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空间分析实习报告基于ARCGIS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基础上,运用叠加分析方法完成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并根据相关标
准进行危险性分级。
主要步骤:
1确定评价模型:本次评价用加权平均模型,表达式为:
2数据预处理:派生所需要的数据,重分类数据到统一的等级;
3确定各因子权重:假定坡度0.3、降雨量0.3、植被覆盖(NDVI)0.25;土地利用类型0.15。
4叠加分析:通过叠加分析完成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空间分析实习:基于ARCGIS软件的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实习目的
(1)巩固多因子分析的主要流程,熟练掌握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
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掌握SRTM DEM数据的获取方法。
实习准备
(1)软件准备:ARCGIS10、ENVI4.7
(2)方法准备:多因子分析原理及方法(可参考相关书籍)
14)对降雨量重分类
重分类为6级,降雨量最大危险性最高,赋值为6,依次降雨量最小危险性最小赋值为1,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 Reclassify>添加工具,双击工具,根据以上要求设置参数如下:
导入地图窗口如下:
9)新建降雨量数据
1)ArcCatalog中新建点.shp文件,命名为rainfall,添加至地图窗口中
2)均匀添加30个点
3)打开属性表,添加降雨量值字段rainfall,类型设置为长整型
4)输入降雨量值(注意打开编辑),设置值如下:
10)对降雨量离散点数据空间差值:采用kriging差值法,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Interpolation>-<Kriging>,结果如下:
1)拼接影像
2)分别对2张影像设置参数,:
3)输出拼接后的完整影像:
4)拼接及假彩色合成后的影像如下:
4)提取NDVI
5)根据TM影像的坐标在网上下载DEM数据
6)DEM数据合成
1)在ArcMap中添加DEM数据
2)DEM数据的合成:网上下载的数据为4幅数据,在此需要进行dem数据的合成,打开Arc Toolbox,< Arc 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RasterDataset>-<Mosaic To New Raster>,设置参数如下图:
15)栅格叠加
权重设置如下:"slope_r" * 0.3 + "rainfall_r" * 0.3 + "NDVItiff.tif" * 0.25 + "landuse_r" * 0.15
16)分类渲染
分为6类,设置颜色和文字说明,如下:
17)专题图制作:添加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信息、文字说明,输出为JPG格式
5制作危险性等级图。
详细操ຫໍສະໝຸດ Baidu步骤
1)多波段合成:实习数据给的2张TM影像均为3张单波段影像,需要进行多波段合成处理
2)去除锯齿
多波段合成后的2张影像均可以看到明显的锯齿,所以要先去除锯齿
1)使用特征提取工具去除锯齿:在这里我使用特征提取工具
2)输出去除锯齿后的影像
3)拼接影像
将2张影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影像,注意影像的位置,位于下方的的影像上方
13)对土地利用类型重分类
重分类为6级,危险性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赋值为6,依次危险性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赋值为1,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 Reclassify>添加工具,双击工具,根据以上要求设置参数如下:
成果图(JPG)
专题图分析: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有: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4个因子,综合考虑得出图中黑色区域为综合4个因子考虑后最危险的区域,依次分为较大、一般、较小、最小几个区域。图中白色区域为土壤侵蚀危险性最小区域。
实习数据
TM影像:用于派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土地利用类型
DEM数据:用于派生坡度数据,根据研究区范围从网上获取()
降雨量数据:(大家在研究区均匀选择30个离散点进行模拟)
实习主要步骤及要求
假设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有:坡度、植被覆盖率(可用NDVI代替)、
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根据多因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数据预处理
7)环境设置:将研究区设置为landuse,主选项卡< Geoprocessing >-<Environments >
8)将DEM数据的地图投影坐标系转换和TM影像一致
1)将TM影像输出为TIFF格式,并添加至ArcMap地图窗口中
2)进行投影转换,打开Arc Toolbox,< Arc 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ProjectRaster>,设置参数如下:
11)提取坡度:由研究区的DEM数据提取坡度,打开Arc Toolbox,添加工具,<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双击工具,设置参数如下:
导入地图窗口如下:
12)对坡度重分类
重分类为6级,坡度最大危险性最高,赋值为6,依次坡度最小危险性最小赋值为1,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 Reclassify>添加工具,双击工具,根据以上要求设置参数如下:
