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剖析文化差异对中印影响的实证研究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文化差异对中印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分别于1978年、1991年实行改革开放。

此后两国经济发展迅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直接投资的两个主要区域。

中印国情相似,又是在吸引外资方面的重要竞争对手,对两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扩大吸收外资有借鉴意义。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对影响中印两国流入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印文化差异中的传统因素主要是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现代因素主要是高新技术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儒家文化宗教文化一、文献综述关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的差异,学界研究较多。

邱立成等2006通过比较中印引进外资的模式、政策及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引资规模占绝对优势,但引资质量不如印度,中印两国引资的优势分别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上。

王霞等2009认为,中印两国在利用外资的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如投资质量不高、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剧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原因与跨国公司和投资东道国目标不一致、在国际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国际上各国引资政策的激烈竞争等外部条件紧密相关。

李凡等2009根据15国1990年以来对中国、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对中印两国吸引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高速增长的历史、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汇率贬值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印度的语言优势克服其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而吸引更多的流入。

郭世华2008认为,印度对我国的威胁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中国在的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投向上明显劣于印度,所以,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

方慧2006通过两国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对两国利用的动因、外资政策、外商投资现状以及影响外商投资的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国在利用上各具优势和特点,认为印度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中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现状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增长率超过8。

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是吸引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自1991年拉奥政府正式开始经济改革至今,其年均增长率达61,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

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快了利用的步伐,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同时,中国的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535,2005年只有270;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由1992年的最低谷0287上升到2009年的341。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1978年开始,印度则是在1991年才开始改革。

因此,将中国印度两个国家按各自经济改革起始时间做同期对比,可以从侧面印证两国利用的潜力大小。

印度近1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增长速度低于中国外,其余大多数年份都高于中国。

因此可以说明,印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较中国更有潜力。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印度在吸收规模上目前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

印度经济改革起步较中国晚了13年,在投资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不如中国,因此吸引外资的效果不如中国,而印度在吸引外资潜力方面较中国为高。

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印度的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

印度虽然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但高等教育水平则好于中国。

三、文化差异对流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1因变量文章要讨论的是两个国家文化差异对吸引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两个国家分别建立两个模型,选取每年流入该国的绝对量为因变量。

中国的流入量数据来源于1988-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印度的流入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访问时间2010年12月9日,下同。

2自变量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为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又集中表现为中国的官文化,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使官文化得以充分发展,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官文化下专制制度的残存文化依然存在而且影响着当今的国人。

印度虽然没有儒家思想为主的官文化,但传统的以种姓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社会高层等级以及高等级公民掌握的中央政府对整个社会有着与别国不一样的影响力。

本文设定一个政府权力指数来反映这两种文化的影响,用政府行政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来表示。

中国政府的行政支出和财政支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印度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2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中国人教育普及度高于印度,这个主要和印度种姓文化有关,但印度高素质人才集中,尤其是等高新技术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印度存在差距,构成文化差异的这一个重要方面,也直接影响着两国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实现。

因此,本文用两国每年申请专利数来表现这一差别。

3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社会制度不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而且本身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之中。

整个国民经济里,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这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独有现象,也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

本文定义一个非公有制经济指数,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来表示。

4有研究指出邱立成,2006,印度的工人力量强大,工会可以左右政府政策,政府顾虑工会的反对态度,不敢轻易批准这些申请。

因而,外国资本会尽量避免染指印度劳动密集行业。

因为一旦投资这类行业,就势必要雇佣大量工人,工会问题亦会随之而生。

与之相比,在中国,工会这一工人阶级组织的作用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用工资率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印两国工人阶层力量的强弱。

限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工资率用两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与两国之间的比例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5传统上主导印度社会的宗教文化以保守、排他为特性。

几千年来,婆罗门教、佛教以及印度教相继主导社会并多次发生排他与斗争的事件,各种本土文化之间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在彼此排斥与斗争中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