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化百年历程_李金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政协报/2014年/4月/28日/第010版
学术·深度
中国乡村文化百年历程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吴建征
中国的文化之根在乡村,回顾和珍视中国乡村文化,是我们回归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百年乡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
乡村文化是在人、社会、自然的长期互动中衍生而出的,在政府、传统与农民等多方力量的博弈下,乡村文化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和走向。
乡村文化与现代化紧密联系,但是,不能因为城市化与现代化而消灭农村实行彻底的城市化。
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应是重构乡村文化主体。
近百年来,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始终作为我国文化变革中的一条主线。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从百年历史中探索和寻求一些答案。
透过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回顾与思考百年乡村文化发展的内涵,把握发展脉络,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是大有裨益的。
一、20世纪初的乡村文化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我国属于封建小农经济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拓展到乡村文化领域,则是由宗族文化、士绅阶层、私塾学校等构成的乡村文化体系。
在20世纪初我国向近代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文化呈现了一定的变化。
在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的大环境下,乡村社会教育改革却由于资金的匮乏、师资的稀缺、政府的忽视以及农民经济拮据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艰难的发展态势。
在这一时期,传统乡村士绅的特权受到了制约。
为此,许多乡村士绅选择了进城寻找出路,以期在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重新寻求位置,这也就导致了大量乡村精英流向城市,从而不利于乡村文化发展。
此外,乡村社会的宗族组织与传统文化开始有所异动,以往宗族组织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乡村士绅的文化载体作用日趋淡化。
而随着乡村士绅和一些民间艺人逐渐涌入城市,传统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也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二、乡村文化的推动
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对中国的乡村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许多前辈先贤有感于当时中国乡村社会民生凋敝、教育荒废、天灾人祸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欲救中国,必先救中国农村的思想,纷纷践行于实践。
并将乡村教育运动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于是掀起了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实践,对乡村文化进行了重新架构。
乡建派所推行的乡村教育逐渐改变传统意义上只重学校教育的做法,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并提出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与拓展性。
倡导国民教育、大众教育和贫民教育,认为接收教育是人所共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从而提出了新的文化教育观念。
在践行上,讲究实用,将西学中的技能逐渐纳入其中。
乡建派所推行的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文化的面貌,为乡村文化的改变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对乡村文化的变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乡村文化的重塑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担负着以宣传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并非常重视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与改造。
通过思想的启蒙与引导,积极培育农民的文化素养,以引导广大农民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中国是传统的农本社会,中国最广大的阶层为农民阶层,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要仅仅依靠广大农民,而要取得农民的支持必须对农民的思想进行改造,对乡村文化进行合理引导。
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夜校等多种方式,引导乡村文化,改造农民思想。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教育、宣传、文艺等多重方式,改变了许多乡村的社会陋习和愚昧思想,大大加强了乡村的文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则突出强调对农民群众文艺事业的发展。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
想深入到乡村文化中,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为农民大众服务,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了一批贴近农村生活、富含乡土文化的文艺作品,从而重塑了乡村文化。
四、乡村文化的变革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的乡村文化同样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
为此,国家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广大农民,帮助农民摆脱旧社会思想的诟病,用坚定的、科学的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改造农民思想。
通过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读报、读书、办黑板报、爬山、打球、唱红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传播了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从而坚定了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理想信念。
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开展扫盲运动,也是这一时期乡村文化的一大特色。
为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乡村办学、推广农业技术、知识青年下乡等多种方式,有效的改变了乡村农民知识结构水平、丰富了乡村文化,并为国家的农村建设作了思想上和文化上的重要准备。
五、新时期的乡村文化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农耕形态,农民的思想和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乡村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对外开放冲击着乡村社会,多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的乡村社会。
市场经济、商品意识等新的意识形态对乡村文化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由于文化惯性,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运行下去,农民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耕种土地的收益呈现弱化的状态。
这就使商品经济意识和农民固有的乡土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许多农民开始逐步摆脱土地束缚而追求城市的生活,衍生了农民工阶层。
从某种层面而言,这是农民心理的解放,也是乡村文化的变化。
农民的心理归宿和自我认同感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伴随着农民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剧,其内部的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农民走出乡村地域,走向城市,其从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的活动范围,他们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农民角色向现代意义的多重身份转变,乡村文化也随之进入多元化的时期。
但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我们知道,乡村文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整个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
乡村文化的走向与发展关乎大局。
在广大农村,许多老人本身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继承者甚至是创造者,而乡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却无力担负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任。
为此,国家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乡村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媒体的宣传、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和与城市的沟通、互动,逐渐打破原有乡村文化状态,帮助农村形成开放型、知识型的乡村文化体系。
这种发展思路的主旨是为了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体系,使农村朝向生态、和谐的理想文化模式演变。
回顾中国乡村文化的百年发展历程,乡村文化的发展与走向呈现了不断变化的趋势。
在乡村文化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政府、传统与农民等多种力量的博弈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现今的乡村文化体系,这些因素也必然会影响着乡村文化未来发展的走向。
在20世纪初的乡村文化形态下,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从大的时代背景下影响着乡村文化建设,传统乡村士绅阶层是乡村文化运转和与上层文化沟通的纽带,这一阶层的流向则直接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而农民本身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则对乡村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乡建派所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将视角转入农村,在与传统碰撞的过程中,为乡村文化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前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与改造,逐渐突破传统势力的束缚,在乡村文化的改变和农民思想的改造领域起到了重塑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用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教育与引领乡村文化和农民思想,从而摒弃了以往乡村文化中的陋习。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民的生活经受着城市文化的冲击。
国家和政府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不断引领着新农村文化发展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