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染性病害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侵染性病害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非侵染性植物病害: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因不能传染,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2.侵染性植物病害:指的是相对非侵染性病害而言,植物受病原物寄生引起有传染能力的病害,也可称寄生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二、问答及论述题
1. 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可分为植物自身的遗传缺陷和对环境因素的不适应,其中由植物自身缺陷引起的病害属于不可恢复性病害,但发生不普遍,而且不会传染,因而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的非侵染病害主要是由于存在植物不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引起。不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主要分为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两大类。
化学因素主要有营养失调、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毒害,其中营养失调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剩;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空气污染,其他还有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酸雨等;化学物质的毒害主要是各种杀虫剂、杀菌剂、杀线剂、除草剂和化肥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或使用时期不适宜,超过植物对这些化学物质的耐受范围而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不适宜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土温的过高、过低或骤然改变,土壤或空气水分过高、过低,光照强度或光周期的不正常变化。
2.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植物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本质区别在于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侵染引起,因此一旦发生,可以通过病原物的繁殖、扩散而在植株间相互传染;而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的侵染,病害多由环境中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病害在不同的植物个体间不能相互传染。因此,在田间表现上二者有以下区别:①侵染性病害除了由病毒、植原体和少数真菌、细菌及线虫引起的病害外,多数都有病征表现,而非侵染病害除了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出现外,无病征表现;②侵染性病害随病原生物的繁殖、扩散逐渐向四周植株蔓延,因此田间通常有发病中心,病害植株围绕发病中心呈同心圆形排布,而非侵染病害的田间分布往往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大,发病比较普遍而均匀;③侵染性病害往往造成植物不可逆的损伤,经治疗后病状也不会消失,而非侵染性病害,一旦不适应的环境因素不复存在,有的病状可以恢复,如缺素症和生理性失水症等。
3.植物非侵染病害与侵染性病害有何关系?
答:植物非侵染病害与侵染性病害关系密切。非侵染性病害使植物抗病性降低,更有利侵染性病原的侵入和发病。例如,冻害不仅可以使细胞组织死亡,还往往导致植物的生长势衰弱,使许多病原物更易侵入。同样,侵染性病害有时也削弱植物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例如,某些叶斑病不仅引起木本植物提早落叶,也使植株更容易受冻害和霜害。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时处理病害,可以减轻两类病害的恶性互作。
4.如何诊断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答: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对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现场观察包括由整株到根、
茎、叶、花、果等各个器官,注意颜色、形状和气味的异常;由病株到病区,由病区到全田,由全田到邻田;注意地形、地貌、邻作或建筑物的影响。现场调查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症状,尽可能排除其他病害的干扰;记录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析病害的田间症状分布类型。同时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发病前后一段时间气象因子的变化,向种植者了解相关的农事操作等。
(2)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生物传染引起的,因此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状而无病征,这样就可以通过检查有无病征初步确定是否为非侵染性病害。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病组织上可能存在非致病性的腐生物,要加以分辨,另外侵染性病害的初期病征也不明显,而且病毒、植原体等引起的病害也无病征,需要在分析田间症状特点、病害分布和发生动态的基础上,结合组织解剖、免疫检测或电镜等其他方法进一步诊断。
(3)进行诊断治疗,根据田间症状的表现,拟定最可能的非侵染性病害治疗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施药处理或改变环境条件,观察病害的发展情况。通常情况下,植物的缺素症在施肥后症状可以很快减轻或消失。
5.如何区分非侵染性病害与病毒及植原体病害?
答:在田间诊断中最易与非侵染性病害混淆的是病毒及植原体病害,因为这两类病害都没有病征表现,但两者在田间表现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特点,在诊断时应该注意区分,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发生普遍而均匀,面积较大,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病害呈现不规则分布,往往与地势、地形和风向有一定关系。病毒和植原体病害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传染性,有发病中心,植物发病后多为系统感染,病状分布也不均匀,一般新梢、新叶上症状最明显,且有独特的症状,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有花叶、环斑、斑驳、蚀纹和矮缩等。植原体则主要有畸形、坏死、变色等。经初步症状诊断的病毒病,还可以在实验室内进一步确诊,在已知的34组植物病毒中,约有20组的病毒可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内含体,这些内含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另外从病组织中挤出的汁液,经负染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形态也是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
6.如何区分酸雨与药害引起的症状?
答:(1)酸雨指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正常雨水或稍微偏酸的雨水,能使水中的养分溶解,供植物吸收,对植物是有利的。但酸雨的酸度太大,则给植物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酸雨除直接伤害植物外,还使植物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虫害,使植物叶片的保护组织被破坏,还使农药失效,有时酸雨则能加剧某些农药的药害。
就农田和森林来说,酸雨对庄稼的影响较小,而对森林中的植物影响则较大。因为农作物生长期短,酸雨的作用时间比较短暂,同时农田受到农民的管理,土壤有调节酸碱度的能力,酸雨的影响容易消除。而森林中的植物生长期长,酸雨对植物的作用时间也比较长,加上土壤不加管理,在酸雨的长期影响下,土壤的pH降低了。因此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要比农业生态系统大得多,而且一旦酸化后就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十年才能恢复。
(2)药害是对用药后,作物生长不正常或出现生理障碍而言。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天出现明显症状,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后者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发生明显反应,如生长不良,叶片畸形,晚熟等。常见的症状是叶面出现大小、形状不等、五颜六色的斑点,局部组织焦枯,穿孔或叶片脱落,或叶片黄化、褪绿或变厚。常用杀菌剂、杀虫剂会对黄瓜产生药害,能使黄瓜节间变短,呈现矮化症状,叶缘枯干。防霉灵使叶片产生微细坏死斑点。灭霜灵药剂浓度过大,能使叶缘部分坏死,发展到叶脉间失绿,但叶脉保留绿色。百菌清药剂过量,使植株近顶端叶的叶脉间明显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