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文化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用文章:
书法与中国文化
作者:张琪
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精髓的表现。
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是艺术的载体。
汉字的表意特征使书法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用毛笔书写汉字是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文章通过对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紧密的联系,最后通过举例说明书法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关键词:书法;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中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原本它就只是对文字的书写和信息的传达,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中的书写是没有差异的。
但是,以书写工具而言,中国的毛笔是一种神奇的书写工具,它的形状是锥形,它的尖、齐、圆的特性决定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鹅管笔,由于毛笔的这个圆锥的形状,使得运笔在不同的方向出峰,而表现出粗细不同的轻重变化。
而那种鹅管笔就不能像毛笔一样表现出如此多变的变化。
书写者在蘸墨的同时已经将宣纸规划,于是方块字就在纸间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
这整个的书写过程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了出来,法国前总统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书法:“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它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它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
写汉字的方式之所以被推崇为“艺中之艺”在于汉字具有独特性,一个单字就是一个符号,全世界的文字也就只有汉字能达到这样的一种艺术的层次,虽然世界其他的
文字同样可以书写的很漂亮,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一个一个字母组合起来的关系,所以它们看起来就没有方方正正的汉字看起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汉字虽然偏旁可以写在上下左右各个地方,但是每一个写成的字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所以对于书写者来说写字本身就是一种接受艺术的教养。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书写优美的人,但是这和中国书法是不能媲美的,因为书法是对人的性格的陶冶。
书写的优美和流利是每个文字都追求的,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的书写在于意境的营造。
每个面对中国书法作品的人即使对书法作品一无所知也会被它的外形和结构所吸引,会把它想像成一幅幅小型的抽象画,这是由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的。
正是汉字的这种表意特征,书写者在完善书写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因为有意境美的存在所以中国书法在创造初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了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中国书法通过毛笔的运用更好地表现出了上下、有无、虚实、阴阳。
在落笔的刹那一个生动的世界便跃然纸上,虽然只有两种色彩但是时间与空间在这一瞬间成为永恒。
一、书法的文化内涵
这样对于书写者来说,书写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艺术熏陶。
不同时代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的信息、科技发展水平,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书写产生着影响,塑造着文化的品格。
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思想、宗教信仰、规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都和毛笔书写的书法艺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全面的映射。
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毛笔书写满足了在当时的年代里书写文化、记录语言和历史的实际需要,为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精神、艺术的价值取向来看,毛笔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具有超越实用书写的价值内涵,成为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窗口。
二、书法中的人格精神
病榻上的唐太宗要求儿子给自己寻找《兰亭集序》,他曾经形容王羲之的作品是“尽善尽美”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景仰之情。
唐代具有较为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
《新唐书》记载书法考试的要求是:“凡书学,先口试,通。
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
”不仅书法学生必修书法,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日纸一幅”。
除了考试选拔学生进入书学学习,还为贵族子弟提供到弘文馆接受书法教育的机会。
唐代科举制度兴起,书法的优劣就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唐代的科举制把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合二为一,“楷法遒美”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开启了楷书书写兴盛的时代。
当时考生众多,吏部不能一一考察看考生的为人和言行,于是就出现了仅凭书、判的现象。
书、判其实是选人判案的两个方面,书写水平就是看他们的书写是否端正,笔记是否优美,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判案的质量,因此书法又是试判的关键。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法的时代”,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凝聚在“中和之道”上。
同时,书法也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格,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不强的精神,在笔墨书写中可以得到极大的熏陶,颜真卿捍卫了唐王朝的尊严,他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他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单纯从书写美的角度来说是很好,但是和人品结合起来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因为他们的为人和做事方法与态度不被世人接受,所以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被人们拒绝在了书法艺术殿堂之外。
三、书法在清代的发展
到了清代,书法的主流是取法碑版,科举制倡导“馆阁体”,“馆阁体”成为入仕的基础,“黑、大、圆、光”是馆阁体的特点。
当馆阁体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物极必反自然会出现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碑学中兴,尊崇北魏的碑帖。
书法的审美取向也得到了普遍的改观。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中国书法既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又
具有物质文化性质;既具有心态文化、行为文化的性质,又具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的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毛笔的丰富内容和深厚蕴涵,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
民族历史创造的结晶。
虽然毛笔的时代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曾经作为中国人不可离开的
书写用具,至今仍有着活的生命。
在毛笔文化中所蕴涵的审美形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
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刘守安《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
2、《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工岳川新星出版社 2002年版.
3、《汉字与书法文化》姚淦铭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版.
4、《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汉字何以成为艺术》聂振斌中国书法,1997年4月版. (作者简介:张琪(1987.10-),女,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以下是我的感悟:
读《书法与中国文化》有感
谈及书法,很容易就想起那句老话:字如其人。
我们的老祖宗真是智慧,简单四个字,就把书法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
小时候,父亲总是要我练硬笔书法,每每实在我玩的正好的时候问我:“今天练字了吗?”。
那会儿对练字的感觉就想怕爸爸的巴掌,想想就觉得痛苦。
后来初中语文老师也总提倡我们练字,还要求我们每天交一张作业纸,练字便变成了一项学习任务。
好长一段时间,提到练字我都会觉得烦,同时也很是嗤之以鼻,总觉得以后是信息时代,电脑打字才是王道,还有谁会慢悠悠的拿笔写字。
现在想来,每次看到自己鸡爪子一样的丑字,一阵沮丧后,才觉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以后”。
硬笔书法还是很年轻的,比起毛笔的历史,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毛笔,作为千年来书法所用的工具,更是厚重的历史感和承载感。
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时间的磨砺和生命的积淀中,满满的洋溢着人生智慧与哲学。
在五千年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文化中,书法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与优美。
而且,中国书法仅以黑白、点线为表现手段,就成为“东方艺术美学的核心,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
这是小线条中蕴含的大智慧。
就像我们理工科中学习的那些定理与规律,真正的真理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公式表现出来的。
最美的书法,也是仅仅几个线条描绘出来的。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
在中国书法文化中,我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也有有句老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即使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载体,还是应该被我们好好对待,好好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书法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
而在碌碌红尘中追名逐利的我们,或许更应该停下脚步,拿起毛笔,去感受那磅礴厚重的历史和五千年不灭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