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生产发展简介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1995年停产。
n80年代中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第二代乙肝
疫苗)。包括:
• 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表达水平不理想—
50mg/L。5ug/0,5ml的成人剂量偏低,抗体滴度 偏低。
•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表达水平低,2-5mg/L,
母婴阻断效果不理想
• 重组牛痘病毒乙肝疫苗。表达水平低,1-3mg/L,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 10, 大连高新(汉信)生物制药有
限 公 司 从 1998 年 开 始 重 组 汉 逊 酵 母 乙 肝 疫 苗 的 研 制 工 作 , 在 2002 年6月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颁 发 的 “ 新 药 证 书 ” , 在 2003 年 开始商业化生产。
母总蛋白)
• 纯化收率:20% • 发酵罐工作体积:500L • 一次发酵所得抗原量:
50mg/Lх500L=25g
• 纯化后所得抗原量25gх20%=5g • 可生产疫苗量
5,000,000/5=1,000,000支
北京天坛和新乡华兰表达 水平和抗原产量的比较
汉逊酵母和啤酒酵母的比较
重组汉逊酵母的特点 (甲基营养型酵母)
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n90年代初期---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更先进的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国外主要的乙肝疫苗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的乙肝疫苗生产厂家
国内乙肝疫苗生产厂家工艺比较
• 华兰:菌种好,表达水平高,纯化
收率高,所以,总体而言,华兰公 司的技术更为先进。
• 基本技术资料: • 菌种:重组酿酒酵母 • 表达水平:50mg/L • 表达效率:1,35%(表面抗原蛋白/酵
• 8, 1989 年 北 京 生 物 制 品 研 究 所 与
Merck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重组酵母 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1993年5 月开始试生产。
• 9, 90年代德国莱茵生物技术公司发展
了一种甲基营养型酵母---汉逊酵母表 达系统,其乙肝表面抗原表达水平可达 到 500-1000mg/L. 南 韩 绿 十 字 疫 苗 公司应用该表达系统实现了重组汉逊 酵母乙肝疫苗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甲基营养型酵母:以甲醇为唯一能源和
炭源的酵母。
1,多个HBsAg基因拷贝被整合到染色体中,遗 传稳定性好。
2,发酵过程中不产生乙醇,黏度小,可实现高 密度培养。
3, 高 效 表 达 HBsAg 400-1000mg/L 。 4,发酵过程中均使用化学合成培养基,不 使用酵母粉等营养成分,生产成本低。 5,生物安全性好,汉逊酵母是存在于土壤, 水中的一种酵母种群。它不含人和动物的 病原体,不产生内毒素。按照国外基因技 术法规,汉逊酵母被列为基因操作生物安 全性1组。与酿酒酵母属同一生物安全等级。 国外生物安全委员会还将汉逊酵母选为典 型的工业菌株的研究模型。
• 11 ,华兰生物在2009年也将开始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生产。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 1,CHO细胞乙肝疫苗。 • 2,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
(第一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3,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
(第二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乙肝疫苗的发展历程: n80年代初期-----血源性乙肝疫苗(第一代乙肝疫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
基因工程产品的成功例证 生物技术应用的典范 甲基营养型酵母 -----汉逊酵母
疫苗的 生产 1,灭活死疫苗
• 患者---分离出致病微生物(细菌或者
病毒)-----通过培养细菌(培养基) 或者病毒(细胞),获得大量的致病 微生物---用甲醛灭活(杀死)致病微 生物---纯化---铝吸附-----灭活死疫苗。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生产工艺
菌种 小三角瓶 大三角瓶 种子发酵罐 生产发酵罐 细胞破碎
去除细胞附
• 在乙肝疫苗的 生产过程中采用种子批
系统,即由原始种子批制备主代种子批, 由主代种子制备工作种子批,每次发酵 都由工作种子批中取一支菌种接种三角 瓶.种子批保存在液氮或-80℃的冰箱 中。其目的是为了批与批之间菌种的差 别降至最低。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人体试验结果
