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线虫学
第一节一般形态
●线虫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

两侧对称的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呈线性或
毛发状。

通常前端钝圆,后端较细。

雌雄异体。

●线虫体表的附属结构:叶冠;颈乳突和尾乳突,颈翼。

侧翼和尾翼;头泡、
颈泡;饰板和饰带
●线状或毛发状,两侧对称的纺锤形或圆柱形。

前端钝圆,后端纤细,大小可
在1mm~1m之间
●雌雄异体,雄虫与雌虫明显不同,其尾部有一些特殊构造。

虫体明显分为头
部、尾部、背面、腹面和两侧。

●天然孔有口、排泄孔、肛门和生殖孔,雄虫的肛门和生殖孔合为泄殖腔
●体壁由角质层、皮下组织层组成。

第二节身体结构
●食道:也称咽,食道由肌质和腺质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前部为肌质,后
部为腺质。

食道的功能相当于“泵”。

食道的形状各不相同,因此可作为高级分离的依据。

(杆状型食道、丝状型食道、棒状型食道、后食道型球食道、肌腺型食道、列细胞体型食道)
●排泄系统:线虫的排泄系统缺少焰细胞,这在动物界绝不近有。

线虫的排泄
系统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腺型、管型。

●神经系统:食道部的神经环,也称食道神经联合,相当于神经系统中枢。


要的感觉器官有头乳突、头感器、颈乳突、尾乳突和尾感器。

这些器官都可以作为分类依据。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器官为简单弯曲的连续管状构造。

◆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储精囊、输卵管、射精管和泄殖腔组成。

在泄
殖腔处有交合刺,位于直肠背侧,交合刺背侧有引器,有时在交合刺腹
侧还有副引器。

圆线虫的雄虫,尾部由角皮演化形成交合伞。

交合伞由
肋和伞膜组成,肋由背肋、外背肋、侧肋、腹肋组成。

◆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道和阴门。

有双管
型和单管型两种生殖系统。

寄生虫线虫多为双管型,指有两组生殖器。

第三节线虫的分类与描述
●线形动物门:尾感器纲:包括7个目的虫体
无尾感器纲:包括2个目的虫体
●尾感器纲:蛔目,杆形目,圆线目,旋尾目,丝状目,驼形目
●无尾感器纲:毛尾目;膨结目
●雌雄虫交配受精,线虫的生殖方式有三种,分别为
卵生:雌虫产卵
卵胎生:雌虫铲除带幼虫的虫卵
胎生:雌虫产出幼虫
●感染性幼虫:一般第一期幼虫经2雌蜕化形成第三期幼虫,只有第三期幼虫
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由卵壳内孵出的第三期幼虫即为感染期幼虫,各种线虫的感染性幼虫形态不一。

●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留在卵壳内不孵化出来,即为感染性虫卵。

●披壳幼虫:前一期幼虫蜕化后的角皮仍包裹在体外称为披壳幼虫。

●大部分线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称为直接发育。

这些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线
虫也称为土源性线虫。

分布极广。

需要中间宿主的称为间接发育,这类线虫称为生物源性线虫。

●线虫的发育史各不相同,感染宿主后,有的直接自然到达寄生部;有的则经
过复杂移行,才最终到达寄生部位。

第四节线虫的感染
(一)不需要中间宿主的
1.吞食感染性虫卵而感染
●卵在肛门周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蛲虫型
●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虫卵,食后幼虫不移行——鞭虫型
●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虫卵,食后幼虫移行——蛔虫型
2.吞食感染期幼虫而感染
●感染期幼虫经皮肤钻入体内——钩虫型
●感染期幼虫被吞入体内——圆线虫型
(二)需要中间宿主得
1.中间宿主与终末宿主不是同一动物的
●含幼虫的虫卵或幼虫被中间宿主吞食,发育为感染期幼虫进入终末宿主体内
的——旋尾线虫型
●幼虫被排出后,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被终末宿主吞食——原
圆线虫型
●幼虫不排除,被中间宿主吸入,发育为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注入终末
宿主体内——线虫型
●幼虫排入水中,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再被终末宿主耻辱——
龙线虫型
2.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是同一动物——旋毛虫型
思考:吸虫卵和线虫卵的区别
吸虫卵内几乎全由卵黄细胞填满,而吸虫卵内空隙较大
第五节猪蛔虫病
蛔虫病是世界性分布,主要危害幼畜,可引起发育不良,严重者死亡。

