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思考

如何在泥塑特色活动中提高大班幼儿的审美创机造力,这是我这

一学年来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时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泥塑活动作为幼儿美术活动的一种形式正逐渐被很多幼儿园运用。孩子们只需要一些彩色的黏土,通过简单搓、团、压、捏、拉等手法,顷刻间就可以随意地创造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当他们产生了创造意识后,就会迫不急待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在验证过程中,他们会一次次地改进自己原有的思路,通过再思考再动手,最终达到完美的结果。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可以在泥塑活动中通过与主题的融合,从而开拓幼儿的艺术视野,使审美创造力建立在广博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我将通过具体的实践,谈谈泥塑活动中提高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些思考。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

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可见,先生也是十分重视环境的,他认为如果儿童被置于一个有利于他们的自然发展的环境中,使他们能按自己的需要、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来行动,他们就会显现出惊人的力量。个人对环境的自然的自发的活动,好比有些象棋高手,有很多是小时候在家门前的一棵树下看成人下并慢慢喜欢上的。所以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适宜的教学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

境,幼儿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即是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1)美化活动环境

“根据孩子们不断的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天性,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之门。”——陶行知。记得开学后第一次泥塑活动——菊花,当孩子拿着捏好的菊花给交我时,我并没有立刻去布置,而是问孩子应该放在哪里。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后来在大家的提议下,我们将做好的菊花贴在了教室的玻璃窗上,孩子都高兴的跳了起来。后来我们又把在特色区里捏的小人、小动物进行装饰后贴在玻璃窗上。在共同装饰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这个环境气氛中引发艺术灵感。

(2)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为了满足幼儿创作的需求,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尝试抓住幼儿生活

中的关注热点,选择幼儿自身感知过的事,挖掘教育内容。如:吃过的东西如各种酸奶杯、用过的生活用品如彩色吸管、多种形状的KT 板等,巧妙的将泥塑融于幼儿的活动之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进行选择,这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兴趣和表现需要,还有利于在探索中独立获得学习经验。达到泥塑活动的教育目的,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KT板装饰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彩色的黏土捏出了“海底世界’,有鱼、水草、海浪……最后再装饰成相框进行展示。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经过商量,我们又添加了酸奶杯。孩子们给酸奶杯进行装饰,做成了象树桩爷爷的笔筒、有的在做好的彩色笔筒旁边再做一只可爱的小兔,变成了小兔笔筒等等。可是泥干了以后有些零件就都落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在了解了泥的特性之后,他们又尝试用白色乳胶黏。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孩子们终于知道,黏土干了以后就不容易粘在上面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又捏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当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笔筒”摆在泥工展示台上时,孩子们从灵巧的十指间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积极的把自己的发现传递给朋友,使孩子们在探究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创作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

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宽松、和谐、自由的创作环境有利于幼儿创作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在班里我努力为幼儿创设理解、接纳、民主的气氛,给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毫无拘束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和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指导幼儿捏泥时,如果只跟孩子说,今天跟我一起捏一只小瓢虫。首先,我们将小瓢虫的身体做出来,捏成圆圆的身体,然后再捏圆眼睛、嘴巴、触角……”开始,幼儿能安静地跟着我捏着小瓢虫,但当这种新鲜感得到完全满足以后,幼儿与生俱来的探究事物的欲望就开始产生了,他们就冒出了一个个问题:“我的小瓢虫身体可以是方方的吗?”、“我可以为自己的小瓢虫虫涂上颜色吗?”、“鼻子可以粘上去吗?”……因此,老师在泥塑活动中的指导不能过多地停留在示范模仿上,这会使幼儿自主创造的过程被磨灭。因此,探究泥工活动的指导方法,让幼儿充分的进行观察。解放幼儿头脑,让幼儿有自己的思想;解放幼儿的嘴巴,让孩子尽情的交流。蹲下来看孩子,有事愿意与老师说,有问题愿意与大家商量做,在即体面前大胆表达思想、感受。教师积极鼓励的话给予孩子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创造力,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创作活动,更加有创作的勇气和热情。

1、愉快性的原则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孩子们的审美创造力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我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上都考虑到了泥塑活动的趣味性,能让幼儿从玩中学到知识,从而使孩子身心愉快的得到发展。

例如:结合主题《恐龙世界》开展的泥塑活动——“棒棒恐龙”,孩子们用彩色的黏土捏恐龙时,有的孩子在恐龙的身体和四肢的衔接处用了牙签,然后跑来告诉我:“老师,这是我刚捏出来的恐龙的腿,看,还会动呢!”有的孩子将捏好的恐龙插在吸管上,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还有的孩子兴奋的交谈着……知识便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那舞动的小手中诞生了。孩子们通过捏的过程中知道了黏土的特性:还原性、可塑性,还体会到了捏自己最喜欢的棒棒恐龙时的惊喜。

2、发展性的原则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泥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直观、立体、形象。因此,我从引导幼儿观察入手,掌握观察的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细微观察、自上而下观察、由内向外观察、由大到小观察由轮廓到特征观察等,培养幼儿观察的条理性,使幼儿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提高泥塑的表现力。在活动中,注意循序渐进,使幼儿不感到高不可及、束手无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