A,小学生: 选择348名健康小学生(HBsAg,抗-HBs,抗HBc阴性)年龄在 6-9岁之间,随机分为3组, 每组接种1批 疫苗,免疫剂量为10ug/0,5ml, 免疫程序为0,1,6,第1剂免疫后3,7,12 月采血样,用Abbott试剂盒检测抗- HBs,并 观察副反应。结果如下:
• 1,乙肝患者的血液:血源性乙肝
疫苗。
• 2,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重组微
生物(酵母)表达(合成)乙肝抗 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发展历史
• 1, 1963年Blumberg发现在血友病患者的血
清中存在一种抗体,这种抗体能与澳大利亚 土著人血液中的一种抗原起交叉反应,这种 抗原被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
• 2, 1968年Prince在血清型肝炎(乙型肝炎)
患者血清中发现抗原性与澳大利亚抗原相同 的病毒样颗粒,进而初步认定澳大利亚抗原 就是乙肝表面抗原。
• 3, 1970年Dane用电子显微镜在乙肝患者血
清中发现直径为42nm完整乙肝病毒颗粒及直 径为22nm的球形和杆形的乙肝表面抗原。
• 4, 1971年Krugman发现加热处理
的急性期乙肝患者的血清能部分预 防乙肝感染。
• 5, 1981年Merck公司在世界上首
次研制成功第一代乙肝疫苗——血 源性乙肝疫苗。
• 6, 1985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
国内首次研制成功血源性乙肝疫苗.
• 7, 1986年Merck公司在世界上首
次研制成功第二代乙肝疫苗-----重 组酵母乙肝。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小 学生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
1,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小学生后 副反应轻微。 2,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小学生后 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较高。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 疫苗的人体试验结果
B,母婴传播: 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 45名,按 0,1,6免疫程序接种 10ug/0,5ml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采集第1 剂免疫后3,7月血样,并检测。同时,还免疫 了41名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和5名 HBsAg 阳性,HBe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做比较。 其结果如下:
n80年代中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第二代乙肝
疫苗)。包括:
• 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表达水平不理想—
50mg/L。5ug/0,5ml的成人剂量偏低,抗体滴度 偏低。
•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表达水平低,2-5mg/L,
母婴阻断效果不理想
• 重组牛痘病毒乙肝疫苗。表达水平低,1-3mg/L,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 10, 大连高新(汉信)生物制药有
限 公 司 从 1998 年 开 始 重 组 汉 逊 酵 母 乙 肝 疫 苗 的 研 制 工 作 , 在 2002 年6月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颁 发 的 “ 新 药 证 书 ” , 在 2003 年 开始商业化生产。
母总蛋白)
• 纯化收率:20% • 发酵罐工作体积:500L • 一次发酵所得抗原量:
50mg/Lх500L=25g
• 纯化后所得抗原量25gх20%=5g • 可生产疫苗量
5,000,000/5=1,000,000支
北京天坛和新乡华兰表达 水平和抗原产量的比较
汉逊酵母和啤酒酵母的比较
重组汉逊酵母的特点 (甲基营养型酵母)
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n90年代初期---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更先进的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国外主要的乙肝疫苗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的乙肝疫苗生产厂家
国内乙肝疫苗生产厂家工艺比较
• 华兰:菌种好,表达水平高,纯化
收率高,所以,总体而言,华兰公 司的技术更为先进。
• 基本技术资料: • 菌种:重组酿酒酵母 • 表达水平:50mg/L • 表达效率:1,35%(表面抗原蛋白/酵
• 8, 1989 年 北 京 生 物 制 品 研 究 所 与
Merck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重组酵母 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1993年5 月开始试生产。
• 9, 90年代德国莱茵生物技术公司发展
了一种甲基营养型酵母---汉逊酵母表 达系统,其乙肝表面抗原表达水平可达 到 500-1000mg/L. 南 韩 绿 十 字 疫 苗 公司应用该表达系统实现了重组汉逊 酵母乙肝疫苗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甲基营养型酵母:以甲醇为唯一能源和
