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的结构与使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窄光带照明
圆锥光带照明
圆锥光照明法:是将光带的高度和宽度最大限度 地变窄,通常用极小直径的圆孔以代替裂隙而投 射圆锥光,与显微镜的观察系统成45度角
此法检查时要求诊室为完全暗的环境,观察时光 线要聚焦于晶状体的前表面与角膜内皮面之间前 房中央
该检查主要用来检查前房中是否存在闪辉(蛋白 质)或漂浮的细胞
虹膜和瞳孔
检查者:1、将裂隙光聚焦在虹膜上,先选择弥散光观察虹膜整体情况, 再调窄裂隙观察具体细节(直接焦点法)调节裂隙的强度,观察瞳孔在 光照下的反应。
2、光源角度为从颞侧45度照射
3、裂隙灯放大倍率调为低倍
4、检查时嘱被检者向前看
5、观察被检者虹膜形状,强光刺激看是否有收缩 主要观察虹膜纹理是否清楚,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新生血管、结节、 震颤,有无撕裂、穿孔或异物,与角膜或晶体有无粘连。 用弥散光可以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位置、两侧是否对称、瞳孔有 无闭锁。 利用裂隙灯的开关了解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4、角膜缘分光照明法
利用角膜的透明性光线在角膜组织内形成全反射。 先将裂隙灯光源投射到角膜缘上,这时在角膜的其他部位出现明亮的光 晕,将显微镜焦点聚焦在角膜上,可以清晰地显示角膜组织的透明情况, 用于检查角膜的云野、水泡、血管、水肿和瘢痕等病变。
角膜缘分光照明法
角膜缘分光照明法
5、镜面反光照明法
玻璃体前三分之一
将焦点移向晶状体的后面可以看到前部1/3玻璃体的切面图, 玻璃体有液化或混浊者可以看到有纱幕样纤维随眼球而轻微 飘动。在前部玻璃体出血、炎症时可以看到红色的血液或炎 症渗出物飘动。 目前借助前置镜也可观察到眼底情况。
晶状体
检查者: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裂隙光,裂隙灯光亮调为高度。 2、裂隙灯光源角度调为左右各10~45度 3、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高倍 4、检查时嘱被检者向前看 5、裂隙灯裂隙的宽度2mm,裂隙灯取窄光源对准瞳孔区,将
焦距对准晶状体扫描瞳孔区晶体情况。 主要观察晶状体是否透明,位置是否正常,如有浑浊注意其范围、形状、 颜色,必要时要进行散瞳检查。
使用直接焦点照明法
光线和焦距都直接放在角膜后表面 可以看到白色羊脂状的点状KP
使用后部照明法 照明系统聚焦于虹膜上 反射光线从后面投射到角膜后表面 光学系统聚焦于角膜后表面观察 此时KP在相对暗的角膜上 对比度高,更明显。
3、后部照明法
下图是一个角膜新生血管的病人。使用后部照明法,裂隙灯的光源照亮后方虹膜 后反射回角膜,光学系统聚焦与角膜上看到新生血管。较直接照明的方法明显很 多。
结膜
检查者:1、检查时先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看睑结膜整体情况。然后 将裂隙灯的光调为裂隙光从被检者的鼻侧到颞侧细致的检查1~2遍(睑 结膜需翻转上眼睑才能看清)
2、光强度调为中等
3、光源角度为45度
4、检查上眼结膜时嘱被检者向下看,检查下眼结膜时嘱被检 者向上看
5、翻眼皮时应注意手法,如怀疑有充血或滤泡应放大倍率观 察
( 4) 操纵杆向颞侧移动, 使角膜光学切面中约内皮层移至镜面反射相处, 此时 用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并拍摄明亮的镶嵌状的内皮细胞。裂隙灯显微镜放大至 40 倍时图像更为清晰。
6、间接照明法
将裂隙灯的光线聚焦在观察目标的旁边,再用显微镜观察目标。 可用于角膜血管翳的检查。
间接照明法
三、裂隙灯检查内容及对应的照明方法
3、后部照明法
