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不加入工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不加入工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曹亚雄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6期

摘要:尽管我国在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性质、组织观念、思想意识以及对工会的认同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比例不高,致使工会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教育和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农民工转化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农民工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改进工会的工作,加强工会的维权能力,探索新的有效的人会途径等措施来促进农民工加入工会。

关键词:农民工;工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6-0835-0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完成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民工总人数达2亿,而且每年以1300万的速度在递增。基于农民工的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党和政府在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中明确了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重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最为集中地体现在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里。中华全国总工会也把解决农民工困难,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1800名与会代表中,有工人代表85名,其中有47名是农民工代表。以此来看,这的确反映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农民工已有了相当重视,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没有加入工会,尤其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比例较低,有的企业甚至没有成立工会。就是已经加入工会的农民工,其工会参与程度并不高,组织不稳固,在很多方面他们与工人出身的工会成员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差距。农民工加入工会工作不到位,形式主义严重。

目前农民工从总体上仍然处于城市社会劣势地位:进城稳定就业少,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社会融入和认同感低。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职工群众性组织的工会就必须发挥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农民工加入工会对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加快农民工向工人阶级转化,巩固和扩大我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民工加入工会,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对于工会来说,农民工加入工会有利于促进和壮大工会的社会基础,促进中国工会事业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快中国社会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工不加入工会的原因

农民工不加入工会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既有国家和政府宏观层面的,也有企业和基层工会中观层面的,还有农民工微观层面的。我们认为,农民工自身和工会方面是主要原因。

第一,农民工的劳动性质和特点不利于农民工加入工会。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劳动总体特点是: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报酬低,社会接触面窄。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加入工会。

农民工是一个职业流动相当频繁的群体。由于二元经济体制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中除了少数人在城市安居乐业外,绝大部分呈现候鸟式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部分人采取钟摆式,一部分人采取兼业式。目前,农民工大多数集中在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用工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变化而变化。而一些服务行业,如餐饮、保安等,对劳动的要求则是非固定、非正规的。因此,许多农民工从事的是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小时工等非正规工作,致使一些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和地区处于经常变化中。据调查,有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的只有12%。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有多达15.68%的人不知道劳动合同是什么。甚至一些雇主为降低用工成本,对招收的农民工进行“恶意试工”,因此,农民工工作极不稳定。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在4400名农民工中的调查显示,有过1到9次变动工作单位经历的有2202人,占50%。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工最为关注的只是如何保住目前的“饭碗”和寻得更好的“饭碗”,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而对于加入工会则不大关心。即使有愿意加入工会的,也因为自己常年四处转战而无暇顾及。

农民工劳动的显著特点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危害性大。据国务院调查,农民工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在8小时之内的仅占13.7%,8到9小时之间的占40.3%,超过9小时的占45.98%,周末没有休息的比例高达68.27%。许多农民工从事高空建筑和地下矿井及海上作业,劳动强度很大,即使是在服务性行业和制造行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农民工的健康和生命经常处于危险状态,精神高度紧张。据调查,仅有7.16%的单位全额支付工伤医疗费,而分文不给的占46.05%。为了维持生计,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基本上处于一种工作、吃饭和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周而复始地奔走在劳动场所和休息场所之间。一些农民工连续几年没有时间和条件与家人团聚,当然也就没有闲暇享受丰富的城市生活,更谈不上参加工会等社会活动。

另外,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普遍较低,待遇差,基本上没有劳动保险制度。据调查,2004年农民工月工资在500~800元之间,不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60%,而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镇职工的四分之一。作为农民工主要接受地的珠江三角洲,过去12年中农民工

的平均工资只增加68元,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是负增长。尽管这些年中央政府采取很多有效措施提高农民工的待遇,但是,农民工和城镇工人劳动报酬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多少。而且,农民工除了工资和加班费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劳动保障。就是这点微薄的工资,农民工有时还拿不到手。据国务院的调查报告,农民工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比例仅为

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占35.68%和15.68%,而且拖欠的工资和医疗费用能够全额追回的仅占16.91%,无法追回的占30.25%。根据本人在湖北武汉和浙江温州两地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基本没有加班费或者偶尔有加班费的高达44.1%。由于劳动报酬低,加上农村新政策的落实,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工荒”。除此之外,农民工在务工所在地社会生活存在许多问题。许多调查表明雇主和老板对农民工漠不关心甚至苛刻。农民工的交往基本上限于老乡和工友之间。而多数的城里人对农民工也抱着歧视性态度,很少跟农民工交往,农民工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卑感,感觉被社会慢慢地边缘化了。据调查,农民工认为日常接触的本地市民中,对他们态度友善的只占5.43%,不好的高达26.67%。73.8%的农民工不愿意参加当地的社会活动。这种狭窄的生活面和社会环境不仅不利于农民工的社会参与,也会导致农民工强化对自身城市边缘人身份的认同。

第二,农民工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工人身份意识不强,制约了农民工加入工会。由于中国社会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农民和工人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不仅表现在两者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也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和组织纪律性方面。从总体上看,农民工文化教育程度在农村属于较高的层次,但是,相比较于城镇工人,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要低得多,尽管近些年来80后出生的农民工的加入大大缩小了这种差距。据统计,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6%,接受过培训的仅占24%。因此,农民工尽管与传统农民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低下使得他们的思想上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小农意识。他们对于经济利益比较关注,对于自己精神需求和政治权利比较忽视。一些农民工对自己有哪些合法权利弄不清楚,法制观念不强,维权意识淡薄,找不到合法有效的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手段。据笔者在湖北武汉和浙江温州的调查,许多农民工对于劳动纠纷要么是忍受,要么是找老乡私下解决问题,很少采取组织形式来来维权。而且农民工主要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临时工作,这些工作变动大,不稳定,这种情况导致农民工对一些不公正待遇只能忍受。

农民工组织性不强,工人身份意识不强也是阻碍农民工加入工会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民工大多数人在农村长大,自由散漫的习惯也逐渐养成。同时,农民工的工作处于不断变换之中,组织纪律性难以养成。这种特点使得农民工不愿意接受组织的约束。由于历史原因,户籍制度仍然是我国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体制的产物。尽管从职业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看,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户籍身份上却仍然是农民。据笔者在武汉和温州的调查,农民工认同自己是工人的仅占34.1%,而大多数人觉得自己还是农民,他们在工作之余交往的主要对象局限于同乡,并没有融入城市生活,许多人的打算是挣够了钱就返回老家而不是留在城镇,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转化为工人。同时,工会和政府在工人意识方面的宣扬和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有些免费的培训,也只是侧重技术和技能的培训。这种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民工的角色认同使得农民工把加人工会看做是城镇工人的事情,自己加入工会没有根据,这无疑阻碍了农民工加入工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