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解读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法

编者按:8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法”。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并先后于1995年、2000年两次修改。时隔15年后再次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当前环保形势进行了大量调整,也同时成为了新环保法通过后修改的第一部单项法。新法针对当前的主要污染物,重新划定了监督管理范围和形式,针对不同的产品给出了更细致的指导意见。本文从法律亮点、专家意见等方面全方位解读《大气污染防治法》。

内容较旧版扩充近一倍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法将于2016年1月1日施行。比起旧版的66条,新版增加了近一倍,共8章129条。

这一次,《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结构上做出了革命性的改变,大刀阔斧地引入了更全面的污染物控制体系,不仅新纳入了颗粒物,而且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纳入控制体系之中。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设8章129条,对既有条款进行了大规模增删、调序,重新组织,新增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内容。

相较于修订前的7章66条,新版修订内容扩充近一倍。此次修订在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政府责任、区域联防联控、明确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强调科技治霾等方面颇具亮点,被称为史

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法。

对比修改前的法案,此次修订理顺了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关系,体现了立法逻辑的科学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曾公开指出,大气环境管理应当以空气质量目标管理为核心,而以前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按年度进行,没有考虑大气环境的实时质量、实时容量和大气污染物的实时排放流量。新版法律采纳了这一思想,规定“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理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逻辑。

在该逻辑的指引下,法案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思路,即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指明了工作方向,即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不仅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新法律还指出城市之间避免“各自为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新法设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专章,规定由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协同控制目标。当前中国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

新法同时指出,创新驱动是解决环保制约和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虽然我国有很多科研

机构及高校开展雾霾研究,但数据共享难、科研被条块化和体制性割裂、研究重复多、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问题比较突出,治霾技术研究进展缓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科技治霾,草案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中国石化“碧水蓝天”进行时

截至2015年一季度,中国石化“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已落实投资项目数、下达投资总额分别占项目总数、投资总额的87.5%和63.5%。中国石化承诺计划投资228亿元,用3年时间实施803个环保治理项目,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改善厂区及周边环境。

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领跑企业,早在2001年,中国石化就建立以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13年的坚持和改进,让绿色低碳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现在的中国石化早已成为企业界绿色低碳发展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2013年7月30日,中国石化向社会宣布开展“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目前,“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进展较好,计划2015年完成全部项目审批,2016年6月30日前全部项目建成投用。在开展专项行动过程中,中国石化还另外实施了45个环保治理项目,投入资金28.5亿元。

2014年6月6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的第二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石化正式宣布启动“能效倍增”计划,承诺到2025年,能效提高100%,实现能效

倍增。这是继2013年推出“碧水蓝天”行动后,中国石化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上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推出类似计划。中国石化通过加强结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碳资产管理及循环发展等措施,逐步提升能效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有力推动了能效倍增计划落实,提升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仅2014年就累计节能247万吨标准煤,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累计实现节能5.7万吨标准煤。

截至2015年4月底,“能效倍增”计划已批复项目1143个,预计实现节能173万吨标准煤;节能项目投资34.3亿元,预计实现效益22.3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87个,预计实现节能27.8万吨标准煤。

多年来,中国石化努力塑造低耗高效、清洁环保的新形象,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在2014年企业公众透明度蓝皮书中,中国石化荣获最佳环境信息披露奖。

解读新法四大亮点

此次修改主要体现了4个方面的进步。

一是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省级政府进行考核,省级政府可以制定办法对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同时,未达标的城市要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向同级人大报告,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改善大气质量方面的责任。

二是坚持源头治理,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完善相关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