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图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 黄瓜靶斑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单 独预防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

高 湿 易 发 病
黄 瓜 叶 斑 病 是
瓜 靶 斑 病 发 病
一原
种因
真:





黄瓜炭疽病
病症: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
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 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茎部发病,近 地面基部变黄褐色,渐溢所,后折倒。 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 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 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 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 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 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 稠物,后期开裂。
黄瓜灰霉病
症征 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
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 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 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 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黄并生灰霉,后 霉层变为淡灰色,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长、 腐烂或脱落。叶片一般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 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直径 20-50 毫米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 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瓜或烂花附着在 茎上时,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严重时下部的 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病原 瓜棒抱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孢子
多生于叶面,背面也可产生,但较少。分生 袍子梗多数单生,细长,不分枝,具1-7个 隔膜,浅褐至黄褐色。大小 90320×5.75 -12微米,分生把子顶生,具厚壁,分生孢 子基部膨大,倒棍棒形或圆柱形,直立或弯 曲,顶部钝圆,有隔膜10-20个,隔膜处不 缢缩,大小39.6-164.8×11.8-17.2 微米
隔细长,分枝,顶生单胞,无色,卵圆形,顶部有乳
突的孢子囊,有性时期产生谈黄色,球型的卵孢子
黄瓜褐斑病
症状 为害叶片,病斑初呈淡褐色后变褐
绿色,略呈圆形,直径6-12毫米. 多数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 则形或多用形,有的斑中部呈灰白色 至灰褐色,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 斑融合,叶片枯死。
黄瓜黑星病
一、症状 可危害叶片、茎蔓、卷须和瓜条, 幼嫩部分受害重。幼苗期发病,子叶上产生 黄白色圆形斑点,以后全叶干枯。成株期嫩 茎染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以后变 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 卷须染病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经两三天 烂掉形成秃桩;叶片染病,开始为污绿色近 圆形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形成星状破裂; 叶脉受害后变褐色、坏死,使叶片皱缩;瓜 条被害形成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直 径2-4毫米,中央凹陷,龟裂成疮痂状,溢 出琥珀色胶状物。
病原: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侵染引起
黄瓜菌核病
病症: 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果实,也能危害茎蔓和叶,在黄瓜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茎染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基 部和茎分杈处,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淡褐 色,病茎软腐纵裂,病部以上茎蔓和叶凋萎枯死。湿度 高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受害后茎秆内髓 部受破坏,发病末期腐烂而中空,剥开可见白色菌丝体 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白 色,以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果实染病,发病初 始在幼果脐部呈水浸状腐烂,果表长白色棉絮状菌丝并 形成黑色粒状菌核。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斑,扩大后 呈灰褐色近圆形大斑,边缘不明显,病部软腐,并产生 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严重时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原:
属子囊菌核盘菌真菌。病原菌呈丝状,近
无色,直角分枝,分枝处略缢缩,附近产生 一个隔膜。菌核由菌丝扭集形成,初为白色, 后表面变黑 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
浅褐色子囊盘。子囊盘杯状或盘状,成熟后, 变成暗红色,盘中产生许多子囊和侧丝。子 囊无色,棍棒状,内生8个无色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椭圆形,单细胞,
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
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直
径可达25毫米,边缘不明显,扩
展迅速,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
裂,病斑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
垂。瓜条或其它任何部位染病,
开始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
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 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病原:黄瓜疫病病菌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的甜瓜疫霉菌 菌丝丝状,无色无隔,老孰菌丝有球状体孢囊梗无
黄瓜病虫害图集
黄瓜靶斑病病
病症: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
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 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 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 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 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 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蔓枯病
症征: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
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 病斑轮纹不明显,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 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直径10-35 毫米,少数更大;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 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 病茎干缩,纵裂。
病原: Mycosphaerella melonis (Pass.) Chiu et Wa lker称甜瓜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 性世代为 Ascochyta citruHina Smith,称西 瓜壳二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叶片病斑 上的小黑点多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 子器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内生多量分生 孢子。分生孢子短圆形至圆柱形,无色,初 时单胞后变双胞。茎蔓上病班小黑点有时为 病菌子囊壳。子囊壳球形,黑色,内生有多 个直或弯曲的无色透明的棍棒状子囊。子囊 内有8个上胞大、下胞小的双胞子囊孢子子。
起,该病菌无性繁殖形成游动孢子,靠露珠 和雨水传播
黄瓜疫病
症征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保护
地栽培主要为害茎基部、叶及果
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
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
秃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
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
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显著缢
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
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
病原: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
盘孢菌侵染所致
黄瓜霜霉病
病症: 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
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 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病斑颜色变化为绿色、黄色,最 后变为褐色,潮湿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 出紫黑色霉层。
病原: 黄瓜霜霉病是由卵菌纲霉菌属真菌侵害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