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呼唤创新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态势。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未来社会对人的创造力的要求,无论在内涵的深度,还是在外延的宽度上都比过去任何时候高得多。因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时代呼唤创新,呼唤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而,广大语文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从强化思维训练的途径方法这一角度去认识语文教学,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开发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求知中创新。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复杂多样的。

一、营造和谐气氛,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只不过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创新意识是驱使学生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表现于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动机。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许多教师习惯于权威式教育,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沉闷,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下,教师习惯于发号施令,死按教参传授新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静听,依赖于标准答案,

不会也不敢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老师说的就是“真理”,学生成了教师和知识的奴隶,还谈何创新思维呢?因此,教师要舍得放下架子,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多肯定,少批评;多欣赏,少苛求;多笑容,少冷面;多探讨,少武断。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告诉学生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从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胆量,树立自信心,从想说到敢说,从敢说到爱说,从爱说到会说,从怕想到敢想,从敢想到会想,从会想到创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学生创新的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这样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二、构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构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在同一问题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要通过对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学会求知;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发展;让学生增加人际交往,学会合作;让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学会负责;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学会生存。课堂的组织既要生动活泼,又要讲究学科的学习气氛,活而有度,活而有目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课堂语言既要有浓厚的学科色彩,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时代性,还要风趣幽默,以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设问、提问,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知识的关键点、阻碍点,设问的深度和难度要适宜,以调动学生成功感,开启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应加强交流式的探讨,评价要有发展性和鼓励性。学生们的各抒己见十分可贵,创

造、创新的火花可能从中闪现,教师要在这方面及时引导放大,以体现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心理、思维、学法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辩论、论证、阐述、答问等应当多角度、多侧面的挖掘可点拨之处,给予充分肯定,让每个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发掘教材潜质、促进学生思维深化

有些课文内容虽然易懂,但如果善于挖掘其客观存在的,能引起学生深层次思维的材料,就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要求熟读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表演,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有的学生说:“范进真可笑,中举后却发疯了。”有的学生说:“范进其实并不可笑,从中可以体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其中的‘笑’是含泪的笑,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稍加点拨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

又如对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贾雨村充发门子这一情节,教材的通常理解是贾雨村过河拆桥,阴险狠毒,我们能否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门子锋芒毕露,过于精明,乱卖关子,掌握内情且知自己的底细,而贾雨村充发门子是门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只说贾雨村过河拆桥,阴险狠毒,是不是有失偏颇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富有灵活性、独特性、开拓了思维空间,逐步形成创新的思维品质。

四、利用变式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阅读教学中,就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可以扩大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就三个事例进行发散思维,问“三个事例典型性表现字哪里?”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明确,其典型性表现在多角度反映事物上:从时间上看,分别写作战时、行军时、休息时;从地点上看,分别写战场上、老乡家里、坑道里;从表现思想感情上看,依次是对敌恨、对友爱、对人民忠诚;从表现精神品质上看,依次是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由于从不同侧面挖掘材料内涵,因此,能使之形成多重意义的辐

射,深化了主题。学生既训练了思维的广度,有学到了作者选材的方法。

再如探讨《故乡》一文的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少年闰土——活泼开朗,聪明能干中年闰土——迟钝麻木,像木偶人

(2)闰土: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

杨二嫂:年轻—→中年—→?

(3)现在:宏儿(廿年前的“我”)与水生(廿年前的“闰土”)亲密无间

二十年后:宏儿与水生?

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前后变化,人物关系等角度全方位探讨,学生总结出这篇小说的主题:(1)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2)纯真的人性被扭曲(3)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4)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不拘泥于教参上的一家之言,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五、加强综合开发,训练学生思维强度

语文教学往往不是单纯进行某方面的训练,而是同时开发多种智力,这样,学生思维力度就可以得到加强。如宁鸿彬老师教《七根火柴》时,他先虚拟一个红军博物馆,引导学生介绍七根火柴的来历,然后给课文另拟小标题,并说明理由。学生点评后说:“你们拟得不错,但作者为什么要用‘七根火柴’为题呢?”学生思考后认为,“七根火柴”是文章的线索,故事紧紧围绕着“七根火柴”来展开。纵观教学全过程,既有阅读品析,又不乏听说训练,既有感知活动,又不乏情感体验。

六、创设思考情境,训练学生想象思维

想象是智力活动中最见活力的思维,它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见想象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