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核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在 NOR。
2. 核仁的功能
合成和加工 rRNA,组装核糖体亚单位
32s
28s+5.8s
45s 的 rRNA
41s
加 70 种 Proteins
20s
18s
60s (28s 、 5.8s 、 5sRNA + Proteins)
80sRNP
40s (18s RNA + Proteins)
↑ rRNA 加工
①在细胞质内 , 受体 (importin) 与 cargo protein 的 NLS结合 ②受体 / 亲核蛋白复合物和 Ran-GDP 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③在核质内,在 GEF作用下 Ran-GDP 转变为 Ran-GTP,并与受体 importin 结合 ④构象改变导致受体释放出 cargo protein ⑤受体 -Ran-GTP complex 被运回细胞质 , 在 GAP 作用下 Ran-GTP被水解为 Ran-GDP, Ran与 受体 importin 分离 3.核纤层 lamina
特点: 1、在中期染色体上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次缢 痕及染色体臂的某些节段;
2、由相对简单、高度重复的 DNA 序列构成; 3、有显著的遗传惰性 4、在复制行为上与常染色质相比表现为晚复制、 早聚缩;
5、占有较大部分核 DNA
(2)
兼性异染色质 :在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体聚缩,并丧失转录活性,变为异染 色质。
端粒 :是染色体两个端部的特化结构,由富含
G 的重复 DNA 序列组成
端粒酶 :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 逆转录酶 的性质,以其内在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
粒重复序列,添加在 DNA 链 3’末端。
(7) 染色体 DNA 的三个功能元件
DNA 复制起始点 确保 DNA 的自我复制
着丝粒
使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2.核孔复合物 (1)结构 环:胞质环、核质环(核篮) ; 辐:柱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环带亚单位; 中央栓
(2) 功能 ------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
被动运输: 孔径 10nm, ≤ 60kDa
主动运输: 孔径 20nm
>亲核蛋白的核输入信号:核定位信号 蛋白完成核输入后并不切除
(NLS) ; 10 个氨基酸的短肽,指导亲核
Korberg(1974 年 ):念珠模型,核小体
Finch(1976 年 ):螺线管 Bak(1977 年 ):超螺线管 染色单体 (2) 袢环模型
J.Painta 和 D.Coffey( 1984 年):强调了非组蛋白在染色体包装中的作用。 由螺线管形成 DNA 袢环,每 18 个袢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核基质 微带,大约 106 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染色单体
3. 重要概念 (1)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 :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 色时 着色浅 的染色质; 异染色质 : 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 着色深 的染色质
低 ,相对处于 伸展状态 ,用碱性染料染 高 ,处于 聚缩状态 ,用碱性染料染色时
结构(组成)异染色质 :在整个细胞周期都处于聚缩状态,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 色质;
( NLS 、 NES、信号肽和信号斑 )
(importin α / β、 nucleoporin 、 Ran— GTP/GDP)
>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①亲核蛋白通过
NLS 识别 importin α,与可溶性 NLS
受体 importin α / β异二聚体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
②在 importin β的介导下,转运复合物与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纤维结合;
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 (1)结构和组成:由核纤层蛋白 laminA 、 B、 C组成 (2)功能
在间期细胞中,核纤层为核膜提供一个支架; 在分裂细胞中,核纤层的可逆性解聚调节核膜的崩解和重建; 核纤层蛋白磷酸化时,核膜崩解;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时,核膜重建; 在间期细胞中,核纤层为染色质提供核周锚锭部位,维持和稳定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 的结构; 调节基因表达,调节 DNA 修复
α螺旋 -转角 -α螺旋模式 羧基端的α螺旋为识别螺旋,识别
DNA 大沟的特异碱基信号
锌指模式
Cys2/His2 锌指单位和 Cys2/ Cys2 锌指单位
③ Leu 拉链模式
2 个蛋白质分子的α螺旋之间靠 特异结合。
Leu 的疏水键形成一条拉链状结构, 以二聚体形式与 DNA
2.染色体的分子结构模型 (1)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
1.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与染色质 DNA 结合的蛋白质负责 DNA 分子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
(1) 组蛋白
·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富含 Arg 和 Lys的碱性蛋白质,等电点在 pH10.0 以上, 可以和酸性 DNA 紧密结合,分为 H1, H2A, H2B, H3, H4 五种。 H2A, H2B,
