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思维陷阱与教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思维“陷阱”与教学思考

——以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26题为例

(谢俊杰四川省夹江第一中学)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素以“烧脑”著称,选项迷惑性较强,考生往往会按照命题者设计的“错误思路”指引,落入到试题的“陷阱”中,造成失分。因此正确识别“陷阱”,避开“雷区”成为高三复习教学与试题评讲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从选择题文字叙述入手对设置“陷阱”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大量精辟概括与论述。本文拟以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26题为例从思维角度浅显的分析、说明。试题如下:

26.表1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一、洞察试题找规律

“陷阱”一:材料强化定势认知

26题表格中最显眼的当属当地家庭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多、规模大,动辄数十、上百亩。据此,学生凭借长期练就的抓材料关键的解题技巧和惯性思维,易选出B选项。粗略看,材料数据似乎确有土地集中之嫌,而对比分析后会发现:大量占有土地在当地是普遍现象,且只有24户家庭占有20亩及其以下的土地,占当地户数的17.3%,当中即便包含了部分无地农户,但比例是不大的。因此,从总体看该地区的土地具有典型的分散特征,规模总体均衡,故而认为当地土地集中现象突出缺乏事实依据。另外,选项C也与思维定势有关,此处不再赘述。

显然,命题者巧妙地抓住了高中教学与考生思维的软肋,成功地用障眼法让学生在一看

到家庭拥有较大的土地规模时就条件反射式地形成“土地集中”的直观认知。

“陷阱”二:时间诱导依赖教材

本题题干明确时间“唐代后期”具有相当的诱导性,造成考生误选C选项。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均田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也是不可回避的古代重要土地制度,很多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及唐安史之乱后或唐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史实。拘泥教材的学生面对本题时会毫不犹豫作出判断:材料中家庭占有土地规模大,结合“唐代后期”这一时间提示语,非均田制被破坏莫属。于是选择C选项。

整个分析过程看似非常合理,殊不知,恰好落入命题者精心设计的又一个“陷阱”中。命题者利用了重要时间提示语、表格中反映土地规模的数据以及均田制遭破坏的史实,将三者自然的关联起来,切中考生易错思维,在一步步诱导下部分学生脱离整体材料,造成错选。“陷阱”三:逻辑至上忽略史实

众所周知,全国卷选择题对考生的逻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高三各类试题、习题评讲中也比较注重强调推理思维。针对本题,考生又有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圈套”中。

单纯从逻辑的角度,选项D的解释合理。题干表格中敦煌某地家庭占有土地数量较大,在劳动力没有明显增长的基础上要完成耕作确需借助更高的生产效率。这种推测主要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史实。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发展。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看,自春秋时期牛耕、铁犁用于农业生产以来,古代农业就长期处于这种生产模式下,尽管其间有生产工具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但始终没有出现农业生产技术质的飞跃,使得农业生产效率难有大的突破。

故而,命题者注重试题中的逻辑推理,前提是以材料和具体语境为依据,做到“论从史出”,并非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这既不符合历史学科思维要求,更与历史研究方法和科学严谨态度背道而驰。

“陷阱”四:现代标准读古史料

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这个选项却令学生避而远之。何也?材料中家庭土地占有规模大,使学生无法将其与自耕农对上号。从知识层面看,这是因为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和对封建社会农民占有土地的标签式认知;从思维层面看,则是典型的评判标准与时代错位,进入了用现代思维生硬解读历史和随意发挥历史想象力的思维误区,从而放弃了正确选项。

如果说,命题者通过前三个思维陷阱让学生落入“圈套”的话,第四个“陷阱”则在于诱导学生避开正确答案。一正一反两种思维陷阱模式提高了试题难度,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

从以上四大思维“陷阱”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选项干扰性设置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命题者深谙考生的知识、思维误区以及高中历史教学的常见问题。这些易错、易误、易忽略之处容易成为命题点,用于检验教学、检测学生学科素养、区分学生学业和思维水平层次。

第二,干扰项与材料之间有密切关联。干扰项主要是通过对材料中某个点或某部分内容的延伸与曲解生成贴近材料的文字表述。从命题技术角度看,要么用程度限定词错误,要么用扩大或缩小材料主旨,要么只围绕材料部分意思进行解读等方式构筑思维障碍,令考生在使用惯常的排除法解题时出现“二选一”格局,最终因陷于思维误区导致误选。

第三,干扰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考生“套近乎”。干扰项的表述没有艰难晦涩的文字,没有极具专业水准的理论表达,平常熟悉的文字却设下了概念理解的障碍。

第四,干扰项之间可能存在逻辑关系或具有相似度。本题中选项C与选项B之间呈现出用选项C可以推断选项B的关联结构。这种选项间的关系一般是学生在平时练习与模拟考试中关注的盲点,无怪乎高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恰巧也是这种被忽略的选项间关系可以成为解题的突破口,客观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第五,正确选项也暗含干扰因素——用不合生活的思维理解材料,扰乱学生的常规思维。在通常的试题理解中,正确选项尽管不能一眼看出,也不会具有干扰性。但全国Ⅲ卷26题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警醒师生:正确选项包含思维误区,“陷阱”无处不在。

上述思维陷阱从本质上看主要是诱导学生用生活思维,而非历史思维解题。虽然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现象也会在生活中“重演”、“再现”,高考历史试题与现实也多有贴合处,但历史学科思维和生活思维并不完全一致。历史学科思维强调证据意识,忌主观臆断,要求既具备常识性、通识性思考,更需要特定历史环境的具体考量。相较而言,生活思维并不真正严谨,很容易在预设基础上出现时空易位式的判断,造成认识的表面化、单一化、片面化、偏激化。近代史上《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商人的欢呼雀跃、盲目乐观足以说明生活思维的弊端。

二、规律中得到启示

通过精研高考试题,与命题者进行思想对话和精神交流,挖掘出隐藏在试题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更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顺势而动,形成更有效的方法应势而为。

首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立意模式。无论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考纲都强调学科核心素养,高考试题更是充分彰显素养立意。因而,单纯的知识传授、方法点拨,过分强调知识识记在新形势下遭遇了成绩进一步突破的瓶颈,培养时空线索基础上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刻不容缓。课堂教学中,在主流价值观和唯物史观指导下,引用新材料,引入与传统

历史认知相“冲突”的新史实,既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历史思辨能力,形成对历史的立体理解,也能更好地应对高考新常态。

其次,采用“排除+直选”模式评讲试题。高三选择题评讲中,排除法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受此影响广大学生也善于用排除法。但排除法属于否定式思维模式,即能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选项为何错,却不能解释正确答案缘何对。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解释,同时,在现行高考试题素养立意格局下,排除法容易让学生最终陷于“二选一”的思维困顿中。因此,在排除法基础上,运用直选方法,既能培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助于构建历史学科中知识关联和逻辑结构,实现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双提升。

第三,注重对比历史与现实,用特定时空环境解释历史。对现实的理解是基于现实环境与现代思维的,而语境与时代的差异,现代思维难以真正捕捉历史真相,推演历史逻辑。因此,演进中的历史现象无法预设,不能运用现代认知诠释,更不能站在现代人已知历史发展的角度“聪明”地解读、指点历史,品论历史人物。强调历史语境的重要性,实质上就是强调时空观念、证据意识、科学史观与史学思维。

总之,高考改革趋势是立足素养与潜力,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规避思维误区,既是化解考试失分风险的途径,又是推动学生长期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