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_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心理学
Chinese Journal of 2006年第12卷第3期,2532257
App lied Psychol ogy
20061Vol 112.No 13,2532257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原献学3
 李建升
(宁波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宁波315211)
摘 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网络成瘾倾向
的关系。

对211位大学生(男120人,女91人)的调查结果表明:(1)精神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直接影响;(2)精神质还通过社会适应能力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关键词 网络成瘾倾向社会适应能力人格特质中图分类号:B84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020(2006)20320253205
3作者简介:原献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心理学。

1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正逐
渐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者如果过度或不当使用网络,不仅使其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使个体与现实生活疏离,乃至于放弃学
习与其他正常的社会活动[1]。

Goldberg 将由于不当使用网络而形成的这类负面现象
称为“网络成瘾症”(I nternet addicti on dis or 2der 简称I A D )[2]
,也有研究者将其称为“病
理性网络使用”
(pathol 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 I U )[3]。

对于网络成瘾机制的探讨,研究者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网络使用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即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用户会沉溺于互联网而不能自拔,而有的用户却从网络中受益匪浅呢?对此,研究者已分别从人格特征、自尊水平、网络使用
动机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4~7]。

Young
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网络成瘾的存在,并发现网络成瘾与16PF 中的多个因子有着
密切关系[8]。

Kraut 等人发现过度使用网络对性格外向者或有较多社会支持者产生积极影响,而对性格内向者或缺乏社会支
持者产生消极影响[9]。

近年来,网络成瘾现象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徐梅、张锋等人发现,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由“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其中“人际情感性动机”可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有效预测指标,且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
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健康水平较低[10]。

张锋、沈模卫等人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发现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而使用互
应用心理学・2006年第12卷第3期
联网有助于相关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更容易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并由此对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且信息获取性动机对社会健康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而人际情感性动机对
心理健康具有更大的消极效应[11]。

此外,雷雳等人的研究发现,神经质人格与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对P I U 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与互联网交易
服务偏好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2]。

以往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以往有关网络使用者的特性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不仅结论不尽一致,且对该类特性对网络成瘾倾向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讨。

例如,社会适应能力对青少年广泛的问题行为具有重要影响[13],且有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
不良关系密切[14]
,但尚无关于人格特质、社会适应性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报告。

笔者结合已有研究,并基于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P I U )的认知行为模型[3]
,假设:(1)某些人格特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形成均具有显著影响;(2)社会适应能力可能是某些人格特质调节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的中介因素。

三者间的假设关系如图1所示。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路径分析技术验证了上述假设。

图1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间的关系
2 方 法
211 对 象
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共发放问卷250份,实际收回问卷
227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最后进入统计
分析的问卷211份。

其中男生120人,女生91人;一年级学生50人,二年级学生57人,三年级学生65人,四年级学生39人。

问卷施测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被试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填写。

212 工 具
调查问卷由四个分问卷组成:(1)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包括被试的基本资料和使用网络状况;(2)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编制,该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为社会学习适应、社会人际适应和社会生活适应三个维度,总分越高代表社会
适应能力越强[15]。

本研究样本使用该量表的α=01701;(3)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简称EP Q ,该问卷为英国心理学家H .J .Eysenck 与其夫人所编制(1975),本研究
采用的是龚耀先的修订版[16]。

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即精神质量表(P )、内外倾量表(E )、情绪稳定性量表(N )和效度量表(L )。

本研究样本使用该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E =01672,N =01749,P =01684,L =01725。

(4)中文网络成瘾量表[17],由台湾大学的陈淑惠编制,该量表包括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倾向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等5个因子,共26个项目,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本研究样本使用该量表的α=01908。

3 结 果
311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
倾向的相关分析
表1显示,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三个人格特质均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密切,并且差异显著,其中掩饰性与网络成瘾倾向为负相关。

内外倾与网络成瘾倾向也是负相关,但两者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内外倾、精神质、神经质均差异显著,但是与人格特质中的掩饰性却差异不显著。

4
52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原献学等
表1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各纬度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变 量内外倾掩饰性神经质精神质社会适应成瘾倾向内外倾-
掩饰性-0104-
神经质-012633-013233-
精神质-01143-013533012433-
社会适应0151330106-014433-012033-
成瘾倾向-0105-012133012033013233-012233-
注:33p<0101。

312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基于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以网络成瘾倾向为效标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技术,考察内外倾、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和社会适应对其的预测作用。

结果(见表2)发现,只有精神质和社会适应对网络成瘾倾向进入回归方程,其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网络成瘾倾向=0129×精神质-0116×学习适应。