中央结构域 :卫星 DNA 和动粒蛋白( CENP)
配对结构域 :内部着丝粒蛋白 ( INCENP)
染色单体连接蛋白 ( clips)
DNA 序
(3) 次缢痕和随体 次缢痕和随体是鉴别染色体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
次缢痕 :除主缢痕外,染色体上其他的浅缢痕部位→作为鉴定染色体的标记 随体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次缢痕区域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 * 人类的第 13、14、 15、 21、 22 号染色体具有次缢痕和随体
(2) 非组蛋白 ·主要指导与特异 DNA 序列结合的蛋白质 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色氨酸的酸性蛋白质。
占染色体蛋白质的 60— 70%,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 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都有不同类型的非组蛋白合成。
能识别并结合在特异的 DNA 序列上,识别和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 非组蛋白在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形成等方面起着 重要的作用。
③转运复合物通过改变构象的核孔复合体从胞质面被转移到核质面;
④转运复合物在核质面与 Ran-GTP结合,并导致复合物解离,亲核蛋白释放;
列非 的组 结蛋 合白 模与 式
DNA

⑤受体的亚基与结合的 Ran 并与 importin β解离, Ran-GDP 返回核内再转换成 Ran-GTP状态。
>mRNA 、 tRNA 和核糖体亚基的核输出:核输出信号 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 >请说明 Ran 在亲核蛋白的核输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端粒
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三.核仁
1. 超微结构:
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颗粒组分、核仁基质 纤维中心( FC): rDNA
致密纤维组分( DFC): rRNA
颗粒组分( GC): RNP核糖体亚单位前体颗粒
核仁基质:可溶性蛋白质
真核生物细胞核糖体含有 4 种 rRNA,即 5.8S、18S、 28S 和 5SrRNA,其中前 3 种基因组 成一个转录单位( rDNA),存在 100— 5000 个重复序列单位 , 位在 NOR。 5SrRNA 基因不定
次缢痕
随体
(4)
核仁组织中心 (NOR)
位于次缢痕部位(并非所有次缢痕都是
Nຫໍສະໝຸດ BaiduR)
是 rRNA 的基因( rDNA )所在的部位(除 5s rRNA 基因)
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
具有 NOR 的染色体称为核仁染色体
(5) 核型
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
(6) 端粒和端粒酶
H3, H4 为核小体组蛋白, 在进化上十分保守, 没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H1 的种族保守性低, 有一定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也立即停止。
Histone 在维持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Histone 与 DNA 在细胞周期的 S 期合成。 DNA 复制停止, Histone 合成
(非组蛋白 )上形成
>DNA 是如何包装成染色体的? >>四级结构模型 :有 DNA 和组蛋白包装成 核小体 ,即 200bp 的 DNA 和组蛋白八聚体 ( H2A, H2B, H3, H4 各 2 个); 在 H1 作用下, 由直径 10nm 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化, 每圈 6 个核小体, 形成外径 30nm , 内径 10nm ,螺距 11nm 的 螺线管 ; 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 0.4μ m 的 超螺线管 ; 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长 2-10μ m 的 染色单体 。 >>袢环模型 :由螺线管形成 DNA 袢环 ,每 18 个袢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核基质 (非 组蛋白 )上形成微带,大约 106 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染色单体。 (强调了非组蛋白在染色体包装中的作用)
着丝粒和着丝点
着丝点结构域、中央结构域、配对结构域
着丝粒 :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由无编码意义的高度重复
列组成,为 主缢痕 ,连接两条染色单体,将染色单体分成长臂和短臂。 ;
着丝点 :着丝粒外面的蛋白质结构,为板状结构,是纺锤丝插入的位点。
着丝粒的 3 种结构域
着丝点(动粒)结构域 :内板、中间间隙、外板
第八章 细胞核
一.核膜和核孔复合物
1.核膜
概念:位于细胞核的最外层,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限,调控细胞核内外 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组成:
核外膜:表面附有核糖体,与 粗面内质网 ( rER)相连;
核内膜:表面光滑,附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
核纤层 ),决定细
胞核形态;
膜间隙:与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 : 内、外膜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嵌有核孔复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