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化百年历程_李金铮

中国乡村文化百年历程_李金铮
中国乡村文化百年历程_李金铮

人民政协报/2014年/4月/28日/第010版

学术·深度

中国乡村文化百年历程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吴建征

中国的文化之根在乡村,回顾和珍视中国乡村文化,是我们回归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百年乡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乡村文化是在人、社会、自然的长期互动中衍生而出的,在政府、传统与农民等多方力量的博弈下,乡村文化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和走向。乡村文化与现代化紧密联系,但是,不能因为城市化与现代化而消灭农村实行彻底的城市化。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应是重构乡村文化主体。

近百年来,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始终作为我国文化变革中的一条主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从百年历史中探索和寻求一些答案。透过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回顾与思考百年乡村文化发展的内涵,把握发展脉络,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是大有裨益的。

一、20世纪初的乡村文化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我国属于封建小农经济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拓展到乡村文化领域,则是由宗族文化、士绅阶层、私塾学校等构成的乡村文化体系。在20世纪初我国向近代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文化呈现了一定的变化。在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的大环境下,乡村社会教育改革却由于资金的匮乏、师资的稀缺、政府的忽视以及农民经济拮据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艰难的发展态势。在这一时期,传统乡村士绅的特权受到了制约。为此,许多乡村士绅选择了进城寻找出路,以期在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重新寻求位置,这也就导致了大量乡村精英流向城市,从而不利于乡村文化发展。此外,乡村社会的宗族组织与传统文化开始有所异动,以往宗族组织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乡村士绅的文化载体作用日趋淡化。而随着乡村士绅和一些民间艺人逐渐涌入城市,传统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也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二、乡村文化的推动

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对中国的乡村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许多前辈先贤有感于当时中国乡村社会民生凋敝、教育荒废、天灾人祸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欲救中国,必先救中国农村的思想,纷纷践行于实践。并将乡村教育运动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于是掀起了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实践,对乡村文化进行了重新架构。乡建派所推行的乡村教育逐渐改变传统意义上只重学校教育的做法,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并提出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与拓展性。倡导国民教育、大众教育和贫民教育,认为接收教育是人所共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从而提出了新的文化教育观念。在践行上,讲究实用,将西学中的技能逐渐纳入其中。乡建派所推行的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文化的面貌,为乡村文化的改变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对乡村文化的变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乡村文化的重塑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担负着以宣传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并非常重视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与改造。通过思想的启蒙与引导,积极培育农民的文化素养,以引导广大农民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中国是传统的农本社会,中国最广大的阶层为农民阶层,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要仅仅依靠广大农民,而要取得农民的支持必须对农民的思想进行改造,对乡村文化进行合理引导。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夜校等多种方式,引导乡村文化,改造农民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教育、宣传、文艺等多重方式,改变了许多乡村的社会陋习和愚昧思想,大大加强了乡村的文化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则突出强调对农民群众文艺事业的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

想深入到乡村文化中,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为农民大众服务,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了一批贴近农村生活、富含乡土文化的文艺作品,从而重塑了乡村文化。

四、乡村文化的变革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的乡村文化同样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为此,国家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广大农民,帮助农民摆脱旧社会思想的诟病,用坚定的、科学的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改造农民思想。通过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读报、读书、办黑板报、爬山、打球、唱红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传播了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从而坚定了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理想信念。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开展扫盲运动,也是这一时期乡村文化的一大特色。为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乡村办学、推广农业技术、知识青年下乡等多种方式,有效的改变了乡村农民知识结构水平、丰富了乡村文化,并为国家的农村建设作了思想上和文化上的重要准备。

