电畴的类型、畴壁的取向,除了主要由晶体的结构对称性决定外,同时还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晶格形变的连续性:电畴形成的结果,使得沿畴壁而切割晶体所产生的两个表面上的晶格连续并相匹配。

? 自发极化分量的连续性:两相邻电畴的自发极化强度在垂直于畴壁方向上的分量相等。

因此,在四方钛酸钡单晶中,相邻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只能相交成180?或90?,即只存在180?畴和90?畴。

钛酸钡应用
钛酸钡陶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研究较透彻的一种铁电材料。

钛酸钡是第一个不含氢的氧化物铁电体,由于其性能优良,化学上,热学上的稳定性好。

钛酸钡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热敏电阻、光电器件等电子元件,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

9
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粉体制备,本次实验主要采取草酸共沉淀法制备高纯度结晶良好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尽可能的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率,这里仅用XRD对钛酸钡粉体的物相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及煅烧温度对钛酸钡粉体生成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希望找出影响钛酸钡粉体制备的合理煅烧温度。

成型:本实验成型采用干压成型,干压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人工少,废品率低。

烧结:烧结方式采用常压烧结,常压烧结不对胚体在进行加压,在大气压力下烧结。

通过本次实验,希望找到影响成型和烧结的主要因素,例如:成型时加入添加剂的多少,压力等。

10
实验实施阶段
实验方案:
本实验的原理是将四氯化钛、氯化钡和草酸一起反应 ,先得到草酸氧钛钡前驱体沉淀 ,然后沉淀物经干燥、煅烧 ,最后得到钛酸钡粉体. 合成钛酸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实验药品:
四氯化钛、氯化钡、草酸、无水乙醇、蒸馏水、HCl水溶液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搅拌仪、XRD、干燥炉、电子天平、真空抽滤设备、煅烧炉、压片机、烧结炉等。

成型采用干压成型,是将干粉料填充入金属磨具里,施加压力使其成为致密胚体。

烧结采用常压烧结,即对材料不进行加压而使其在大气压下烧结。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前驱体制备:将制得的草酸水溶液/四氯化钛溶液和氯化钡水溶
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温度控制为75?,先将草酸溶液和四氯化钛溶液混合,同时搅拌,然后缓慢加入已升至该温度的氯化钡溶液同时剧烈搅拌,加完后慢速搅拌并保持反应时间1h。

将制得的草酸氧钛钡沉淀冷却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在无 11
水乙醇中超声波分散半小时,最后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温度100?,时间1h ,即可获得钛酸钡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

2、共沉淀产物的热分析及煅烧
采用热分析仪(DSC)分析共沉淀产物草酸氧钛钡的热分解过程 ,
以确定共沉淀产物的煅烧温度范围 ,根据所确定的煅烧温度将共沉淀产物煅烧得到BaTiO3粉体。

分解反应如下:
BaTiO(C2O4)24H2O?BaTiO(C2O4)2 + 4H2O
BaTiO(C2O4)2?BaCO-TiO2 + 2CO + CO2
BaCO3-TiO2 ? BaTiO3 + CO2
实验所需试剂理论值计算:
假设共生成5克BaTiO3纳米粉体
X 5
353.295
,1 ,2 ,3 X
计算得理论值:
12
草酸
实验具体实施阶段
1.草酸盐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纳米粉体
配制四氯化钛水溶液,为了抑制TiCl4的水解,将TiCl4 溶于HCl水溶液中,制得了澄清的TiCl4的溶液。

称取盐酸水溶液100g于烧杯中,在通风柜中向盐酸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钛液
体,然后在电子天平上称量溶入盐酸水溶液的四氯化钛液体的质量,计算溶解的四氯化钛的摩尔质量,量取烧杯中的四氯化钛水溶液并加入蒸馏水,配制一定摩尔分数的四氯化钛溶液,然后按照1:1:2的比例计算所需氯化钡和草酸的质量,配制摩尔比为1:1:2的氯化钡水溶液和草酸水溶液,将制得的草酸水溶液/四氯化钛溶液和氯化钡水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温度控制为75?,先将草酸溶液和四氯化钛溶液混合,同时搅拌,然后缓慢加入已升至该温度的氯化钡溶液同时剧烈搅拌,加完后慢速搅拌并保持反应时间1h。

