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互相反哺
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统领作用,以及文化本身所能够具体表现的价值趋向告诉我们,价值观与文化之间是互相依存,共同影响,共同促动的,它们之间互相反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重点,意识形态领域教育除了思想政治教学的主阵地以外,更需要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受师生认同的校园文化,是能够产生育人如春风拂面,充满生机与温暖,主动悦纳的效果。同时文化具有能够内化于人心,外化于行动的特征,是价值观在个体身上的具化,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师生建立符合社会进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影响,共同促动,互相反哺的内涵联系,在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树立起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成为学校进展的动力源泉的导向。
2.1高势位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知识的层次高和范畴的位阶高的特性,具有统摄其他价值观的逻辑位能。基于核心价值观所具有“高势位”的特征,我们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考虑建设目标、建设方向、建设手段等的高势位原则,以确保这种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强烈统领性。
2.2人本性原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注重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动人的全面进展。校园文化建设也应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考虑师生共同的文化诉求,也要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服务师生进展,服务学校进展。要
注重校园文化精神是师生普遍接纳,是以师生的进展为出发点,以师
生的共同成长为建设目标。
2.3德育性原则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之一是广泛展开
道德实践活动,德育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德育性原则,融德育教育于
校园文化建设,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入手,培育师生形成诚实守信、崇德向善、修身达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行。
2.4实践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通过
持续的示范引领与实践培养融入到个体的学习、生产和生活,融入并
提升个体的精神世界。所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守实践性的原则,让师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
悟核心价值观的存有,进而继承并践行核心价值观。
2.5传承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核心价
值观的凝练与提出传承了文化的精髓,所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
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进展的
积存,包含了学校文化进展的特质,是优秀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的
传承与进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对学校文化历史的继承与扬弃,使促动师生进步、校园进展的文化元素得到传承与发扬。
2.6创新性原则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进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当下社
会文化表现多元化进展的前提下,我们既要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又要
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一元进展的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如何去破解
多元性与一元进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需要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方式
实行创新。要善于为师生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制造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手段、媒介上寻找新的途径,使校园文
化建设活动更受师生喜爱。
3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提出的“三个
倡导”,为青年学生如何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
了指导意见。作为青年学生的价值体系理应包括公民道德、民主素养、学业精进、人际和谐、敬业奉献等方面。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应以践行与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体观为基本。
3.1建立好多方保障平台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是指导人的认知、行
为的内在要素。校园文化能够把价值观、道德原则等要素隐含在学校
相对应的文化结构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智慧启迪,对学生
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主动通过目标引领、政策规范、制度保障、设施建设、经费到位等
保障措施,建立多方联动的保障平台,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符合国家意
识形态领域进展的需要。
3.2开发好社会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感知文化的力量,在实践中培育具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实践是校园文化建设
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中,青年学生会自然选择一种文化行为、价
值行为。作为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发好渠道丰富、适合各类
层面、多种手段途径的社会实践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在实践
过程中,传承与发扬学校精神,锻炼职业品质,提升个人修养,自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利用好媒体宣传平台媒体平台既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平台,更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好传
统媒体,如校报、宣传栏、校园网络、校内期刊等,推动核心价值观
的培育与践行,引导师生在自己的角色范围内,为实现学校进展、实
现个体进展、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同时,高校要特别注重新媒体
的作用。要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实时交互的特点,要正视新
媒体所提供的更为民主和自由的空间,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督与治理,通过新媒体把培育和践行活动从平面转为立体,从静态转为动态。
3.4丰富好校园活动品牌高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应尝试顶层设计的原则,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主动融入核心价值理念,明确活动的目的,真
准确保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活动要形成品牌
效应,达到定期展开,长期积存,提升内涵,促动质量,服务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