猪蛔虫病是一种普遍感染、危害极严重的线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形成僵猪,严重者发生死亡。

一、一般形态
●长圆柱形,似蚯蚓。

活时淡红色或微黄色,固定后乳白色。

体表光滑有细横
纹,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测线。

雌虫尾部钝圆,雄虫尾部向腹面卷曲,有时可见两根伸出的交合树。

●头部:有三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唇瓣外缘有乳突。

雄虫尾部:尾部向腹面卷曲,可见两个伸出的交合树。

●内部结构;
雌虫内部有纵行的消化官道,由口、食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生殖管有两套,最细段为卵巢,连接逐渐膨大的输卵管,通至宽的子宫,两子宫合成阴道,通至生殖孔。

雄虫虫体消化管结构同雌虫,生殖管仅有一套,最细段为睾丸,连接逐渐膨大的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管、最后与直肠合并形成泄殖腔。

●受精卵:
受精蛔虫卵:宽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常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

卵壳厚,无色透明,卵壳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

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半月形间隙。

脱蛋白膜受精蛔虫卵:虫卵无色透明,无蛋白膜。

其他结构同受精蛔虫卵未受精卵:长椭圆形,棕黄色,蛋白膜与卵壳均较厚。

卵壳内充满卵黄颗粒。

二、生活史
氧气、温度、湿度
1.生活史过程
●外界发育期:约3周,受精卵→感染期虫卵
●猪体内发育:2~2.5个月,感染期虫卵(经口)→幼虫(移行)→成虫(小
肠)幼虫移行(侵入肠壁静脉,肝心肺)(
2.生活史要点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幼虫移行经过:肝心肺
受精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适宜条件下,约3周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雌虫产卵量:20万/天
三、致病作用
由于在体内移行,其致病作用可分为:成虫阶段和幼虫移行阶段
1.幼虫移行阶段
●蛔虫性黄疸:当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肝脏表
面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也成“乳斑”,表现为黄疸。

2.蛔虫性哮喘,蛔虫性肺炎:由于移行造成对各器官的损害,主要对肝和肺的
损害,幼虫在肝中滞留,造成肝小点出血和干细胞浑浊肿胀,变性和坏死。

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小血管破裂,肺脏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有肺炎。

成虫寄生阶段
●夺取营养,使宿主营养吸收障碍,发育不良
●机械性格刺激和阻塞,可导致肠破裂、穿孔、并继发腹膜炎而死亡。

●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引起过敏,出现痉挛、兴奋和麻痹等
症状。

●蛔虫的错误移行,进入胆管和胰管,出现腹痛、咽炎等症状。

四、诊断
●猪场若有蛔虫病,则大部分仔猪都生长缓慢,初期有肺炎症状,体温升高、
咳嗽、呼吸急促、但仅有作为可疑。

●确诊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麦克马斯特法计数或简易计数,epg大1000或以
上才能诊断为猪蛔虫病。

还可采用贝尔曼氏法,将仔猪肺组织撕碎分离幼虫,或从痰液中分离幼虫,还可用尸体剖检法,须在小肠内发现一定数量的虫体并有相应的病变,但也必须依据虫体数量、病变程度、生前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做综合性判断。

五、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是只要有猪就有蛔虫病,特别在卫生条件差,散
养地区的发病率高。

1.虫体繁殖力强:一条雌虫24小时产20万个虫卵,一生可产3千万个,数量
极大有蛔虫感染的猪场若地面不经常打扫,周围卫生条件差感染必定很严重。

2.虫卵的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5年,一般的消毒剂如10%漂白粉和10%
强酸和2%苛性钠都不能将蛔虫杀死,且耐低温27℃蛔虫经三周才死亡。

但对高温、干燥的抵抗力弱,对有机溶剂的抵抗力强,氧气对其也十分重要,虫卵在氧气不能进入的粪便中不发育。

3.属土源性蠕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在外界可直接发育为蛔虫。

4.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和矿物质时,3~5月龄仔猪容易大批的感染
猪蛔虫病,感染率高,发病严重。

