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
(2012—2020年)
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创造、培育和传承而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它沉淀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和学术传统,凝聚着学校的办学力量和办学追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彰显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师生员工的灵魂和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师范大学自1956年建校以来,辗转于杭金丽台,几度分合、历经坎坷、屡遭磨难,但顽强、执着、坚定的师大人砥砺知行、和衷共济,在危难处见担当,于沉沦处求崛起,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颂歌,形成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凝练了“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为内核的办学传统。这些品格、精神和传统,业已熔铸为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夯实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和兴校之源,传承为师大人卓然的风气、风格和风骨。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在延续精神血脉的基础上,在追求卓越的创造中,为“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办学理念逐步彰显,文化育人功能显着提升,学术氛围日趋浓厚,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状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崭新的发展时期,推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学校今后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基调。只有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践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办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大学文化在综合竞争尤其是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距离学校的办学要求和师生的殷切期望还有差距,这突出表现为:一是师大精神的提炼升华尚有不足,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凝练;二是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尚有不足,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大学制度相适
应的文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尚有不足,校园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有待进一步消除。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机遇期。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文化建设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学校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文化发展具体实际,厘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稳步实施,切实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我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围绕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和发展目标,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主动融入区域文化建设体系,大力弘扬师大优秀文化传统,重点建设好精神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形象文化,为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文化支撑。
我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1.普遍性与特色性相结合。既要遵循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区域文化、大学文化等的发展成果,系统把握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共同要素和基本内涵,又要立足校情,以师大办学历史为核心,挖掘内涵,打造品牌,丰富载体,凝练弘扬师大精神,塑造提升师大形象,突出师大特有的精神文脉、办学理念、校训校风、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文化设施等,切实彰显学校文化的鲜明特色。
2.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既要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的事业发展中,整体规划文化建设,强调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对接,提升育人功能,又要科学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布局、步骤以及资源配置等,根据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学术文化的不同层面分类实施,处理好彼此相互之间的关系,切实推进学校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3.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发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学校文化内涵底蕴,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国际先进文化成果和现代大学精神精髓,融入未来学校发展的创新元素,把握新理论,培养新思维,在新的领域去开拓文化阵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的社会性和时代感。
4.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既要秉持“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倡导以求真为目标、创新为灵魂的科学精神,坚持真理性、知识性,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教风学风,又要高度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培育师生格调高雅的审美情趣,强化学校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鼓励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强调文化成果的全员共享,不断增强学校师生员工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
二、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师大精神,塑造学校形象,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师生行为,优化校园环境,努力在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秉承学校传统、蕴涵学校特色、彰显学校优势、体现学校精神且师生满意的大学文化,力争在爱校精神培育、学术文化营造、师生文明行为、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厚德、仁爱、崇师、弘毅”成为全体师大人自觉的文化追求,努力建设“人文师大、美丽师大、活力师大、幸福师大”。具体而言:1.办学理念特色进一步鲜明,凝聚引领作用显着提升。师生员工高度认同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标、教风、学风等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爱校热情得到激发,爱校行为得到普及,爱校精神得到弘扬,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精神逐渐形成并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2.学校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办学管理水平显着提升。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体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
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
3.校园文明行为进一步规范,师生文化素养显着提升。着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学生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规范公共行为。师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网络等文化载体的育人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
4.校园自然景观进一步完善,环境净化美化显着提升。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文化景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和品牌形象建设,校史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校友林、文化中心等设施进一步健全,全面提升学校物质文化的功能和品位。
5.学术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崇学向学氛围显着提升。鼓励参与多层面学术研究与自主创新,鼓励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形成潜心探索真理、踏实研究学问的校园学术品格以及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学科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精神文化
1.传承师大历史。深入挖掘师大近60年办学历程中所形成的办学传统与特色,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校史修订、编写校史系列丛书、制作校史片、修建校史馆等,汇集一批反映学校发展历程、体现学校精神传承的成果,形成学校校史文化体系,让师生知校史、懂校情。在全校师生中普及传唱校歌。
2.弘扬师大精神。践行“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大力弘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深入开展弘扬师大精神系列活动,不断拓展师大精神、校训内容的呈现形式与展示平台,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外延,努力做到全校师生人人知晓、人人践行,切实提升其引领与辐射作用。
3.优化办学理念。以“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全面落实“提升内涵、凝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