炭源的酵母。
1,多个HBsAg基因拷贝被整合到染色体中,遗 传稳定性好。
2,发酵过程中不产生乙醇,黏度小,可实现高 密度培养。
3, 高 效 表 达 HBsAg 400-1000mg/L 。 4,发酵过程中均使用化学合成培养基,不 使用酵母粉等营养成分,生产成本低。 5,生物安全性好,汉逊酵母是存在于土壤, 水中的一种酵母种群。它不含人和动物的 病原体,不产生内毒素。按照国外基因技 术法规,汉逊酵母被列为基因操作生物安 全性1组。与酿酒酵母属同一生物安全等级。 国外生物安全委员会还将汉逊酵母选为典 型的工业菌株的研究模型。
• 11 ,华兰生物在2009年也将开始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生产。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 1,CHO细胞乙肝疫苗。 • 2,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
(第一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3,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
(第二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乙肝疫苗的发展历程: n80年代初期-----血源性乙肝疫苗(第一代乙肝疫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
基因工程产品的成功例证 生物技术应用的典范 甲基营养型酵母 -----汉逊酵母
疫苗的 生产 1,灭活死疫苗
• 患者---分离出致病微生物(细菌或者
病毒)-----通过培养细菌(培养基) 或者病毒(细胞),获得大量的致病 微生物---用甲醛灭活(杀死)致病微 生物---纯化---铝吸附-----灭活死疫苗。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生产工艺
菌种 小三角瓶 大三角瓶 种子发酵罐 生产发酵罐 细胞破碎
去除细胞附
• 在乙肝疫苗的 生产过程中采用种子批
系统,即由原始种子批制备主代种子批, 由主代种子制备工作种子批,每次发酵 都由工作种子批中取一支菌种接种三角 瓶.种子批保存在液氮或-80℃的冰箱 中。其目的是为了批与批之间菌种的差 别降至最低。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人体试验结果
A,小学生: 选择348名健康小学生(HBsAg,抗-HBs,抗HBc阴性)年龄在 6-9岁之间,随机分为3组, 每组接种1批 疫苗,免疫剂量为10ug/0,5ml, 免疫程序为0,1,6,第1剂免疫后3,7,12 月采血样,用Abbott试剂盒检测抗- HBs,并 观察副反应。结果如下:
• 1,乙肝患者的血液:血源性乙肝
疫苗。
• 2,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重组微
生物(酵母)表达(合成)乙肝抗 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发展历史
• 1, 1963年Blumberg发现在血友病患者的血
清中存在一种抗体,这种抗体能与澳大利亚 土著人血液中的一种抗原起交叉反应,这种 抗原被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
• 2, 1968年Prince在血清型肝炎(乙型肝炎)
患者血清中发现抗原性与澳大利亚抗原相同 的病毒样颗粒,进而初步认定澳大利亚抗原 就是乙肝表面抗原。
• 3, 1970年Dane用电子显微镜在乙肝患者血
清中发现直径为42nm完整乙肝病毒颗粒及直 径为22nm的球形和杆形的乙肝表面抗原。
• 4, 1971年Krugman发现加热处理
的急性期乙肝患者的血清能部分预 防乙肝感染。
• 5, 1981年Merck公司在世界上首
次研制成功第一代乙肝疫苗——血 源性乙肝疫苗。
• 6, 1985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
国内首次研制成功血源性乙肝疫苗.
• 7, 1986年Merck公司在世界上首
次研制成功第二代乙肝疫苗-----重 组酵母乙肝。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小 学生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
1,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小学生后 副反应轻微。 2,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小学生后 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较高。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 疫苗的人体试验结果
B,母婴传播: 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 45名,按 0,1,6免疫程序接种 10ug/0,5ml 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采集第1 剂免疫后3,7月血样,并检测。同时,还免疫 了41名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和5名 HBsAg 阳性,HBe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做比较。 其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