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与利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美国
在雨水利用方面,是以提高天然入渗为主要目的。 1993 年大水之 后,美国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建立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 、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让雨洪滞留于被堤防保护的土地中, 既利用了洪水的生态环境功能,又减轻了防洪压力。美国的关岛、维尔 金岛利用雨水,对草地进行灌溉和冲洗。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 水利用给予支持,如《雨水利用条例》,条例规定了新开发区的暴雨洪 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 洪蓄水”。
收集方式——屋面雨水收集、道路和地面雨水收集
图2、住区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模式之一
系统组成
1、前端收集系统——雨水管网 屋面雨水——虹吸排水、重力排水 地面雨水——MUFLE线性排水沟 2、弃流过滤装置 弃流井、过滤井等 3、蓄水装置 蓄水模块,不锈钢水箱,玻璃钢水箱,混凝土水箱、 蓄水水板等 4、处理装置 雨水自动过滤器、碟片过滤器、卧式沙滤设备等 5、供水装置 普通取水泵、潜污泵、变频供水设备等 6、渗透设备 渗透井、渗透管、绿地、透水砖等
2、雨水蓄渗利用
在上海世博园区,示范应用了具有排水性的全生态透水沥青路面, 路面使用材料的80%为经特殊工艺处理的再生废钢渣。路面具有降温降 噪、防滑排水、安全不反光等功能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缓地表沉降 、改善生态环境等显著的生态效应。 在人行广场、停车场等地区,大量采用具有渗水性能材料和具有透 水性能的面层铺装、有效地降低园区的雨水径流,促进行雨水下渗,在 现有雨水排放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地区内的雨水排放标准。
2、比利时
1999年公布的规定明确提出了最低管理要求,规定所有新建或改建 项目的单户住宅必须安装雨水利用设施。具体要求如下: (1)蓄水池的最小容量为3吨; (2)至少50%的屋面接入雨水收集系统; (3)蓄水池的溢流孔必须连接到渗透设施或者连接到地表水 体和雨水管道。
3、日本
为解决“因抽取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等问题,1963 年开始兴 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水池,许多城市在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 园”。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推行了“雨水渗透计划”,采取了“雨水 的地下还原对策”,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铺 装。
谢谢观赏!
世博园区全生态透水道路样板段
世博A13广场全生态透水地面
世博公园全生态透水道路
3、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应用
在世博会园区雨水排涝泵站中,建设有初期雨水 调蓄池,如后滩雨水泵站和浦明滩雨水泵站分别建有 约 3000 m3 和 8000 m3 的初雨调蓄池。在暴雨时,雨 水管网的污染物较高的初期雨水先进入雨水调蓄贮存 ,然后在暴雨停止后,将收集的雨水缓慢的输送至市 政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厂进行处理,中后期的雨水由 雨水泵站排入黄浦江水体。
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第5章“非传统水源利用”中增加了 5.2关于“雨水利用”的内容,规定建筑与小区应采用雨水入渗收集、收集回用等雨水利 用措施,同时还规定年降雨量大于400mm地区宜采用收集回用系统,年降雨量大于 800mm的城市应优先采用屋面雨水收集回用方式。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DGJ32/TJ113-2011)作为江苏省地方标准,也已经推 出实施。 《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占地面积超过20000平方的建筑,必须 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在送审图纸时,没有雨水利用,通不过审图中心审核。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也对雨水积蓄和利用有一定的要求。
蓄水装置
不锈钢水箱、玻璃钢水箱、混凝土水箱、蓄水水板
蓄水装置——PP蓄水模块
PP模块的特点
• 1、材质为高品质100%优质回收PP • 2、具有将强的硬度和韧性
• 3、水浸泡,无异味,无析出物
• 4、较强的耐强酸,强碱性 • 5、复杂的结构有利于雨水的净化 • 6、简省土地,不占用空间。 • 7、蓄水模块可以组成不同形状,使蓄水池的建造更加灵活。
处理装置 碟片式过滤器 卧式沙滤
供水装置
普通取水泵 潜污泵
变频供水设备
渗透设备
透水砖 渗透管 渗透井
世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
1、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
(1)演艺中心雨水的收集利用
(2)“阳光谷”的雨水收集系统
(3)世博中心的雨水收集系统
(4)国家馆和上海企业联合馆的雨水收集系统