五、新时期的乡村文化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农耕形态,农民的思想和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乡村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外开放冲击着乡村社会,多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的乡村社会。市场经济、商品意识等新的意识形态对乡村文化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由于文化惯性,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运行下去,农民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耕种土地的收益呈现弱化的状态。这就使商品经济意识和农民固有的乡土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许多农民开始逐步摆脱土地束缚而追求城市的生活,衍生了农民工阶层。从某种层面而言,这是农民心理的解放,也是乡村文化的变化。农民的心理归宿和自我认同感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伴随着农民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剧,其内部的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农民走出乡村地域,走向城市,其从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的活动范围,他们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农民角色向现代意义的多重身份转变,乡村文化也随之进入多元化的时期。但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发展。我们知道,乡村文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整个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乡村文化的走向与发展关乎大局。在广大农村,许多老人本身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继承者甚至是创造者,而乡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却无力担负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任。为此,国家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乡村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媒体的宣传、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和与城市的沟通、互动,逐渐打破原有乡村文化状态,帮助农村形成开放型、知识型的乡村文化体系。这种发展思路的主旨是为了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体系,使农村朝向生态、和谐的理想文化模式演变。

回顾中国乡村文化的百年发展历程,乡村文化的发展与走向呈现了不断变化的趋势。在乡村文化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政府、传统与农民等多种力量的博弈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现今的乡村文化体系,这些因素也必然会影响着乡村文化未来发展的走向。在20世纪初的乡村文化形态下,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从大的时代背景下影响着乡村文化建设,传统乡村士绅阶层是乡村文化运转和与上层文化沟通的纽带,这一阶层的流向则直接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而农民本身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则对乡村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乡建派所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将视角转入农村,在与传统碰撞的过程中,为乡村文化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前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与改造,逐渐突破传统势力的束缚,在乡村文化的改变和农民思想的改造领域起到了重塑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用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教育与引领乡村文化和农民思想,从而摒弃了以往乡村文化中的陋习。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民的生活经受着城市文化的冲击。国家和政府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不断引领着新农村文化发展的走向。

中国的文化遗产怎么保护

中国的文化遗产怎么保护 都知道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滔滔大国,我国的文化遗产也是数不胜数,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个,但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呢?要怎么保护呢?其实总共有52个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肯定要对这些遗产有所了解才不失为一个中国人,更要细心保护他们。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文化遗产? 结合文化遗产清晰条理的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问题。文化遗产主要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法律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仅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的人类杰作,即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我们不会保护其中的糟粕。 ▲二、为什么要用法律保护文化遗产?

从文化遗产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即历史之见证、身份认同的纽带、文化多样性之体现、创造力之源、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涉及不同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正当利益和不同文化遗产权益和文化遗产权益与其他正当权利 之间可能发生冲突三个方面向我们展开。这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重大意义与其保护过程中有诸 多问题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解决必然需要法律的保障。 ▲三、怎么用法律保护文化遗产? 从国内到国际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目前用于保护文 化遗产的法律。就国内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在宪法第22条、文化遗产基本立法、其他相关立法以及政府部门的行政立法和部门规章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明确的规定。而国际方面也有相关的规定。1954年颁布的《关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其他相关的国际公约也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理依据。 ▲四、公众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就目前中国文化遗产多的现状,王教授指出,只是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每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来。我们可以通过捐资募资、文物认领、文保义工、志愿活动等多种方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论中国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

