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铁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最新地铁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最新地铁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地铁项目质量通病防

治方案

XX轨道交通X号线一期工程

第XX标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钢管柱 (3)

二、人工挖孔桩 (5)

三、土方开挖及回填 (6)

四、混凝土结构 (9)

五、暗挖工程 (13)

六、注浆加固 (13)

七、防水工程 (14)

八、SMW工法桩 (16)

九、模板支架工程 (17)

十、钢筋工程 (18)

十一、钻孔灌注桩 (20)

十二、高压旋喷桩 (22)

十三、隧道施工 (23)

一、钢管柱

本工程采用盖挖逆做法施工,中间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钢管柱支撑。钢管柱直接影响结构安全性及美观性,因此严格控制钢管柱施工工序的质量,要注重钢管柱钢结构焊接质量、钢管柱安放定位质量、柱内核心高强混凝土质量等问题。

1.1 通病及形成

1.1.1钢管柱焊接质量缺陷

1.1.2钢管柱定位偏差

1.1.3核心高强混凝土振捣密实缺陷

1.2 预治措施及处置

1.2.1 钢管柱焊接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

A、原材料要求:

1)钢管可采用直缝焊接管、螺旋形缝焊接管和无缝钢管。焊接必须采用对接焊缝,并达到母材等强的要求。

2)钢材及焊接材料应按设计图的要求选用,其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出具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

B、钢管柱制作驻厂监控要求:

1)钢板气割前应将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2)放样、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的焊接收缩量;制作时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3)板材坡口加工及端面加工,为保证施工质量,进行刨、铣加工,其加工余量不应小于2.0mm。

4)组装前,应先检验合格,所有焊接面需按要求打磨。打磨范围:焊缝边缘每边30-50mm,并不得有大于1mm的局部缺口。

5)钢管卷制:卷管方面应与钢板压延方向一致。在卷板过程中,应注意保证管端平面与管轴线严格垂直。卷压钢板时,考虑到一次变形量不能太大,应及时调整上滚间隙。钢管卷制后应在管端打上十字轴线并作标记。

6)在钢管卷制过程中,由于设备和材料的条件限制,需要进行对接,组对在托架上操作,托架构造。对接时应严格保持焊后管肢平直。焊接时,除控制几何尺寸外,还

应控制焊接变形,焊接宜采用分段反向顺序,分段施焊应保证对称,并预留对接间隙,以抵消收缩变形。

7)钢管对接时,为确保对接处的焊接质量,在对接处设置附加衬管,其宽度为不宜小于20mm ,厚度为3mm ,与管内壁保持0.5mm 的间隙。

8)钢管柱制作尺寸允许偏差,焊接检查执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 95)和设计要求。

钢管桩加工允许偏差

C 、钢管柱除锈处理

1)钢管柱使用前进行防锈处理,在钢管除锈等级不得低于St3或Sa2.5 ,防腐蚀涂料可选用环氧类涂料,涂层厚度不小于220um 。同时,钢管及其附件尚须满足防火等级要求。

2)钢管柱出厂要严格验证结构尺寸、焊缝质量、涂料厚度,安装前涂料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

1.2.2 钢管柱定位偏差预防措施 6

1)钢管柱定位采用底部定位器与顶部花蓝螺栓。为保证钢管柱安装精度,定位器的安装必须牢固准确。定位器的安装必须做到安装前精确放线定位,安装后重新复验。 2)定位器的制作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精确度,其中心误差<3mm,固定边与水平面成直角误差

3)深井作业应注意投点的精确度,为避免投点仪投点视镜铅垂误差,每次投点时变化三个方向,如点位均落于同一点时,即是桩心。否则会产生三个方向点A、B、C并组成一个三角形,此时三角形中心点O即桩心。

4)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尽量避免对定位器的冲击。钢管柱吊装过程应采用多点吊装,避免吊装过程中钢管柱的变形及涂料破坏。

1.2.3 柱内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措施

由于制安钢筋笼,导管法浇筑使柱内空间狭小,振动棒难以深入浇筑层面,故会导致柱内混凝土密实性差的问题。施工中应注意将导管设在钢筋笼一侧,另一侧放置振动棒。振动棒选择应采用小型高频振动棒,振捣过程随浇筑高度随浇随捣随提升,浇筑至柱顶时应适量将混凝土高度超过顶部法兰10cm左右。

二、人工挖孔桩

本工程考虑到场地埋藏有强度很高的硅质岩及炭质灰岩,且岩层倾角大于75度,对冲孔桩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且桩体垂直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将硅质岩及炭质灰岩区域冲孔桩改为人工挖孔桩,思路合理,方案可行。经专家论证后具体实施。由于人工挖孔桩对于垂直度的要求较高,为后续钢管柱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于人工挖孔桩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主要从施工方面剖析人工挖孔桩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其缺陷的处理。

2.1 人工挖孔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

2.1.1 通病及形成

(1)测量定位偏差

(2)模板变形较大

2.1.2 垂直度偏差预防措施及处置

(1)由于测量定位导致的人工挖孔桩定位偏差应严格控制在2cm以内。将桩中心轴线点放射到孔口操作平台上,以便随时吊垂线符合。加强测量、质检人员日常检查,严格总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L(L为挖孔深度)。

采用挖孔桩支撑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应具备相应的强度、刚度等。严格要求班组长对模板的变形监控,尽量采用小尺寸钢模拼装,减少大尺寸钢模变形难以控制的缺陷。每日安排专人对各孔浇筑混凝土护壁前后的孔中心线复核,如有偏差立即纠正模板及已浇筑的混凝土护壁,避免垂直度偏差过大难以修复。

2.2人工挖孔桩护壁质量缺陷

2.2.1 通病及形成

(1)护壁厚度不足

(2)护壁之间没有搭接

(3)自拌混凝土强度不足

(4)护壁混凝土破裂

2.2.2 预防措施及处置

(1)护壁厚度不足多由于挖孔内径尺寸不足导致,挖孔前落实对每个施工工人的交底,明确挖孔内径要求为2100mm,确保护壁混凝土厚度达到100-150mm。支架护壁模板前应从井口掉重锤至孔底,以垂线为中心半径不得低于1050。

(2)护壁之间应采用搭接保证每环护壁之间无缝隙,严格控制每环挖土深度为

950mm,随挖随测,严禁超挖。上环护壁钢筋应预留并与下环护壁钢筋连接,连接方式采用弯钩对拉,确保护壁的整体连续性。

(3)护壁混凝土由于量小拟采用现场自拌混凝土。拌制前应由相关单位出具符合强度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对上料的斗车、水桶等应有严格的刻度标尺,计量的磅秤事前应标定,确保原材料配比正确。另要求拌制混凝土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拌制过程中观察混凝土质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4)护壁混凝土破裂由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充分、形成蜂窝麻面再经地下水渗漏致使混凝土强度难以提升、另有拆模较早等原因导致。因此护壁混凝土破裂的预防应采用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