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特色小镇优势与发展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小镇优势与发展路径
一、特色小镇发展的优势和困境
(一)优势分析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促进城乡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的建设水平,而与城市和农村相比,小城镇在空间上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处于城市核心区和农村边缘区的“亚核心”区域,其经济发展的“亚核心”作用和功能明显,而特色小镇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小城镇的基础之上,但又不同于传统小镇,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1.空间载体优势
特色小镇具有空间载体优势,是在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筛选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特色的小城镇基础上重新定位和发展起来的新的城镇。一方面,城市通过早期的发展,形成了核心区域,具有人口、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但也正是因为各个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较大的发展。另外,随着农
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将会对以道路交通、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为代表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挑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将会出现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资源供应短缺以及人地矛盾等问题,这都对城市的承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位于边缘区域,普遍存在着生产力落后、产业基础差和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方面的缺点,若要加快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则需要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这两点来分析,在空间位置上,特色小镇恰好处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缓冲区,也就是“亚核心区”,那么特色小镇便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一方面能够借由“核心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自身的发展,同时又因其特色定位使其免受极化效应和回波效应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吸纳各类资源要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村地区实现就地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2.集聚人才优势
特色小镇是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体现,具备集聚人才的功能和优势。特色小镇的发展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在特色产业壮大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要素也将会产生更大的需求,随着特色小镇逐渐演变为新的区域“增长极”,
将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提升本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再加上本身的文化、旅游和社区等方面的功能定位,使得特色小镇更加宜居、宜业。相对而言,随着城市地区的不断发展、“城市病”的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希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够拥有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特色小镇不仅能够满足其对于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发挥自身的价值。各地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进程中,都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有助于集聚人才,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3.政策优势
特色小镇建设为新常态下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促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于特色小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而且国家三部委也下达《通知》,积极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纷纷响应,分别制定相
应的政策来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土地、人才、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责任落实、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动态监管,可见,特色小镇发展具有政策优势。
(二)困境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处于探索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困境。
1.特色小镇在发展中存在“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的一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反映在社会经济中也就是所谓的“两极分化”。而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也普遍存在着“马太效应”,由于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发展。具体体现在建制镇的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等方面,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有20401个建制镇,其主要分布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约为西部地区城镇数量的三倍,此外,两者在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距更大。特别是受国家发展特色小镇的政策导向影响,许多公司
通过资本运作纷纷介入国内拥有优质资源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这造成了大量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投资都集中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而对于发展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缺乏投资。
2.融资渠道不完善,特色小镇发展后续动力不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国家的资金扶持,不足以支撑特色小镇的全面建设。特色小镇发展在融资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第一,由于特色小镇建设对于资金的大规模、持续的需求,加大了融资难度,同时也由于政府融资数量的限制,建设工程进程缓慢,不能按期完成;第二,在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相关建设方面,由于回报时间长、收益率低,加大了社会资本进入的难度;第三,由于融资种类繁多,需综合使用融资手段,但金融人才的缺乏也对融资造成了限制。这一系列难题都制约了特色小镇发展。
3.政府绩效导向,特色小镇建设“外实内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特色小镇的发展进程也逐步加快,但部分地区由于政府单方面地追求政绩,导致特色小镇的建设容易出现“形象工程”。具体表现为:
第一,盲目跟风,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就去申请特色小镇建设名额,只有前期的规划,缺乏未来的设想,导致在建设中缺乏特色;第二,任务工程,为了完成特色小镇的建设任务,直接通过行政命令来规定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第三,行政干预不当,政府过多干预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违背了市场的发展规律,从而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可见,政府绩效导向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外实内虚”,特色小镇的经济功能和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4.特色小镇定位不清,功能联动性弱
特色小镇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破题手段,具有产业、文化和社区等功能定位。然而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色定位不够清晰,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不足,并且存在照搬模式的问题,这就容易“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发展,同时还可能因为各地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的发生。另外,由于部分地区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过多地关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人居环境的建设和小镇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这就导致了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功能联动性弱的状况,不利于特色小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