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提高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提高的策略
【摘要】有效教学,一直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有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大的收获,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课程改革之目的。
【关键词】教学的基础;教学的关键;教学的保证
教学的有效性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入手。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又尽可能大的收获,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课堂,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她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知识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门体的实践活动。如《时、分的认知》一课中,认识钟面这一环节,通常这样设计;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再做总结。我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太好,一方面大格、小格一块儿展示出来,容易使学生产生模糊的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已有认知整时、半时、快几时、几时刚果的知识基础和熟悉钟表的生活经验,不易充分调动学
生思维的积极性,知道的同学因不感兴趣懒得去观察,不知道的同学在已知道同学的争先恐后的抢答中亦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容易出现“夹生饭”现象。如果首先引导学生和老师一块儿画钟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按画圆形钟面——标数字——给两个相邻数字中间的一段起名字(大格)——数大格——画小格——数小格——学生说特征,教师画时针、分针、秒针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质疑、讨论、探索中逐步形成钟面的表象,效果会更好。
2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张贴的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不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而我做了就理解了。在数学课上,学生需要的不是知识是怎么样的这一结果。而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中,为什么用数对确定位置比较简洁这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用原生态的记录位置的方法开始,由描述简练的不够准确、描述准确的不够简练,既不简练又不准确不好描述等认知冲突中,激起学生探索用比较简单、准确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热情。当学生积极地尝试着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记录时,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由这些方法虽简单却比较乱,引出用统一的方法记录位置的必要性,即用数对确定位置,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探索、困惑、发现中体验知识的形成,感受非常深刻。又如《秒的认知》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1秒、10秒、15秒、60秒这些时间的长短,通过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2
个字、点一下头等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时间,将看不到、摸不着的概念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形象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真正建立时间的概念。
3教师简洁、到位的语言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认真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现在孩子简直是启而不发,不管老师怎么费劲,他就是不配合,这难道仅仅是学生一方面的原因吗?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的霸权地位,用欣赏的眼光把学生看作是有能力、有创造力的活生生的人,多反思自身,思考自己说的每一句活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否浅显易懂准确到位、是否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要求学生来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师生齐心协力合作学习。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导课中,教师出示了两个鱼塘图,一个是长方形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本意是想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这一数学问题,却抛出了“你想计算哪个鱼塘的面积?”。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答案很分散,远不及“你会计算哪个鱼塘的面积、”针对性强,因为学生已学过长方形的面积,没学过平行的面积,一个“会”字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导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上来,针对性非常强。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吸收传统教学的做法,转变教学模式,讲究方法策略,精心设计,用心调控教学过程,精讲导学,巧问诱思,把主动权教给学生,你会发现学生比预想的聪明多了,你的课堂也会变的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邹尚志、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