准进行危险性分级。
主要步骤:
1确定评价模型:本次评价用加权平均模型,表达式为:
2数据预处理:派生所需要的数据,重分类数据到统一的等级;
3确定各因子权重:假定坡度0.3、降雨量0.3、植被覆盖(NDVI)0.25;土地利用类型0.15。
4叠加分析:通过叠加分析完成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空间分析实习:基于ARCGIS软件的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实习目的
(1)巩固多因子分析的主要流程,熟练掌握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
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掌握SRTM DEM数据的获取方法。
实习准备
(1)软件准备:ARCGIS10、ENVI4.7
(2)方法准备:多因子分析原理及方法(可参考相关书籍)
14)对降雨量重分类
重分类为6级,降雨量最大危险性最高,赋值为6,依次降雨量最小危险性最小赋值为1,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 Reclassify>添加工具,双击工具,根据以上要求设置参数如下:
导入地图窗口如下:
9)新建降雨量数据
1)ArcCatalog中新建点.shp文件,命名为rainfall,添加至地图窗口中
2)均匀添加30个点
3)打开属性表,添加降雨量值字段rainfall,类型设置为长整型
4)输入降雨量值(注意打开编辑),设置值如下:
10)对降雨量离散点数据空间差值:采用kriging差值法,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Interpolation>-<Kriging>,结果如下:
1)拼接影像
2)分别对2张影像设置参数,:
3)输出拼接后的完整影像:
4)拼接及假彩色合成后的影像如下:
4)提取NDVI
5)根据TM影像的坐标在网上下载DEM数据
6)DEM数据合成
1)在ArcMap中添加DEM数据
2)DEM数据的合成:网上下载的数据为4幅数据,在此需要进行dem数据的合成,打开Arc Toolbox,< Arc 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RasterDataset>-<Mosaic To New Raster>,设置参数如下图:
15)栅格叠加
权重设置如下:"slope_r" * 0.3 + "rainfall_r" * 0.3 + "NDVItiff.tif" * 0.25 + "landuse_r" * 0.15
16)分类渲染
分为6类,设置颜色和文字说明,如下:
17)专题图制作:添加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信息、文字说明,输出为JPG格式
5制作危险性等级图。
详细操ຫໍສະໝຸດ Baidu步骤
1)多波段合成:实习数据给的2张TM影像均为3张单波段影像,需要进行多波段合成处理
2)去除锯齿
多波段合成后的2张影像均可以看到明显的锯齿,所以要先去除锯齿
1)使用特征提取工具去除锯齿:在这里我使用特征提取工具
2)输出去除锯齿后的影像
3)拼接影像
将2张影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影像,注意影像的位置,位于下方的的影像上方
13)对土地利用类型重分类
重分类为6级,危险性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赋值为6,依次危险性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赋值为1,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 Reclassify>添加工具,双击工具,根据以上要求设置参数如下:
成果图(JPG)
专题图分析: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有: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4个因子,综合考虑得出图中黑色区域为综合4个因子考虑后最危险的区域,依次分为较大、一般、较小、最小几个区域。图中白色区域为土壤侵蚀危险性最小区域。
实习数据
TM影像:用于派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土地利用类型
DEM数据:用于派生坡度数据,根据研究区范围从网上获取()
降雨量数据:(大家在研究区均匀选择30个离散点进行模拟)
实习主要步骤及要求
假设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有:坡度、植被覆盖率(可用NDVI代替)、
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根据多因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数据预处理
7)环境设置:将研究区设置为landuse,主选项卡< Geoprocessing >-<Environments >
8)将DEM数据的地图投影坐标系转换和TM影像一致
1)将TM影像输出为TIFF格式,并添加至ArcMap地图窗口中
2)进行投影转换,打开Arc Toolbox,< Arc 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Raster>-<ProjectRaster>,设置参数如下:
11)提取坡度:由研究区的DEM数据提取坡度,打开Arc Toolbox,添加工具,<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双击工具,设置参数如下:
导入地图窗口如下:
12)对坡度重分类
重分类为6级,坡度最大危险性最高,赋值为6,依次坡度最小危险性最小赋值为1,打开Arc Toolbox, < 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 Reclassify>添加工具,双击工具,根据以上要求设置参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