5.环境卫生差,条件恶劣,粪便不能及时处理,猪只过于拥挤等因素也能导致
该病的发生。

6.蚯蚓是其贮藏宿主,猪拱土时吃入而感染此病。

六、预防
●粪便无害化处理
●定期驱虫:全群猪每年进行2次驱虫,“围产期驱虫”(在产前给动物驱虫是
最有效预防措施),断奶仔猪转群时驱虫;配种前驱虫
●对规模化饲养的家畜,不同年龄段的动物要尽量分开饲养;新购入猪先驱虫
后在并群
●保持畜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避免阴暗潮湿,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给予全价饲料,保证仔猪的营养供应
七、思考题
1.蛔虫的虫卵特征,虫卵病的流行原因是什么?
●原因:A蛔虫生活史简单B繁殖力强
C虫卵对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虫卵卵壳厚,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由于胚胎发育过程是在卵壳内进行的,其幼虫受到卵壳的庇护。

因此虫卵能够在外界长期存活。

2.简述猪蛔虫在体内的移行途径和致病性的关系
肠壁静脉→肝壁静脉→肝脏→随血流经肝静脉、后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给,肺动脉→毛细血管→肺泡→经细支气管和支气管上行支气管,随黏膜到咽部,再经食管、胃重返小肠
3.猪蛔虫病的诊断方法?书264页
4.规模化猪场怎么样控制猪蛔虫病?
●粪便无害化处理
●定期驱虫:全群主每年进行2次驱虫;“围产期驱虫”(在产前给动物驱虫是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断奶仔猪转群时驱虫,配种前驱虫。

●对规模化饲养的家畜,不同年龄段的动物尽量分开饲养,前购入猪先驱虫再
合群。

●保持畜舍的运动场的清洁卫生,避免阴暗潮湿,防治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给予全价饲料,保证仔猪的营养供应。

第六节牛、羊胃肠道线虫
一、分类
科虫体举例
毛圆科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和毛圆线虫
圆形科马的圆线虫和牛羊夏伯特线虫
毛线科食道口线虫和马的毛线虫
比翼科家禽张口线虫
网尾科牛羊大型肺线虫和马肺线虫
后圆科猪肺线虫
钩口科牛羊仰口线虫和猫狗钩虫
冠尾科猪肾虫
原圆科羊小型肺线虫
二、一般特征
●身体细长
●食道后膨大,但无确定的球
●雄虫有发达的交合伞,并有肋支持
●一般为卵生,雌虫产出之卵内胚发育一般不超过桑椹胚
●均寄生于脊椎动物
牛羊胃肠道线虫自愈现象的原理(五羟色胺,组织胺)线虫间有一定的共同抗原
第七节毛圆线虫及线虫病
一、种/属,宿主和寄生部位
种/属宿主寄生部位
古柏线虫牛和羊小肠、胰脏
捻转血矛线虫(卵细胞一般64个)牛和羊真胃,偶见小肠马歇尔线虫牛和羊真胃
指形长刺线虫牛真胃
细颈线虫牛小肠
奥斯特线虫牛真胃、小肠
毛圆线虫牛、羊、马和猪等小肠和真胃
红色猪圆线虫猪胃
二、血矛线虫
●是最重要的虫种
●提倡10~30mm,口腔内有一矛状齿
●雌虫大于雄虫,由白色的生殖器官和红色的消化管互相捻转而呈红白相间的
特征。

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也称胃冲、捻转虫等。

●阴门位于虫体的后部,有一显著地瓣状阴门盖。

●雄虫红色,有一个大交合伞,背肋呈不对称的倒Y型,偏于左侧。

●虫卵卵壳薄,新排出时含有16~32个胚细胞。

三、古柏线虫
●寄生于羊,棕红色,具有角质的头泡
●寄生于牛,虫体红色
●显微镜下:古柏线虫角皮有横纹,雄虫交合伞背叶小,腹背肋比侧腹肋细小,
背肋为竖琴样,交合刺粗段。

雌虫阴门位于体后1/4.
●各个种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有些种只寄生于牛,有些种只寄生于羊。

