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检验规范标准操作技巧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一、生物样本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一)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
表1 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培养条件
培养基目标病原体温度
细菌标本保
存和运送
1. Cary-Blair 所有食源性致病菌室温
增菌液 1. 改良磷酸盐缓冲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4 ℃
2. mEC增菌肉汤EHEC O157:H7/STEC 37 ℃
3. Preston肉汤弯曲菌微需氧42 ℃
4. SBG增菌液沙门氏菌37 ℃
5.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弧菌37 ℃
选择性分离平板1. Mac平板EPEC、STEC、ETEC、EIEC、
EAEC、志贺氏菌
37 ℃
2. XLD平板志贺氏菌37 ℃
3. mCCD平板弯曲菌微需氧42 ℃
4. 耶尔森氏菌选择性平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5 ℃
5. 科玛嘉O157:H7显色平板EHEC O157:H7 37 ℃
6. 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沙门氏菌37 ℃
7. 科玛嘉弧菌显色平板
TCBS平板
弧菌37 ℃
病毒标本 1. 采便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
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
-20 ℃以下
\\ (二)检验方法与流程
(三)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志贺氏菌(Shigella)的检验方法。
2 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
3 操作步骤
3.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
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24 h内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8 h 内送检。
3.2 分离培养
3.2.1 直接分离培养
新鲜粪便:无菌拭子采集少量粪便,尽量从可见血或黏液的部位收集;新鲜拭子在XLD 和MAC一区划线;以1 µ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SBG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SBG增菌液。
肛拭子:操作程序同新鲜粪便。
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轻搅混合标本;拭子在XLD和MAC一区划线;以1 µ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SBG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SBG增菌液。
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
3.2.2 增菌培养
增菌液于36 ℃±1 ℃培养18 h~24 h,采用上述方法于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划线分离,36 ℃±1 ℃培养18 h~24 h。
3.3 菌落特征
3.3.1 选择性平板上可疑菌落的特征见表1。
表1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
沙门氏菌
(大多数)
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
MAC琼脂菌落光滑、无色,直
径2 mm~3 mm XLD琼脂菌落呈红色,直径2
mm~4 mm
科玛嘉显
色培养基
紫色或酒红色紫色或酒红色
3.4 纯培养
挑取3个或以上可疑菌落,划线接种5%羊血琼脂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
3.5 初步鉴定
可疑菌落接种TSI琼脂,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动力-靛基质-鸟氨酸琼脂(MIO)、西
蒙氏柠檬酸盐琼脂和尿素琼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见表2。
表2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3.6 血清学鉴定
挑取5%羊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进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血清学鉴定,设盐水对照。
3.7 确定鉴定
刮取5%羊血琼脂平板上的单个菌落,进行系统生化鉴定。
4 结果与报告
报告粪便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
5 菌株的保存和上送
培养物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轻拧管盖,36 ℃±1 ℃培养24 h,盖紧管盖。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菌株,将0.7 mL 脑心浸液肉汤6 h~12 h培养物和0.3 mL 灭菌甘油加入灭菌菌种管,立即放置-70 °C保存。按照方案要求定期上送。
(四)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检验方法。
2 操作步骤
2.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
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24 h内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8 h 内送检。
2.2 直接分离培养
新鲜粪便:无菌拭子采集少量粪便,尽量从可见血或黏液的部位收集;新鲜拭子在MAC 一区划线;以1 µ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
肛拭子:操作程序同新鲜粪便。
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轻搅混合标本;拭子在MAC一区划线;以1 µ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
平板36 ℃ 1 ℃培养18 h~24 h。
2.3 菌落特征
挑取5个可疑大肠埃希氏菌菌落(粉红色、突起、光滑、湿润)直接保存半固体菌种管;采用PCR检测特异毒力基因方法鉴别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3 多重PCR鉴定
3.1 标准菌株
标准菌株一览表见表3。
表3标准菌株一览表
菌株名称标准号来源
EPEC CMCC 4415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STEC 具有stx1、stx2毒力基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ETEC CMCC 4481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EIEC CMCC 4482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EAEC 042血清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 WHO
3.2 引物合成
多重PCR引物序列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