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特点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特点研究

作者:王英杰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2期

摘要:集造型艺术与舞台表演为一体的皮影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以独特的表演方式和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得到无数艺术家的关注,并深植于民众心中,它所形成的艺术模型和舞台唱腔已经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遗产。

关键词:皮影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45-02

皮影俗称“灯影”,它以兽皮雕刻人物和其他什物并借助灯光在亮上得影,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傀儡戏之一。皮影艺术是将戏曲艺术之美与工艺制作之妙巧妙结合的艺术种类。中国皮影艺术具有历史悠久、演技奇妙、唱腔悠扬的独特魅力。数千年来,这枝民间戏曲艺术奇葩,经过漫长的历史雕琢和众多皮影艺术家的提炼,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一、皮影戏的发展渊源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皮影戏起源于宋代,并受到古代弄影幻术、影子游戏、民间剪纸、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皮影戏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区,北宋都城是其最早的繁盛地。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是面向宫廷贵族表演的艺术形式,然后才慢慢流传到民间,融入乡土气息,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后,一部分影戏艺人迁移到北方,一部分影戏艺人避靖康之乱西出潼关,大部分影戏艺人则随宋都南迁而至南方各省。这些影戏艺人在各地扎根并继续发扬皮影艺术,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大区域流派,即中南部皮影、北方皮影、西部皮影。

二、皮影戏的风格特点

皮影戏,别称灯影戏,是借助灯光透过镂刻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景象来完成表演的。影人的造型在皮影艺术表演中显得尤为重要。影人制作的传统技法是镂空,以渭南影人刻制为例,其制作包括以下四种艺术风格:其一,人物造型符合整体美法则。每个人物的头身手臂和总身高均有特定的比例,其外形轮廓的整体美中包涵了内部装饰的古典美,在设计刻制时由创作人在夸张中赋予艺术变型。其二,人物造型艺术化。设计的人物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影人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生、旦人物,鼻尖口小、朱红点唇、秀婉妩媚,讲究图案纹花、用色简练、平涂着色;武生以立突的眉毛体现出英姿挺拔;文生则用平眉展示文人的清秀文静。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和佛像、戏曲脸谱和服装、民俗装束

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精髓,在背影光照下,视觉效果艳丽剔透。其三,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人体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以利表演效果。影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而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其四,人物造型戏曲化。皮影人物造型是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的。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造型,源于舞台戏剧而又超越于舞台戏剧。皮影人物的造型都体现了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在造型设计时,不仅男女有别,而且人物身份性格不同,相貌则各异。其中的女性形象,极尽委婉妩媚之态。如辽宁陵园皮影戏,它是中国北方皮影戏的重要支脉,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凌源皮影戏的影人经由选皮、泡皮、晾皮、择皮、勾图、雕镂、浆洗、晾晒、平压、染色、上亮油和组装等十几道工序组成,具有造型古朴、色彩艳丽、线条流畅、雕刻精美、玲珑剔透的特点,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珍品。

三、皮影戏的表演艺术特色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是靠灯光透过镂空的影人和道具在亮子(影布)上的活动来展示人物的运动、情态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的,在表演上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皮影艺人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为皮影艺术增加了无穷的魅力。皮影戏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融合,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皮影戏的流派和唱腔有数十种。皮影戏演出不同于现实剧场分幕分场形式,由于影人出入场自如方便,场景变换非常容易,其特点就是故事性强,因果关系明确。如辽宁鞍山皮影戏,人物行当齐全,分为生、旦、净、髯、丑五种。五种行当形态各异,唱腔上也有不同要求,比如髯和净要求用大嗓演唱,声音洪亮,粗狂豪放;而生和旦要求用小嗓唱,声音纤细绵柔;丑则要求用阴阳嗓唱,真假嗓相互串用,油腔滑调,幽默诙谐。在唱腔的创作上,鞍山皮影戏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民间小调、叫卖调、哭丧调、民歌的旋律,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的板腔体音乐,能完美地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忧等多种感情。在皮影表演中,亮子在深度空间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缺陷,但艺人却巧妙地将这种不利因素减至最小,他们在影人的上下场表演中,巧妙地运用距离亮子的远近,形成上场由大变小、由虚到实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以姗姗来迟的视觉感受;下场则由小变大,由实到虚,给观众渐渐远去的视觉感受,这就有效加深了皮影场景的深度空间。

四、皮影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

皮影艺术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瑰宝,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皮影也经历了由胜到衰的过程,许多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相继去世,皮影艺人逐渐减少,大量皮影戏道具残损失落,国内的专业剧团寥寥无几,这些导致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逐渐走向衰落,尤其是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演出市场的萎缩直接威胁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虽然国家和博物馆、民间仍然收藏有一些皮影艺术品,但总的看来皮影艺术已处于逐渐失传的境地。如何来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则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传统皮影戏相比,

数字化的皮影动画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由于皮影戏是一门集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近年来许多动画制作公司使用贝齐尔样条曲线分段逼近等三维制作方法来构造皮影人的外形,这样做不仅可以真实再现其复杂的轮廓,通过反复调整控制点位置和曲率,使曲线尽可能光滑,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审美观念的不同,用曲线拼接出新颖别致的图案。绘制好的曲线被剖分为大量的三维多面体,虽然厚度设置很小,但在光照下对散射效果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在皮影戏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它的光照方式了。从光源出发,追踪从聚光灯中射出的各个方向的光线,并把其中与物体或投影面相交的光线信息存入缓存区。建立二维的贴图,以求能将瑰丽古朴的色彩、光洁透明的皮影质感和戏台上光影的空间感在阴影中表现出来。当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如何用计算机传递皮影戏中的动感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表现皮影运动的特点,将整个影人分成十一个部分来构建,通过在关节处设置隐藏点来对齐整个模型。通过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平移、旋转、切变等矩阵变换,皮影人物就可以依照我们的要求,做出转身、行走及其他各种平面动作。

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并且可以方便地依据受众的需求做出修改和创新。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传统艺术的沉重,赋予它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

五、结语

千余年来,皮影艺术为中华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是历代民众的精神食粮。如今,虽然人们正在逐渐远离皮影艺术,但是只要我们找到皮影艺术的精髓,寻求到一条适合皮影艺术的生存之道,它仍然会回到我们的身边。

参考文献:

[1]魏力群.民间皮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秦振安,洪传田.皮影戏珍藏图典.书泉出版社,2004.

[3]陈义敏等.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4]孙建军.中国民间皮影.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5]魏立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6]杨军.浅谈渭南皮影艺术.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7]薛海萍.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