圆明园祭 ——从圆明园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300年的岁月,对于浩浩汤汤,蔚为壮观的中国历史来说只是过眼云烟,然而对于一座园林,却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三百年的雕琢,三百年的洗礼,于圆明园,即如此。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震撼于她的华美和无双,震撼于她沧桑的历史变迁,更震撼于这其中的巨大失落。曾经的万园之园,曾经的文化集萃,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怅惘低回。 圆明园,这个五世皇帝的御用之园,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和经营。每一朝,从帝王到臣民,都对她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感情。尤其是皇帝们,他们亲自参与园林的设计,亲自督察施工情况,为每一处景色取名、题词。乾隆将他钟爱的南方园林创造性地复制到圆明园中,帝王们将中国无数的稀世珍宝藏于此园中,一年中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此度过。因此圆明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座园林了,于当时,她已俨然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又一中心,于今,她是一座文化宝库,不仅体现着清国帝王们的审美情趣和政治抱负,更体现出一种凝练和集萃,凝练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我们整个民族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核心,集萃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艺术成就。 圆明园的美不仅得到国人的称赞,也让外国人惊叹不已。当时一批批来自英国、俄国的使者,视其为仙境和梦幻之所在。然而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这些,从那些来自西洋的贡品中早已透露出这样一个讯息:西方文明正在迅速崛起。但我们的天子们并未从那些精致的马车、大炮中读出更多的东西,却依旧沉迷在圆明园带给他们的安逸与平静中。 1860年10月6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入侵,惨遭洗劫与焚毁,并由此开始了她坎坷曲折而悲壮的命运。一切的荣耀、骄傲与奢华在大火中化为乌虚,在洗劫中粉身碎骨,帝王将相,君臣百姓无不失声痛苦。整个民族在滴血! 尽管皇帝太后们想通过修复的方式竭力挽回,然而对正处于刀尖上的中国来说,这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又给了原本脆弱的圆明园一致命的一击。 军阀混战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时的中国,都有太多的无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已无力保护这座在风雨飘摇中挣扎的万园之园,尽管她已经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园内的石块、木材、华表、碑帖、砖瓦…甚至是土地——这个稀世之园的仅存,仍被无情地掠夺与侵蚀着。而这个过程,长达六七十年之久。至此,她已失去了最后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2012-07-28 | 作者:周军 |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 | 【打印】【关闭】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真正开启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农民身份的不断转换以及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在现代教育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乡村文化主体的观念、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和信仰体系、乡村文化形式、乡村文化结构设置、乡村文化载体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一、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文化变迁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乡村文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 1.计划经济引发的內源性文化危机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因 文化作为社会基本样态的综合反映,具有非常稳定的自组织系统,在没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外来文化注入的情况下,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体系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化的自组织系统也会随社会的发展在自身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由于主导社会文化反映形式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而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却会从自身内部产生出质疑、怀疑、批判原有文化模式的新文化因素,并与原有的自在的和自发的文化模式发生冲突,而引发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带来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封建文化思想被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所代替。建国初期中国面临异常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在经济上,我们采用了前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使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控制。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僵化性弊端日益显现。 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强化,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依然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对乡村社会实行全面的控制,摧毁和抑制了传统家族宗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消除了农民对宗法组织的依附性,并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硬灌输”到乡村社会,用新的政治伦理渗透和改造了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道德冲淡了农民的传统乡村文化意识。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的所有社会活动、生活行为及文化意识都被限定在集体范围内,使农民对集体村落产生新的依附意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单雯翔 摘要: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发布,加快了我国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进程。本文系统地归纳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主要包括早期文物保护理念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多层次文物保护体系的建立和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扩展与实践。