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

摘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通过组建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创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牧院”)运用顶层设计策略,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政行校企联动的系统性、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综合培养的整体性等三个方面,根据企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学院教育价值认同的理念,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系统设计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盟;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生态健康养殖;教育价值认同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院校仅仅靠自身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是无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突破的,必须实行校企合作。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各自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不相同。因此,需要破解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工学紧密结合。2010年11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确立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牧院”)为2010年启动建设单位。学院党政领导通过组织学习文件政策、专家“问诊”、参观交流、赴企业调研、反复研讨等方式,从根本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等角度把握、分析、构建国家骨干校建设的核心理念,运用顶层设计原理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以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念界定

(一)顶层设计的内涵

顶层设计是指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它为将复杂程序设计破解为功能描述、反思推进和重新调整提供了一个规范方法。具体地讲,顶层设计是用系统方法,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制定实施路径和策略。“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现实语境”中,表达了以下三个关键要义:一是要明确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提高辩证思维水平,从战重点是破解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协同运行。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提炼。核心理念的构建路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问题构建。针对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抓住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核心理念。二是经验构建。根据以往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提升,并加以全方位运用,从中提炼出核心理念。三是理想构建。根据校企合作各方对教育价值认同的理想追求,既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能通过奋斗实现,切忌不切实际的、不可实现的、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合作理念。四是借鉴构建。从国外成功的合作教育模式、其他院校成功的合作经验中借鉴有价值的因素,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予以内化,进而创新

自己的理念。五是特色构建。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特色,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内核,构建校企合作的核心理念。

(二)体制机制的内涵

1 体制是指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按其范畴,可以分为根本制度、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在本文中取“具体制度”的语意。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孙绵涛教授认为体制“包含体系和制度两部分,体系指的是组织机构,制度是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据此,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可以认为是围绕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章程这一核心制度而建立的组织机构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制度体系。

2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是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它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因此,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三大机制是运行机制的一般外在形态。

体制机制可以制约一项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并对其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规范运行,才能保证校企的长效、深度合作。

(三)校企合作联盟及其理事会的内涵

1 校企合作联盟的内涵。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从理论角度,同质组织问的竞争会大于合作,资源的使用效益会降低。由一所高职院校牵头,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将资源依赖与互补结合起来运用,在合作过程中动态优化选择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是政府主导(包括江苏省人民政府、泰州市人民政府)、行业指导(包括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农业委员会、13个地市级畜牧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牧院发起、营利性组织(畜牧产业链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研究机构,畜牧产业协会、学会,中职院校等)深度合作,围绕企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学院教育价值的双向认同,为了育人这一共同行动,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订立盟约而形成的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价值认同的公益性、混合型的社会团体,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校企合作服务机构,是企业和学校合作服务、合作发展的有效形式,是校企合作示范区运行的主体和推动者。2011年6月15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批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同意成立“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苏农复[2011]16号)。联盟理事会根据行业引领、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实行会议制度。2011年6月18日,召开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从设计的角度看具有管理理念先进、管理体制先进、成员结构稳定、合作方式灵活、资源共享高效、就业渠道通畅等特征。

2 联盟理事会的内涵。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是校企合作联盟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有自己的章程,按照“行业引领,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其主要职责主要有:(1)联络社会各界,指导和支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校企之间深层次合作;(2)协调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创业农民之问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商江苏牧院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合作企业的发展规划等;(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