四、奥斯特线虫(棕色胃虫)
●雄虫交合伞,腹肋基本上是并行的,末端相互靠近,形似拇指和食指捻在一
起,背肋远端分2枝,交合刺短粗。

●雌虫:阴门在身体后部。

五、马歇尔线虫
●雄虫和奥斯特线虫相似,但交合伞更长,背肋末端分为两支,每支的末端,
又分为3个小叉。

●雌虫阴门开口于虫体后半部,外部有或无角质的瓣膜覆盖。

●虫卵大
六、指形长刺线虫
●口囊小,内有一大背齿
●雄虫:交合刺长,交合伞侧叶大,背叶小,腹腹肋小,侧腹肋大,侧腹肋和
前侧肋同等大小,并大于其他所有肋;背肋短,与外背肋起于同一主干。

●雌虫:阴门与肛门距离较近。

七、细颈线虫
●与血矛线虫相似,但前部呈细线状,后部较宽
●雌虫:尾部钝圆,有一小刺,阴门在虫体后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处。

●雄虫:交合伞有两个大的侧叶,腹腹肋和侧腹肋靠近且平行,背叶小,背肋
在基部分支。

交合刺细长
●虫卵大,产出时内含8个胚细胞
八、毛圆线虫
●虫体缺少口囊和颈乳突
●雄虫交合伞侧叶大,背叶极不明显,腹肋是分开的。

腹腹肋特别小,侧腹肋
同侧肋并行。

交合刺短粗,有引器。

●雌虫尾部较短,阴门开口于虫体后半部。

●新排出虫卵内含分裂的胚细胞,卵壳薄
●艾氏毛圆线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及鹿的真胃,也寄生于人、猪、马等
动物。

●蛇形毛圆线虫,突尾毛圆线虫:寄生于绵羊、山羊、骆驼、兔以及人等的小
肠或真胃内。

九、红色猪圆线虫
●雄虫虫体长4~7mm,交合伞侧叶大,背叶小,交合刺两根;雄虫长5~10mm,
阴门在肛门稍前,寄生于猪的胃黏膜内,造成胃黏膜损伤。

十、毛圆科线虫生活史
●均为直接发育史,各种属的发育过程类似(以捻转血矛线虫为例)
●虫卵在外界发育为第一期幼虫,第二期幼虫和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为感
染性幼虫,一般都披有一层鞘,个别虫体的第三期幼虫披有两层鞘,统称为
披鞘幼虫。

●第三期幼虫经口感染动物后,在瘤胃内脱壳,移至寄生部位(真胃,小肠),
钻入黏膜内发育为成虫,成虫游离于胃腔内。

●有时第四期幼虫会出现滞育现象,此时的第四期幼虫称为受阻幼虫。

奥斯特
线虫的受阻幼虫最为常见,也很重要。

十一、流行病学特点
●虫卵在外界发育为幼虫,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在氧气充足的情况
下,温度和湿度就是主要因素,因此感染性幼虫的活动和生存期收到季节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动物的感染书量和该病的流行季节。

●感染期幼虫有背地性和向光性,当温度、湿度和光照合适的条件下,幼虫从
粪便内爬到牧草上,环境条件不利的其情况下,幼虫又回到土壤中隐蔽。

●羊的捻转血矛线虫有特殊的“自愈”现象,是初次感染的抗体和再次感染的
抗原物质结合引起的过敏反应。

捻转血矛线虫变现为真胃黏膜水肿,这种水肿不利于虫体寄生,原有的虫体被排出,新的虫体不在感染。

●自愈现象没有种的特异性,捻转血矛线虫的自愈反应即可以引起其他真胃线
虫的自愈,还可引起肠道小虫的自愈,可能是消化道线虫有共同抗原。

●春节高潮:是羊消化道线虫病的一种自然现象,春季开始放牧时,羊的消化
道线虫寄生量大量上升,造成羊消化道线虫寄生的高潮。

形成这种高潮的可能原因是:牧场上越冬的幼虫,当开始放牧时感染动物,真胃黏膜中处于休眠期的幼虫开始活化。

十二、致病性和症状
●主要引起贫血,消化功能紊乱和衰竭
●捻转血矛线虫吸血,造成宿主贫血,营养障碍,可引起衰弱、死亡
●多种消化道寄生虫进入胃或肠道黏膜寄生,造成黏膜损伤,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可见消化机能紊乱,下痢,消瘦等症状。