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 进入21世纪,面对蒸蒸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人们开始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不断扩大,保护理念也不断深化。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是更多地立足于对自然生态环境、历史变迁轨迹、人的内心世界的尊重。因此,重新认识人类社会复合系统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所在。 1、早期文物保护理念的形成 我国素有保护古代遗物的悠久传统,正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见铭文“子子孙孙永保用”所表达的理念,人们存祈愿江山社稷世代相传的同时,对前朝的珍贵器物,也有了妥善保存、永续利用的愿望。商周时期,皇室、贵族宗庙内“多名器重宝”,保存着为数不少的青铜器、玉器以及其他前朝的遗物。汉代皇室收藏亦十分丰富,“创置秘阁,以聚图书”,其中既有典籍,也有绘画。但是,长期以来统治阶层只是将这些器物看做赋予其政权合法性的某种依据,或仅为满足个人私好。唐代文化鼎盛,从此时的诗句“每著新衣看药灶,多收古器存书楼”(张籍《赠王秘书》)、“唯爱图书兼古器,在官犹自未离贫”(朱庆余《寄刘少府》)中可以看,当时文人雅士即热衷于收藏和鉴赏前朝器物。宋代文化再兴,被视为中国考古学前身的金石学,即形成于北宋时期,主要是以肯铜器和石刻为主要对象,进行比较系统的分类、著录并加以考证和研究。北宋曾巩的《金石录》最早使用“金石”一词,之后,吕大临的《考古图》及《释文》是现存最早而较有系统的古代器物图录;赵明诚的《金石录》著录金石拓木已多达两千种。至南宋,无论是钱币、玺印、铜镜,还是画像石、砖瓦等物均有著录。于是,金石学开始在我国成为专门之学,为研究五代以前,尤其是研究商周秦汉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物”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最早见于战国初期成书的《左传》。《左传·恒公二年》中有“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的记载。在《后汉书·南匈奴传》中亦有“制衣裳,备义物”的记载,但是从文献记载中可以了解到,“文物”在当时主要是指礼乐典章制度,与现代的“文物”基本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到了唐代,杜牧诗:“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其中所称“文物”即指前代的遗物,其含义已接近于现代所认识文物的概念。从宋代开始,往往将前朝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在民间,明代和清代初期比较普遍使用“古董”或“骨董”,到清代乾隆年间又有了“古玩”一词。 “文物”准确概念的产生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结果。诞生于近代西方的考古学,尝试用科学发掘和断代的办法获取古代遗存,并将那些古代遗存变成科学地复原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工具,这些古代遗存也就有了“文物”这一具有全新内涵和意义的词汇。在我国,20世纪初通过对古代遗存发掘和研究,而重建古代历史的现代考古学出现,才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文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改变了人们对待古代遗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待古代遗存价值的认识也更多地从“物质”转到了“文化”。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浅谈中国乡村文化 说到乡村文化,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呢?可能大部分的人对此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在了解乡村文化之前,我们还得了解另外两个概念:乡村和文化。 所谓乡村,亦称农村,它指的是针对城市来说,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较分散的地方。因而我们亦称它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 在中国,乡村指的就是县城以下的广大农民所生活的地区。 相对于乡村这个概念,我们更应该了解文化这个概念。乡村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一种,理解了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乡村文化。 什么是文化?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早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中国,文化即是人文教化的意思。 在现当代,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指凡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尤指精神财富,亦即非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由物质性要素、精神要素、语言要素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规范体系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其中物质性要素是文化的载体,精神要素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还具有创造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个性和共性几大共性。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文化的深刻内涵所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总和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从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重要作用:对个人来说,文化具有塑造人格,提升修养,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对集体来说,文化起着目标、规范和行动整合的作用;对社会来说,文化具有社会维系和社会导进的作用;对国家来说,文化起着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对整个世界来说,文化具有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以及推动世界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作用。当然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各阶段特点及总体规律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物质文化长足进展,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二、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从人猿叩别、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国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三、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景下应运而生的。 四、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秦王赢政终于完成“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统一大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一统帝国——秦王朝建立。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统,还包括思想学术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至深至巨。 五、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玄学崛兴、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乡村文化建设探索

