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创造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促进大学创造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创造教育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创造教育的发展

我国创造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有着久远的历史。春秋时期的墨翟在《耕柱》篇中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提出了“述而且作”的创造教育主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了《创造宣言》,并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国外创造教育可追溯到1941年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开设的创造工程课以及他撰写的《思考的方法》。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创造教育正式进入了高等学府的殿堂。“二战”后,创造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美、日、英、法等国分别成立了创造学会、创造教育研究机构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展了创造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创办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创造学课程等。

到目前为止,专家学者对创造教育的内涵认识尚不一致。有人认为创造教育是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以便为将来创造发明打基础而进行的教育;有人认为创造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

发展需要,将创造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途径,传授给受教育者,以培养其具有创造性才干的活动;还有一种更广泛的定义认为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肯定了创造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所具有的积极性意义。

二、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问题反思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教育传统与文化传统的国家,一般来说,传统越深厚,其创新阻力就越大。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与一些阻碍创造的传统文化严重制约了高校创造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灌输,轻能力与思维的训练;重注入式教学、接受式学习,轻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儒家“中庸、求和”的传统伦理道德、道家“虚静无为、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思想以及我国在长期封闭的小农生活方式中形成的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等保守意识都是创造教育发展的思想禁锢。虽然我国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但传统教育观念与文化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导致创造教育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创造教育体制不健全。第一,高校普遍重视创造教育,但创造教育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有待发展。近年来,国家重视自主创新,提倡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理念得到高度重视。各高校普遍重视创造教育,许多学校开展创造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和创新意识。但除少数高校外,高校创造教育仍处于较低水平,绝大多数学校的创造学课程属于选修课范围,因而难以收到普及创造教育的效果。第二,创造学课程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创新型教师;缺少针对性强的创造学好教材;重视创造技法训练、忽视创新意识境界培植与创造思维的开发与训练;以西方创造学理论为主,与我国传统文化脱节等。高校的创造学课的教学还缺少针对性,与专业结合得不紧。创造学课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许多学校仅停留于一般的理论讲授,缺少学生的参与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学是一门特别强调实践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创造学教育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第三,经费投入不够,缺少学生活动基地和创造发明教师指导队伍。创造实践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也需要在创造发明方面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目前,高校有经验的创造学教师非常缺乏,用于支持创新的资金一般集中在少数国家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对大学生创新方面的基金投入较少。

2.创造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创造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积极实践。但从研究的领域看,多偏重于对创造力、创造力构成、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一些基础理论性问题的研究,而较少探讨创造教育的操作性问题。即使涉及了创造教育的实施问题,也大多停留在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加教育投入等宏观层面的研究,而对其微观的、可操作性的研究缺乏严格论证和实践。高校创造教育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引,即使暂时取得一些良好的效果和经验,也会由于创造教育理论的落后与不完善而给创造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实践带来重重困难。

3.功利主义氛围下创造教育的失衡。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大学创造教育越来越忽视大学生创造性的内在精神、人性蕴涵以及精神力量。在当前创造教育的研究中,外在的、可测的、物质性的因素备受关注,而人格、精神因素常常被忽略或成为附庸。即使提及,人格与精神的价值也仅仅表现在其外在的功用。高校创造教育在人们过度追逐物质成就的过程中慢慢被片面化、物化,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与创新精神、人格相背离,使创造性失去了内在精神而仅仅具有表面的、物性化的特征和功能。任何创造都包含三个要素:创造主体、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完整的创造教育应该是融合三者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因此,现代意义的创造教育应由成物、成思、成己三个层面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创造技法、创造思维和创造境界。一味强调创造结果,偏重创造技法的创造教育不利于创造教育的发展。正确把握创造性的基本蕴涵、提升创造境界、深入反思大学创造教育的偏差对于促进高校创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高校推进创造教育的对策分析

1.深入开展创造教育。国内外的大量成功经验表明,在高等学校开设创造学课程是高校创造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多开设开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如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思维技法、创造原理等创造教育的理论课程以及创造技能等实践课程。设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创造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造教育场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创造学后,最初是在企业界推广,很快在大学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的创造教育是高校创造教育的一个典范,其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