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现分析及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大力实施“搞活民营”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截止2007年11月30日,全区在册个体工商户5080户,比2002年增加1882户;注册资金14904万元,比2002年增加11520万元;从业人员11579人,比2002年增加7102人;在册私营企业1329户,比2002年增加1124户;注册资金72735万元,比2002年增加67744万元;从业人员25128人,比2002年增加23594人。
一、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组建机构,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协调和服务。
为加快吉州区民营经济发展,在2002年12月,我区组建民营经济发展管理局,负责对全区民营经济进行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
为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2003年5月,我区成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区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区工商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民营局等职能部门和单位为成员。
几年来,我区相关部门和单位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企业的合理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服务理念,向企业发放服务联系卡,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反馈企业信息。
在吉州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网页上公开办事承诺,推行限时办结制,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出台政策,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
为激活民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迅速扩充全区经济总量,2003年,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实行内资、外资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
鼓励民营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鼓励民营投资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鼓励各类人员从事民营经济。
下岗职工凭再就业优惠证,一次性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和注册登记,免收各种行政性收费。
鼓励、支持在职干部投资民营经济,进行资本运作,但不得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不能以职权入股。
最近两
年,国务院、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6]10号),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财税、金融支持,提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水平,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
国务院、省政府这两个政策出台,为我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宽松的经营环境。
3、实行帮扶,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落实民营企业帮扶制度。
为了培植壮大民营企业,区里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要从全区民营企业中筛选一批有一定规模、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实行区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制度,并制定了《区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实施办法》。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组织和指导民营企业开展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
三是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训。
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每年要为民营企业免费举办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四是建立民营企业服务平台。
对民营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
二、我区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总量偏少、规模较小。
虽然我区这几年民营企业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与浙江等较发达地区相比,规模总量存在较大差距。
据统计,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只有20多家,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也只有14家,而年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2家,大部分都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2、企业科技含量较低,缺乏知名品牌。
虽然我区工业已初步形成电子、机械、食品、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并拥有39家民营科技企业,但大部分都是小型家庭作坊、粗加工企业,如城区企业主要是制鞋业、印刷业、服装棉絮加工业、汽车修理业等,乡村企业主要是粮油食品加工业、木材加
工业以及机砖厂、砂场等企业。
目前,我区只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3、企业融资“瓶颈”较难突破。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处于初始创业的民营企业资信等级偏低,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信息不完整,令银行无法有效监控,以致企业贷不到款,只好向民间高息贷款。
4、发展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切实掌握民营企业对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真实看法,我们设计了“吉州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问卷调查表”,在吉州区政府网站进行无记名网络投票,投票结果反映吉州总体投资环境较好,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行政机关审批办事手续繁琐、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低下的情况还占有一定比例,“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执罚”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优惠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
三、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迅速做大民营经济总量。
当前,我区正在集中开展“学习浙江经验,推进创新创业”活动,要求以学习浙江经验为动力,进一步搅动思想,统一认识,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因此,我们要着力在推进全民创业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做大民营经济总量。
一要培育创业文化。
把学习浙江人的创业精神和吉州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弘扬“崇文重商、艰苦奋斗、勤勉敬业、自强不息、无中生有”的创业精神,让一切有利于群众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让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脱颖而出,让一切领域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出来,在吉州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要拓展创业领域。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鼓励民营资本加快进入。
按照“不求所有,但有所在”的原则,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设施、文化、卫生、体育、教育及城市广告宣传等特许经营项目。
三要激活创业主体。
既鼓励下岗职工、转业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也鼓励财政供养人员投资
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人不下海资金下海”,既鼓励民营企业主扩大规模二次创业,也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区民营经济总量快速做大,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达到90%以上,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占有很大比例,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家,虽然部分企业注册了商标,但没有一个全国知名品牌。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大力培育品牌迫在眉睫。
一是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采取财政奖励、科技三项费用扶持、贷款资金贴息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研究的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产品研发中心,积极扶持各类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共同体或实施合作项目,建设科技合作示范企业。
二是以自主创新推进品牌经济发展。
要进一步强化品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品牌创建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开展创品牌活动,鼓励企业和重点产品争创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对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省着名商标、江西名牌、江西重点保护产品分别给予奖励。
三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创新型企业家人才、战略高新技术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构筑创新型人才高地。
要采取各种方式引进各类创新人才,建立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
3、破解融资、用地、用工难题,扫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
一是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
融资困难一直是企业发展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
由于资金短缺,导致一些企业规模难以做大。
为此,一要搞好银企合作,建立银企信贷项目推介会制度,定期召开银行和企业座谈会,增进银行和企业的了解和沟通,促进银企合作;二要激活民间投资,我区城乡居民储蓄高达亿元,这些民间资金相当一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三要学习借鉴温州民间融资的办法,加快培育一批
企业化运作的民间担保公司。
二是着力破解用地难问题。
随着国家土地宏观政策的出台,用地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紧张。
为此,一要认真研究并用足用活国家土地政策,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二要坚持用地跟着项目走,要根据产业政策,对重大工业项目用地成熟一个报批一个,确保“投资额度大、投资密度大、创税能力强”的优质工业项目的用地保障;三要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严格执行入园企业准入标准,对入园企业的建筑密度、建筑层高、投资强度提出明确要求。
三是着力破解用工难问题。
当前,我区民营企业用工难突出表现为产业工人缺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为此,一要立足农村,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把农民培训为产业工人;二要立足市场,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方式,职校要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实施“订单培训”,为民营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产业工人;三要立足服务,完善乡镇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成立企业招工服务站,常年为企业提供招工服务。
4、强化服务和优化环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氛围,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宽松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良好土壤和业务条件。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提供公共服务。
一是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投融资、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实行内资、外资同等待遇,真正做到外商、内商一个样。
二是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化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与效能,从制度上杜绝办事手续繁琐、部门拖拉推诿的现象,努力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市场环境,要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
法诚信经营和依法诚信纳税,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