乡村文化建设探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更多的将生活的注意力转到精神文化层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城乡文化建设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恰恰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的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200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现通过对乡村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建设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和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分析,提高乡村文化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关键字:乡村文化建设问题措施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乡村文化却正离我们远去,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把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每一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都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烙印。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与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不对称、不协调、不合拍。如何正视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与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不对称、不协调、不合拍。如何正视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1、乡村文化概念与特点的认识 乡村文化是在乡村这种特定环境形成的特有文化,它的主体是村民,千百年来在他们中间不断发展、传播。乡村文化按照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乡村文化是指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紧密关联在一起,并且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 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 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进,从而严重冲击着文化遗产的保存。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变造成与文化遗产保护 的尖锐矛盾,经济全球化掣肘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共荣。但是,现代 性自觉也促进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987年,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 俑坑和敦煌莫高窟首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泰山风景名胜 区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92年,九寨沟、 武陵源、黄龙名胜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6年,庐山被评 为世界文化景观;2001年,昆曲首次被联合国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中国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世界的公认和盛赞。其中,莫高窟取得“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有“世界第八奇迹”之誉,昆曲被认为是 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 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当时中国拥有30处世界遗产,在西班牙、意大 利之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前三名国家。从1985年加入《保 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共有37项世界遗产代表作。其中,文化遗产有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文 化景观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秦始皇陵作为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价值无可估量。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 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 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 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曾在90年代,有人提出过,“卖几件文物来盖博物馆”。当时,有人大代表针对文 物工作的窘境,提出“卖它一个兵马俑如何”的动议。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表现,博物 馆就是为了更加良好的保护文物而兴建的,如果,出卖了文物,来盖博物馆,那这博物馆 本身就一直悲哀和耻辱。秦始皇兵马俑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怎么能单纯因为其数量众多, 就起了“倒卖几个又如何”的愚蠢无知的念头。破坏了这个完整的整体,于心何忍呢?在 物质社会中,也同样不能将“卖”字作为文物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是先民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文物的特殊 性在于其不能再生。我们固然听说过像梵高、毕加索画作等艺术奇葩在国与国之间拍卖过,但从未听说过有哪家国立博物馆的藏品沦落到拍卖场上的,至于拍卖珍藏了几个世纪的顶 尖的馆藏文化则更是匪夷所思。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整个民族的历史财富出卖。也没有 任何人可以给兵马俑定位价格,这是无价之宝。 在2002年,“陕西旅游”上市以 8000万股“卖”掉兵马俑再次引发争议。按照陕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初设想,“兵马俑”的上市借鉴的是“黄山旅游”600054的模式,将门票经营权通过租赁等方式进入股份公司,进而上市融资。其中目的是开发旅游,资金重组,但要强调的是文物有没有 经营权,文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否分离?这才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所在。公司负责人 一再强调不是“卖文物”,而是“卖门票”,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文物。目前,这种“卖兵 马俑”的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 当文物变为买卖的媒介时,是否就降低了自身的品格呢?靠着祖宗的宝藏,来融资上 市是否不够尊重历史呢?似乎这都是我们有待解决的观念谜题。 我国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如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浙江雁荡山、普陀山、杭州西湖、广西桂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风光,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 的杰作和一些自然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精)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林林: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阮仪三林林 摘要:原真性是国际上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本文提出原真性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用以剖析当前文物古迹的修缮、重建和新建仿古建筑中存在的片面认识和问题。关键词:原真性;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Authenticity in R ela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 eritage Ruan Y isan ,Lin Lin (School of A rchitect ure and U rban Planning ,Tongji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Authenticity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defining ,assessing ,and monitoring cultural heritage.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authenticity about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The test and principle of authenticity are applied to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 in China ,such as in relation to heritage site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K ey Words :Authenticity ;Cultural Heritag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一、什么是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原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 ”的译名。它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试题与答案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试题 第一部分判断题 1.导致历史性城市破坏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A.正确 2.非文物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保护它们的意义在于他们对构成和表现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一地段的特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 错误 3.到2007年,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排名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大国。B. 错误 4.建筑、城市与自然景观中,需要保护的要素都是历史的或传统的。B. 错误 5.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独特的遗产无疑是城市参与未来竞争的王牌。B. 错误 6.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单体到整体;局部到全局;国家立法到地区立法、国际立法的过程。A.正确 7.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A. 正确 8.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 9.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从“文化遗产”到“文物”的历史性转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B.错误 10.文化遗址主要指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历史事件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B.错误 11.城市中历史地段是城市整体机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保护要求及方法与文物保护完全相同。B.错误 12.历史性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外围环境保护是城市整体景观环境保护的重点。A.正确 13.从根本上说,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集聚的产物,本身就是文化遗产。A.正确 第二部分单选题 1.在城市规划方面第一个国际公认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C.《雅典宪章》 2.全球历史性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城市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 3.“沃野千里,四塞以固”、“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这是形容下面那座城市的A.西安 4.哪一项不属于城市破坏的自然因素B.掠夺性挖掘 5.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哪一类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B.文化遗产 6.截至2007年,我国世界遗产拥有量,在世界上排名多少C.第三 7.截至2007年,拥有世界遗产总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B.意大利 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是A.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所 9.下列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C.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 10.下列选项,不属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街区一项的是C.古文化遗址 11.下列选项,不属于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使用价值的是哪一项D.外交价值 12.下列城市中,哪一座可以作为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的重要见证C.澳门 13.下列城市中,不是因为“作为古代不同朝代都城”而著名的是哪一座D.延安 第三部分多选题 1.下列选项,属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有哪些 A.和城市的历史相联系的神话传说 B. 城市留存的古地名、古街道和里弄名称 C. 与城市有关的文学和戏剧作品 D. 音乐和绘画 E. 地方的民俗风情、传统节目和集市 正确答案:ABCDE 2. 下列城市中,因发生中国近现代重大事件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哪些 A. 延安 B. 洛阳 C. 上海

