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系列之《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共33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系列之《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共
33张PPT)
(共33张PPT)
“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
——朱自清《经典常谈》
“春秋三传”
第六
梳理文章结构。
1-2段:“春秋”的由来和孔子作《春秋》的传说。
3-6段:“春秋”地位和作用
7-9段:《春秋》的发展
10段:《左传》的地位:文学和史学的权威
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春秋》是一本史书,为何以“春秋”命名?
2.何谓“春秋三传”?这里的“传”什么意思?
3.《春秋》传世,后人往往归功于孔子,为什么?
4.《春秋》大义指什么?
5.请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春秋三传”的发展。
6.为什么《左传》还是文学的权威?
7.读1-2段,说说传说中孔子为什么作《春秋》?
1.《春秋》是一本史书,为何以“春秋”命名?
1段: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躲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便用了这个名字。即这三家解《春秋》经。
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传下来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所以《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也就是《春秋经》。
《春秋》这本书:
3段:
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14年,公242年,后世称这段时期为春秋时代。
是一部信史(较为详实可信的史书)、编年史、通史(记各国事)
春秋有奖善惩恶的作用(4段)
另:史书有劝惩和征实(田赋征收实物)的作用(4段)。“三传”注重劝惩。
2.何谓“春秋三传”?这里的“传”什么意思?
古人以家传书,公羊、毂(ɡǔ)梁、左氏(7段)都是传《春秋》的,只是这几家当时影响大,学的人多。
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
“传”的意思是:记述。
3.《春秋》传世,后人往往归功于孔子,为什么?
4段,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拿经典交给平民的人。《鲁春秋》是
其教授中的一门。后世学者皆为其门。
4.《春秋》大义指什么?
一、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
二、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人君明鉴
拨乱反正
5.请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春秋三传”的发展。
《春秋》
《左传》
《毂梁转》
《公羊传》
《相传为汉代左丘明所作。
以叙事为主。史学权威,文学性(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强。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成书比公、毂早。
家派名称,名字不详。
解经为主。经秦朝焚书,多有残缺。汉景帝时才得以被经师重加整理,传授与人。
晋杜预作注
为什么最后《左传》最受推崇?请在文中找原因,
民间传习的多,终于大行。(8段)
仅存的一部古代编年通史(残缺又少),用处自然大得多。(8段)
《左传》以外,还有《国语》,也称《春秋外传》,是《左传》著者的重要史料之一。(8段)
《左传》文章美、材料多。史学性和文学性并重。(9段)
6.为什么《左传》还是文学的权威?
10段:杜预说《左传》,“其文缓(委婉),其旨远(含蓄)”。好史笔,好文笔。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生动准确,叙的头头是道,有声有色。
7.读1-2段,说说传说中孔子为什么作《春秋》?
2段:他觉得生平说了很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道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秋著明的多。
读5-6段,理解“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解释经文的时候,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样咬嚼出来的意义,就是“褒贬”、“微言”。他们说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一字之褒,比作王公荣耀,一字之贬,比把你当罪人杀了还耻辱。孟子也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即《春秋》有劝惩作用。
微言大义,即言简意赅。“微言”可以微小到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大义”又可以大到为万世垂法,主要的方式就是“褒贬”。练一练
1.《仪礼》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仪礼》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儒家的礼仪制度,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宾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礼仪规范,以及各种祭祀、婚丧、冠笄、宴乐等仪式的礼仪规
范。
2.《礼记》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哪些思想?
《礼记》是由汉代的儒家学者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礼教思想,包括礼的本质、礼的原则、礼的分类、礼的功能、礼的实践等方面,以及礼与仁、礼与义、礼与智、礼与信、礼与孝等儒家核心价值的关系。
3.什么是礼的三本?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
礼的三本是荀子提出的礼的三个根本,它们分别是天地、亲、君师。天地代表了生命的本源,亲代表了家族的本源,君师代表了政教的本源。儒家认为,人应该敬天爱地,孝敬祖先,忠于君主,尊重师长,这样才能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社会的和谐。
“四书”第七
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梳理文章结构。
2.“四书”指的是哪几部经典?它们在先后排序上有一定道理,你明白其中道理吗?
3.“四书”名字的由来及“四书”是从什么时候定为科举用书?
4.读6-7段,说说朱自清在文中讲了“四书”的哪些内容?
5.“二程”对《大学》《中庸》有何见解?
文章结构
第一段:
第2-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