在中国馆的景观设计中,加入了先进的“循环自洁”功能。中国国 家馆的屋顶上,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利用收集下来的天然雨水, 进行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的大台阶水景观和其南面的园 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雨水配合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 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在城市中心创造出一片生态湿地。
国内雨水利用的现状
我国雨水收集利用起步较晚,雨水利用主要在一些缺水的 地区进行了小型、非标准的应用。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国 内一些大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北 京、上海、大连、南京、哈尔滨、深圳、西安等许多城市已相 继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如 2008 年北京奥运场馆中 100%的雨 水得到有效利用;上海已经建成的后滩湿地生态水系;上海世 博园区以“绿色、节能、环保”为宗旨,以“生态世博”为理 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上世纪 90 年代初,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的关键问题之一—雨水利用研究”课题的研究,随后逐步形成 了城市雨水收集、处理、传输、回用、补给地下水、雨洪控制 等完整的雨水利用体系。
应用的技术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 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 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 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 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 具体包括: (1)雨水的积蓄利用,用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2)雨水的间接利用,是将雨水下渗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 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减少水涝 等。 (3)雨水综合利用,利用城市河湖和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 湿地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减少水涝,改善水环境系 统。
雨水收集及利用
姜雯 2014.7.4
目 录
雨水收集及利用概述
国内外雨水收集及利用现状 雨水收集方式 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组成 工程案例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定义: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 的降雨径流,经汇集——输水——净化——储存等渠道,为绿化 、景观水系、洗涤等提供水源,采取对雨水就地收集、入渗、储 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主要包括:汇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以达到综合利用雨 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国际雨水收集的现状
1、德国
德国是国际上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 20 世纪 80年代末,德国就将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 ,并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修建大量的雨水池用以截留、处理或利 用雨水,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渗透雨水。 其雨水用途很广泛,除建水景观和改善环境外,雨水还被用于冲洗 厕所、洗衣、浇灌草地、空调冷却用水、清洁道路等。
• 8、施工、安装简单、可以大大减少工期,提高效率。
处理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
利用雨水重力流动的特点,将雨水中的垃圾 物和水自动分离开来,从而得到更加干净的雨水。
雨水经过装置内部的弯头改变流向,沿垂直 方向流动,遇到伞状分流构造,从而使雨水沿伞状 边缘流动,接触垂直放置的过滤网,雨水经过滤网 流向清水室,垃圾沿网面落向垃圾接收口。
特点: • 过滤,排污利用雨水重力自动运行,雨水和污物自动分开,雨水不会损失,污物在 重力和冲刷的作用下自动分离出去。 • 配有0.5mm不锈钢过滤网,过滤的污染物。 • 维护周期长,一般只需半年或者一年左右拆开清洗一次即可。 • 内部材质采用高品质不锈钢,使用寿命更长。 • PE成品井,可以直接埋地,安装简单、方便,适合于在立管上、地下汇总管上。
前端收集系统——雨水管网
屋面雨水——虹吸排水、重力排水 地面雨水——MUFLE线性排水沟
前端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进入建筑雨水管网,雨水管网统 一进入雨水格栅井,经过过滤进入蓄水池。整个雨水管网是收 集的前端系统。
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初期的雨水前2mm - 5mm一般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严重,流量也比较小, 在流经初期弃流过滤装置时,将首先初期雨水通过排污管排放 掉,在雨量增大后,将排污管关闭,雨水将流向出水管,从而 完成弃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