中国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及经典案例分析

中国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简析 ——以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发展为例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相应地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各国正不失时宜地优先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的战略。为了适应这一时代潮流,文化产业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中当然少不了以创意为灵魂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不容置疑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极力通过各种有形手段和无形手段来推销自己的价值理念以提升国际地位,而文化产业就无可厚非地担下了这一历史重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的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逐步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反哺效应,于是各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将文化注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发面中国与其相比任存仔较大差距。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 据不完全的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音像业的出口额

高于航天工业,成为美国创造利润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中的份额在10%以上,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其GDP总量的18%~25%,1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72家事文化企业。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产值为3577亿元,占GDP的31%……。就文化产业总体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发展前景可观,但任务艰巨 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不能说我们在文化产业方面无所作为,我国大城市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广东深圳和上海等沿海城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然而即使我国某些大城市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对的文化产业在GDP所占的份额相当,但我国大城市中最富有的公司中文化企业的比重很小就能说明这一点。即便如此也不能很肯定地否定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更不能说其发展是一张白纸,至少可以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发展空间很大。据有关方面对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的乐观估计,其产值只值GDP的2%。在某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

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江苏

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2014年01月17日09:28 来源:2014-1-17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韩庆龄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68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民大众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塑造有重要引导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村落秩序。但笔者近来在浙江省的村落调研时发现,各式各样的基层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农民需求、流于形式,同时,文化建设的开展忽视了农村文化主体的复杂性。 文化下乡活动纷繁多样却不受农民欢迎。据调查,2008年,笔者调查的一个镇恢复电影下乡活动,可只有放电影的人在空播空放,没有观众,按计划本该每月每村放一场电影,而各乡镇的电影放映员多是每季度连续放3—4场,甚或一年集中几天放12场,一次性放完,结束任务。1990年代,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乡村社会集体性的文娱活动开始受到冷落,农民对村庄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大大减弱,出现了放电影的热闹场面开始退温、各种农民自发组织的剧团解体的现象,公共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步向私人空间转向,农民更愿意与自己的小家庭一起分享闲暇时间。 随着乡村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镇许多农业型村落的人口流动性大,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村庄的主体。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下乡活动却忽视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这一事实。村庄里的老年人以务农为主,且多不识字,而镇里每个行政村几乎都设置了农家书屋,开展送法下乡、送科技下乡的活动,农家书屋的书籍,老年人根本看不懂,也不感兴趣。有些村的农家书屋除了管理员外没有第二个读者;送戏下乡多为地方样板戏,老年人对《智取威虎山》之类的经典剧段感兴趣,但现在样板戏的题材多围绕乡镇中心工作编排,因此,该类演出也不能吸引农村大众的眼球。 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质应该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适合农民欣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以此培育村民对生活的满意感;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在共同的活动空间里培育村民的集体意识,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感,从而从侧面增强村庄认同。在村庄开放和现代化背景下,笔者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应从“文本型”建设中走出来,真正扎根于农村土壤,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从农民需求出发,结合不同农民群体的口味,开展能促进农民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 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商业价值开发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 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