裂隙光源取45度位置照射,显微镜正面观察。 将光源投射到虹膜表面,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该光斑反射回来的光线 射到角膜后表面,检查者不用看边界清楚的被照处,就能看到在光亮背 景上出现的角膜病变。 适用于观察角膜新生血管、角膜后沉着物、角膜深层异物、角膜深层血管、 角膜血管翳等。
3、后部照明法
利用角膜和晶体前后表面都是非常光滑、具有镜面性质可以反射光线进行 的一种检查方法。患者注视正前方,将裂隙光源从颞侧照射到患者的眼睛 上,裂隙光线的宽度掌握在0.3mm左右(裂隙灯与显微镜的夹角越大裂 隙可大一些,相反,裂隙应小一些)裂隙灯的焦点调到要观察的目标上, 如角膜,使其在角膜上形成一个长方体,在角膜的长方体的右侧可见一个 很小很亮的反光点,这就是角膜面的镜面反光点。观察镜面反光点可以了 解角膜内皮细胞的镶嵌形态,晶状体的前后表面。
1、弥散照明法(基本)
光源斜向投射充分开大裂隙,使眼表处于弥漫性照明状态。 主要用于眼前部组织的快速初步检查。 发现病变则改用其他方法。
2、直接焦点照明法(常用)
后面几种检查的基础 基本特点裂隙与显微镜的焦点重合 光源从右侧或左侧40~65角度投射到角膜组织,对组织进行细微观察 用于观察角膜、前房、晶状体和玻璃体地正常结构和异常变化。 可分为宽光带照明法、窄光带照明法和圆锥光照明法
裂隙灯检查的内容和照明方法
裂隙灯检查由外向内的基本检查顺序是: 眼睑——睑缘——睫毛——泪器——睑结膜——球结膜——结膜囊—— 角膜巩膜缘——泪膜——角膜——前房——前房角——虹膜——瞳孔— —后房——晶状体 检查时:先右眼后左眼。
平均每只眼睛检查120秒 有具体问题再作进一步检查
眼睑
检查者: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裂隙灯光强调为中度 3、光源角度为左(右)各45度 4、裂隙灯放大倍率调为低倍 5、检察时可嘱被检者闭眼。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窄光带照明
窄光带(光学切面)照明法:是用尽可能 窄 的裂 隙光照射,与显微镜观察系统约成45度角,在角 膜及晶状体等组织上形成一个很薄的光学切面
主要用于检查角膜基质和上皮的混浊,判断混浊 或浸润的深度,
也可以观察角膜瘢痕、角膜营养不良、及角膜新 生血管
可精确判断病变的位置、程度和性质,分辨角膜 伤口是否为穿通等
管及出血)、钻蓝光(莹光观察) 光栏盘:控制裂隙灯的高度 裂隙旋转手柄:可变化裂隙灯的光带(横位、斜位、坚位) 投射镜:光源经过滤片杆到光栏盘后射出处 反射镜:可改变光源投向的镜面 定向中心旋钮:拧松后可左右旋转10-15度 前傾扣:按下扣部可以使光线向上射 裂隙宽窄调节旋钮:可任意调节宽度 刻度盘:调整角度,可显示显微镜壁与裂障灯壁之间的夹角的大小 固定螺丝:固定灯壁和镜壁
镜面反光照明法
裂隙灯使用方法: 灯臂与镜臂的夹角= 45°~ 60°, 裂隙全高度, 裂隙宽约0.3 mm, 显微镜对准角膜。
具体步骤现以观察左眼角膜内皮层为例说明:
( 1) 患者向正前方注视;
( 2) 裂隙灯从颞侧照射, 裂隙光焦点对准在角膜上, 形成一个角膜的长立方体 光学切面;
( 3) 在角膜光学切面的颞侧有一个很小而亮得耀眼的亮光点, 此即光源在角膜 面的镜面反射, 这个镜面反射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 当裂隙灯显微镜联合移动 时, 它固定不动;
裂隙灯使用前准备
检查室内灯光昏暗 酒精棉球消毒额托和颌托,调整裂隙灯升降台及椅子高度 摘除框架眼镜,将额头和下颌分别放在额托和颌托上,并调整好高度,
使外眦线高度位于眼位线水平 闭眼,放大倍率6倍或10倍,开启照明系统 以睫毛(或对焦棒)为对焦目标,调整屈光不正及瞳距
二、裂隙灯的六种照明方法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8~15秒之间
角膜
检 查 者 : 1 、 一般采用直接焦点照明法、后部照明法、间接照明法、镜 面反光照明 、 角膜缘分光照明法等多种照明方法交替使用来观察角膜
2、检查时把裂隙灯的光调为裂隙光
3、裂隙灯亮度调为中等
4、调整裂隙灯光源的角度、宽度,检查顺序从被检者的鼻侧 到颞侧,从角膜上皮层观察到角膜的基本厚度