十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如放牧情况,病状,发病季节等可判定可疑,确诊可用饱和食
盐水漂浮大进行粪捡,当epg》2000时,可作为临床症状的指标,另外还可进行剖检,发现多量虫体就可确诊。

●在粪捡是应注意:
A雌虫的产卵量不同,血矛线虫500/24h,毛圆线虫100个/24h,细颈线虫300/24h B宿主锑矿好时,产卵量低
C近期是否驱虫。

因此粪捡应连续3天为宜
十四、治疗
左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唑羟嘧啶酒石酸甲噻嘧啶敌百虫伊维菌素
十五、预防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尽可能的减少牛羊的感染机会,把牛羊体内的虫体数量尽
可能控制在低水平,尽量做到少投入,效果显,损失少。

●预防性驱虫:春秋各一次,2~3月和10~11月,但也要根据相应地区的季节
动态来确定。

●治疗性驱虫:发现有软粪,粪捡虫卵多时就可驱虫
●科学放牧,在感染季节根据 IL的特性,放牧应晚出早归,最好实行轮牧,不
超载放牧,可施行季节畜牧业,以较少感染机会,并有利于保膘
●加强饲养。

冬春季节适当补饲,特别是对体质虚弱的羊只。

第八节 旋毛虫病
一、 病原性
● 成虫寄生于肠道,幼虫寄生于横纹肌。

● 致病性:幼虫大于成虫
● 寄生于肠道中,也称为肠旋毛虫。

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形成包囊,可见针尖
大小的白点,也称为肌旋毛虫。

● 包囊中的虫体一般盘旋2圈半
● 成虫小,雄虫1.4-1.6mm ,雌虫3-4mm ,白色,前端细后端钝,食道的前半
部无食道腺,阴门在虫体前1/5-1/4处,寄生于肠道,也称为肠旋毛虫。

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形成包囊,可见针尖大小的白点,也成肠旋毛虫,包囊中的虫体一般盘旋二圈半,与成虫相似仅是生殖系统未发育。

二、 生活史
● 肉中额包囊被吃入,经胃液、肠液的消化,幼虫钻出,在小肠中经1.5~4天
发育为成虫,雌雄交配后雌虫钻入肠粘膜,大约在感染后7~10天产出幼虫。

一般雌虫只存活4~6周,一生可生产1000~1000条幼虫。

幼虫产于粘膜中,有的直接产于乳糜或淋巴管中,随淋巴入血循环而到全身各个肌肉中。

感染后7~8周,肌肉中幼虫成熟,在肌肉中形成包囊,6~7个月发生钙化,但幼虫不一定死亡,若钙化波及到虫体本身才能使虫体发生死亡。

肉中的包囊 幼虫逸出 成虫
全身肌肉 产幼虫于小肠中 雌雄交配
三、 流行病学
● 除澳大利亚和某些岛国外,该病为世界性分布,以欧美尤以北美发病率高,
在黎巴嫩、泰国和智利等国的某些地区近年来含有暴发流行的报道,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我国东三省,广西、河南、甘肃、西藏、云南、福建等省较为严重。

● 幼虫的抵抗力强,经腌渍,烟熏,都不能杀死深部的幼虫,幼虫在腐败的肉
中可存活100d ,-12℃可存活57d ,-15℃可存活20d ,但70℃便可将其杀死。

四、 致病作用与症状
● 成虫期:感染后到1周内,可引起肠炎,半数人有呕吐、腹泻等,有的出现
便秘,腹痛,厌食,严重的便中带血,无力,畏寒,发热等。

● 幼虫移行期:感染后2~3周内引起血管炎和肌肉炎,出现持续高热,全身肌
肉酸痛,可持续12到70天,多数在3周内消灭。

眼睑、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有的还出现过敏性皮疹。

● 成囊期:感染后4~6周,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消失。

但肌痛
可持续几个月,严重的出现恶病质,水肿,毒血症,心肌炎而引起死亡。

死亡率6~30%,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

五、 诊断
● 生前主要采取活组织压片镜检,一般取股二头肌,还可采用免疫试验法,如
进行皮试、补体结合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被吃入胃肠液消化
1.5~4d 随血液循环淋巴管
●死后主要取膈肌角不少于50g,去掉肌膜对光用肉眼观察,若发现针尖大小
似露珠状的白点便可定为可疑,然后剪下白点压片镜检。