将制得的草酸氧钛钡沉淀冷却后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制的前驱体,将制的的前驱体置于干燥箱中干燥,然后再在烧结炉内煅烧,制的钛酸钡纳米粉体,称量制得的粉体质量,计算产率,做XRD图谱分析,检验制得粉体的成分及纯度。

13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4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将粉体做XRD检测得下面结果
第一组:无结晶状态的钛酸钡粉体生成,第一组实验失败。

15
第二组:无结晶状态的钛酸钡粉体生成,第二组实验失败。

第三组:无结晶状态的钛酸钡粉体生成,第三组实验失败。

16
.
5
第四组:有明显的峰值,结晶程度高,几乎无杂质,实验成功。

17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上面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由图1,图2,图3得当反应温度不断增加,煅烧温度600度不变时,始终无钛酸钡粉体生成。

当煅烧温度增加到800度时由图5可以看出有明显的峰值结晶程度高
18
且含杂质少,由表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煅烧温度下反应温度高产量就高。

综上所述:
(1)采用化学共沉淀法,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 反应物浓度及搅拌速度, 煅烧温度的控制,成功制得了超细BaTiO3粉体, 粉体颗粒基本呈球形, 颗粒尺寸在50~ 200 nM间, 相结构为单一立方相;
(2) 反应温度在85--90范围为了抑制TiCl4的水解,将TiCl4 溶于HCl水溶液中,制得了澄清的TiCl4的溶液。

19
参考文献:
王镇山. 钛酸钡的研制[ J] . 无机盐工业, 1988( 3) : 8-11.
李标荣. 电子陶瓷工艺原理[ M] .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6. 畅柱国, 解红妮, 吴淑荣等. BaTiO3陶瓷基质粉料的合成路线[ J] . 陕西化工, 1995, 沈志刚, 陈建峰, 刘方涛, 初广文. 纳米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
[ J] . 化工进展, 2002, 21( 1) : 34-37.
沈志刚, 陈建峰, 刘方涛, 初广文. 纳米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
[ J] . 化工进展, 2002, 21( 1) : 34-37.
全学军, 蒲昌亮. 钛酸钡的制备研究进展[ J] . 材料导报,2002, 16( 6) : 45- 48.
袁正希. 用化学区沉淀法制备掺锑钛酸锶钡粉体[ J] .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5, 14( 3) : 42-
46.
顾达, 顾燕芳, 郑柏存, 等. 高纯超细BaTiO3 前驱体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J]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5, 21
陈瑞澄. 四氯化钛水解过程的研究[ D] . 北京: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1999.
曹茂盛. 超微颗粒制备科学与技术[ M] .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0
综合实验感想
为期俩周的综合实验结束了,这俩周内我充分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和对待科学实验必须持有的严谨的态度,我们的实验主要包括了三大部分粉体的制备,胚体的成型以及烧结,我们必须团队合作才能制备出完整的陶瓷。

虽然整个实验的各个步骤我们都曾经学习过,但在实验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我们必须将平时做的实验结合起来,并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必须自己去结局,从实验方案的准备开始,我们就开始查找文献,来了解我们所制的产品的性能以及应用,具体的制备方法。

我们发现单篇的文献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想完整的做好实验,就要在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进行参考,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文献的掌握不足导致第一次实验失败,自己才感觉到必须要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次综合实验,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终于能制备出结晶化高,纯度高的粉体。

从这样的综合实验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研究上的技能知识。

最具体的,当然是增强了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让我们在平时实验里学过的歌中操作,包括洗涤,干燥,秤取,溶液的配制,过滤,煅烧等等的基本操作,在这个综合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考验了我们对每一个步骤的理解,灵活运用程度等。

实验的初期
并没有怎样认真的对待,伴随着实验的进行以及失败,化学是门实验性的科学,有些东西能想的出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一定的困难。

21
通过这次综合实验我学会了怎样去搜索参考文献,自己的实验操作基础也得到了锻炼,作为一名将要从事化工行业的应届毕业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科学实验。

附:实验实施阶段使用的仪器及药剂
2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