镜面反光照明法
赵倩,王婷,高华.裂隙灯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观察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 志,2014,(第2期):113-115
镜面反光照明法
图 1 利用裂隙灯显微镜( 40 倍) 的镜面反光照射法观察到患者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 右 上角为选区放大 40 倍图示, 清晰可见增大融合角膜内皮细胞( 1A) ; 对应角膜内皮镜检 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数明显较少, 细胞融合增大( 1B) 。 图 2 利用裂隙灯显微镜( 40 倍) 的镜面反光照射法观察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时, 隐约可 见细小六边形内皮细胞, 右上角为选区放大 40 倍图示( 2A) , 对应角膜内皮镜检查角膜 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正常( 2B) 。
裂隙灯的结 构与使用
主要内容
一、裂隙灯的结构 二、裂隙灯的六种照明方法 三、裂隙灯检查内容及对应的照明方法
一、裂隙灯的结构
裂隙灯的基本结构
照明系统 显微镜观察系统 器械支持系统
裂隙灯的照明系统
光源:灯盖、灯泡(卤钨灯)、灯座 滤片杆:通光、隔热(看泪液)、减光(滤光)、无赤片绿色光(观察血
裂隙灯的显微镜观察系统
目镜:有放大6倍、10倍、16倍、25倍、40倍几种。 目镜视度调节盘:可调整检查者屈光不正。 挡气板:防雾气和灰尘。 调节瞳距
裂隙灯的器械支持系统
平台:操纵手柄(升、降、平移裂隙灯) 底座固定螺丝(可固定裂隙灯,防止滑动)
支架:额托、颌托、额托调节旋钮、眼位线(与外眦线相平) 固视灯:随检查的需要固定眼球用 仪器台:电源开关、明亮度调节旋钮、升降开关 辅助系统:相机
睑缘及睫毛
检查者:1、用裂隙灯弥散光观察 2、裂隙灯光强度调为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光源角度45度 4、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为10倍 5、观察顺序从鼻侧到颞侧 6、检查时嘱被检者向正前方看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泪器
检查者:1、用裂隙灯弥散光检查 2、裂隙灯的光强度调为中等 3、光源角度为颞侧45度 4、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为10倍 5、检查时嘱被检者向颞侧看 6、应观察到被检者的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宽光带照明
宽光带照明法:是用宽裂隙照射,光带约为 2mm宽,与显微镜观察系统约成45度角
宽光带照明法主要用于检查角膜上皮、角膜内皮 、泪膜以及隐形眼镜配适的检查
也用于检查角膜基质和上皮的混浊并判断混浊或 浸润的深度
也可观察角膜的瘢痕、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神经 末梢及角膜新生血管
宽光带照明
5、检查时间应控制在10~20秒之间
6、检查时应不时的嘱被检者眨眼,以观察被检者的泪膜情况
角膜
注:角膜上皮检查:光源角度为45度,光亮中等强度
角膜基质检查:光源角度为从鼻侧到颞侧,裂隙宽度2mm,光亮 中等强度
角膜内皮检查:光源角度为从鼻侧到颞侧,裂隙宽度2mm,光亮 中等强度
在角膜、结膜上皮损伤时,可借助荧光素染色进一步观察:浸湿染 色 条 与 被 检 者 结膜相接触。让患者瞬目后不要眨眼,此时可见角膜、结 膜破损处有嫩绿色 液 体 着 染 ,上皮完整处不着色。此方法也可用于观察 泪膜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