若未发现白点,则应顺肌纤维方向剪取米粒大小的24粒肉样,压在两波片之间,尽量压薄,镜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还可用人工消化法,即用1%的胃蛋白酶、盐酸消化,然后取沉淀检查,此
法的检出率高,但易破坏有些钙化的包囊。

六、治疗与预防
●噻苯咪唑甲苯咪唑氟苯咪唑丙硫咪唑
1.加强卫检,严格执行制度,若在24粒肌肉中发现包囊中钙化包囊不超过5
个者,横纹肌、心肌等高温处理后出场。

2.猪应有圈,不让猪迟到老鼠,喂猪的残汤剩水最好煮熟后再饲喂。

3.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消灭老鼠
4.改变人的吃肉习惯,切菜用具应常用热水消毒
5.超过5个者,工业用或销毁
七、总结
●旋毛虫是一种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在同一宿主小肠和肌肉的线虫,即终末宿
主与中间宿主是同一动物。

●生活史要点
1.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
2.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宿主的横纹肌内
3.感染方式:经口
4.感染阶段:含幼虫的包囊
5.人既是终末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6.多种哺乳动物、野生动物均可作为本虫的包虫宿主
第九节网尾线虫(大型肺线虫)病
●网尾科的多种线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的肺部造成疾病。

网尾线虫较
大,又称大型肺线虫。

虫体较大,寄生于器官,支气管。

网尾科
一、种类、宿主和寄生部位
种类寄生部位常见宿主
丝状网尾线虫气管和支气管羊
胎生网尾线虫同上牛
骆驼网尾线虫同上骆驼
安氏网尾线虫同上马
二、生活史
●直接发育
●成虫在呼吸道内产卵或幼虫,产出的卵被转入消化道,然后从消化道配出外
界,在环境内发育为感染性第三期幼虫
●第三期幼虫进入宿主体后,转入肠壁,进入循环系统,最后到达肺部发育为
成虫
●胎生网尾线虫为胎生,其他两种为卵胎生
三、致病性和症状
1.主要是虫体寄生于肺部引起的疾病
●由于虫体寄生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刺激黏膜,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
●虫体及其所引起的渗出物阻塞细支气管和肺泡,引起肺肿胀不全,健在组织
代偿会出现肺气肿。

●病理学检查,可见气管中有粘性、血性的分泌物,其内含有幼虫、虫卵和成
虫,支气管出血,肺膨胀不全和肺气肿,切开肺组织,在切面上可见虫体。

●初次感染的牛和羊对再次感染有抵抗力。

2.病畜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
●病初咳嗽,咳出的粘液中可检出虫体、虫卵或幼虫,病程发展后,咳嗽加强,
呼吸困难,患畜消瘦,贫血,头胸部和四肢水肿。

第十节原圆科线虫(羊小型肺线虫)
●虫体较小,寄生于细支气管,肺泡。

原圆科
一、生活史——间接发育,中间宿主为一些软体动物,如各种螺浉等
●同网尾线虫一样,幼虫随粪便排出,但以后被中间宿主摄入。

在中间宿主体
内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动物摄食中间宿主时发生感染。

第三期幼虫钻入肠壁和淋巴结,进行第三次蜕化成为第四期幼虫,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肺部寄生,在肺部进行第四次蜕化,发育成童虫和幼虫。

●潜伏期:25~28天
二、致病性和症状
同网尾线虫相似
●由于虫体(主要是幼虫)的刺激,引起局部炎症,进一步向周围组织发展,
组织脱落阻塞管道,造成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和胸膜炎。

●由于幼虫寄生和脱落造成的细胞反应,使幼虫便面布满巨噬细胞,有如套
膜;。

还有的幼虫表面覆盖一层沉淀物,阻碍幼虫发育。

●毛样缪勒线虫的虫卵可使肺出现结节,直径可达2cm,一般为灰色,胸膜上
也可以出现结节。

有的结节继发细菌感染,造成局部脓肿和脓毒性胸膜炎。

●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干渴,严重者可发生大批死亡。

三、症状:
●病例剖检
●痰液和粪便检查
●;临床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