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影响

作者:胡孟然强文丽刘玉剑张奥

来源:《商情》2017年第18期

摘要:大学城作为国内近年内兴起来的一种大学聚集模式,中国对其建设尚在摸索过程中,在这进程中,走弯路或许是不可避免,所以我们需要分析大学城对于区域的影响以及意义。文章以榆中大学城为例,探讨关于大学城如何对周边农村以及市镇的经济产生影响,并讨论其产生的意义以及影响范围,得出关于榆中大学城对于区域经济影响以及意义的结论,为大学城在当地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学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一、关于大学城及榆中大学城的简要分析及介绍

1.大学城简介及分析

大学城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6世纪的西班牙马德里近郊就已经兴起了世界第一个规划好的大学城——埃纳雷斯堡大学城。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等都是后起比较成功的典范。然而大学城在我国却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新鲜事物,1998年在我国廊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大学城——东方大学城。随后大学城便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兴起。到今天为止,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学城大约有50余座。关于大学城的概念,《教育大辞典》作出了如下解释:

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

而笔者认为大学城的建立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整合资源,集中办学,共享教学设施及基础设施。因此而产生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将带动大学城周边地区的发展,并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源集中优势必将吸引企业的入住,而更多企业的入住将会形成正反馈效应,更大程度的推动大学城建设,拉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2.榆中大学城

榆中大学城位于兰州市榆中盆地,距兰州市中心城区46公里,终期规划目标人口控制规模25万人,其中大学人口10万人、居住人口15万人,可容纳9所大学。目前大学城只入住了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两校在校生加教职工人数约4万人,两校共占地7500余亩。大学城位于夏官营镇的郊区,周边均为农村地区。就地理位置而言,远不足以深掘大学城的潜力,发挥大学城的人力以及科学创新优势。但大学城的入住还是给当地带来极大的交通便利以

及经济利益,就目前消费规模而言,4万人的大学城一年的消费总量以每人每年1万元计算,则估计可达4亿。而按照终期规划的25万人口,保守估计带来的消费就将达25亿元,这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将是巨大的福音。而据兰州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心两道三带四片科教城规划结构为:建造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作为核心;以一纵一横两条主干道,构成规划区的两条发展主轴,横轴联系规划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片区与产业片区;重点培养三条自然生态带;梯度推进大学片区、城市资源共享片区、产业片区、居住片区四大功能片区;设计中还引入了“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刚柔并济的理念,突出绿色文化,强化一个生态外环。另外,科教城区域将发展航空和铁路客运业,内部道路规划采用棋盘式方格网络道路格局,构成“三纵三横一环”的主干道系统。这些给当地带来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是永久的基础设施便利。

二、大学城对周边区域经济影响情况调查

1.对于附近农户影响的调查

大学城的建设,引起的人员、物资大量集中,对于土地以及粮食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对周边农业的影响也将不容小觑,据笔者的实地走访调查,周围居民对大学城的建设以及落地于此的态度有79%持支持态度,其余群众对此问题看法模糊,看来似乎并不知到或未曾察觉到其对自身的影响。其中一项对于占用耕地的情况调查显示,有45%的农户表示有耕地被占用的情况,大学城的建设带来的耕地占用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占用的耕地最终以资金补偿的方式回馈给农户,而这笔资金在当地可能是一户人家数年的收入,大学城的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作用可见一斑。

而据一份对当地居民作物种植变化调查显示大学城建设前后还是有较大变化的,从以前的以粮食作物为主变化为以经济作物为主,这种变化是为了满足大学城及其周边餐馆饭店对于蔬菜的需求,由此带来的是农民的收入的显著提升。据实地走访农户的调查显示,2001年以前当地的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大部分居民仅在温饱水平左右,而到了2009年当地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已达4000元左右,而同期榆中县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仅约为2750元。这种远高于平均水平的现象是由大学城的辐射效应造成的,据调查有30%的当地居民的亲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大学城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厨房工作人员,楼管,门卫,以及摊贩,小商店,他们有的因此放弃了农耕生活,成为农村里的“上班族”,或者成为商贾,工作轻松不说,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不少,这些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实惠让当地居民对于大学城的建设是相当支持的。

2.对于附近商业状况的调查

榆中大学城座落在夏官营镇的郊区,周边是广袤的农村,在建设大学城以前,此地基本无商业可言。而在大学城建成以后,学生、教职工陆续入住,到2015年为止,仅入住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的榆中大学城人口已经达到4万,其中西北民族大学学生有21000人,兰州大

学入住学生14000人,另有教职工数千人,这种人口集聚,造成的集聚效应,让周边商业十分发达,我们对周边商户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统计,调查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城周边的商业还是比较繁荣的,754家店铺的规模,以一个店4个员工计算,将有3000工作岗位可以提供,这对农村地区的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农村经济也会因此受益。带来的税收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也将十分可观,对于促进当地的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而这还只是仅进驻了2个大学所造成的经济集聚效应。若以后能有更多的大学进驻,将极大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由此促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加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表中显示大学生的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可以看出,主要还是以餐饮业为主,占到所有门店50%以上,饭店、小饭馆的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330家,这些饭店的客流无疑主要是学生以及教职工。所有门店中居于其次的是零售业的门店,由于距离城镇较远,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用品的消费需求主要靠当地解决,由此造成的零售业门店多、种类多,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去了便利,在附近的走访调查显示,有31%的居民认为大学城给他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

大学城带来的人口和资本集聚,以及其所产生的金融,物流,交通,教育,购物等方面的福利,势必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城能推动一片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短时间的大量学生职工的入住,决定了这种过程是迅速的,高效的。

3.对于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下列图表是2014年兰州市各区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各区县人口和服务业所占比重。我们以人口规模相近的两县作为对比。2014年榆中县农业人口总数为24.4万人,永登县农业人口总数为29.3万人,在兰州市内大致相仿,事实上永登县农业人口总数多于榆中县,而榆中县在产业增加值及服务业增加值方面都大大超过了永登县。榆中县服务业增加值为4081.16万元,占兰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的38.55%,而永登县仅为636.74万元,占兰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的6.01%。榆中县城服务业增加值与永登县相差悬殊。而这与大学城坐落于榆中县有很大的联系,大学城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导致其对服务业的需求剧增,带动了榆中县服务业的发展。

从榆中县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来看,油料,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总面积为47.1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7.01%。而永登县的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为25.5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9.04%。由此我们看到了差别,我们在上文提到的一个调查,榆中县改种蔬菜类等经济作物是在大学城建成以后为适应大学城内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大学城对于榆中县的农业影响也不容小觑。

4.对于当地就业的影响

根据一份初步测算的结果,每1万人的大学人口需要相关配套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将近2500人,以榆中大学城目前4万的人口计算,需要的相关人员将近1万人,5万人的人口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