精神质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回归系数均差异显著。

表2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各
纬度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变 量B S Eβ
精神质11260129012933
社会适应-01320113-01163
(常数项)521316144
注:3p<0105,33p<0101。

313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路径分析
基于上述相关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应用复回归分析检验研究假设,即某些人格特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形成均具有显著影响;人格特质通过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

因此,复回归分析的过程为,精神质和社会适应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精神质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路径系数均在0105水平上差异显著,研究假设获得验证。

图2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
与网络成瘾倾向的路径模型
4 讨 论
本研究相关分析发现,在神经质、精神质上得分高的被试比得分低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而掩饰性得分低的被试比得分高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

精神质和神经质高的人一般都与现实相冲突,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时,更有可能将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基于计算机的网络通道,以寻求虚拟空间的支持。

这种倾向有可能强化其“虚拟人生”,导致现实人格和现实生活的异化。

同时,网络成瘾倾向得分低的人比得分高的人表现出更高的掩饰性。

研究者指出,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任何自己想说的话,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18]。

网络的上述特点与那些人际关系障碍者或情感满足匮乏者的结合使该类人群更易成瘾。

本研究还发现,社会适应能力低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个体因某种行为而获得奖励,更可能
552
应用心理学・2006年第12卷第3期
增强此类行为的反应倾向。

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个体在现实中更多地感受到挫折和失败,而网络的虚拟特性更容易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从而实现现实中难以达成的目标或难以满足的需要,如友情、信任、冒险、爱情等等。

有研究证明,与现实社会的疏离、对现实责任的逃避以及网上优越感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特征[19]。

本研究的结果与该类人群的上述特征一致。

本研究还证实,精神质人格特征通过影响社会适应能力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精神质的个体一般都孤独,倾向于独身,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20],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其社会适应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这与徐梅、张锋等的“人际情感性动机”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形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7]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止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教育工作者应加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健康人格的培养,尤其要关注精神质学生的成长。

精神质学生易人际关系紧张,为防止其到网络中寻求补偿,教师和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要针对精神质学生的具体特点,重点加强其人际交流能力和交流技巧,以使其远离网络成瘾的危害,积极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L aRo se R,Eastin M S,Gregg J.Ref o r m u2
lating the I nternet paradox:S ocial cogni2
tive ex p lanati ons of I nternet use and de2
p ressi on Journal of O nline B ehavi o r,
2001,1(2):htt p://w w w.behavi o /
JOB/vlnl/paradox.ht m l
[2]G o ldberg I.I nternet addicti on dis o rder.
htt p://w w w.cog.br o /br ochure/
peop le/D uchon/hu mo r/internet.addic2
ti on.ht m l,1995
[3]D avis R A.A cognitive2behavi o ral model
of patho l ogical I nternet use(P I U).Co m2 puters in Hu m an B ehavi o r,2001,17(2):
187~195
[4]Y oung K S,Hogers C.The relati onshi p
bet ween dep ressi on and internet addic2 ti on.CyberPsycho l ogy&B ehavi o r,1998,
1:25~28
[5]Mo rahan2M artin J,Schu m acher P.I nci2
dence and co rrelates of patho l ogical inter2 net use a mong co llege students.Co mputer in hu m an behavi o r,2000,16:13~29 [6]Cap lan S E.Pr oble m atic I nternet use and
p sycho s ocial well2being:devel opm ent of a
theo ry2haled cognitive2behavi o ral m eas2 ure m ent instru m ent.Co mputers in Hu m an
B ehavi o r,2002,18:553~575
[7]Yang C K,Choe B M,B aity M,L ee J H,
Cho J S.S C L2902R and16PF p r ofiles of seni o r high schoo l students w ith excessive
I nternet use.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2
try,2005,50(7):407~414
[8]Y oung K S,Rodgers R C.I nternet addic2
ti on:Pers onality traits ass ociated w ith its devel opm ent.The69th annual m 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 l ogical A ss ociati on,
Bo st on,1998
[9]Kraut R,Patters on M,Lund m ark V,et al.
I nternet paradox:A s ocial techno l ogy that
reduces s ocial inv o lve m ent and p sycho2 l ogical well2being?Am erican Psycho l o2 gist,1998,53(9):1017~1031
[10]徐梅,张锋,朱海燕.大学生病理性互
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4):63~70
[11]张锋,沈模卫,徐梅等.互联网使用动
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心理学报,2006,38(3):407~413 [12]雷雳,杨洋等.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
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3):375~381
[13]莫雷,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
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210~211
[14]陈建文,黄希庭.公众的社会适应观初
652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原献学等
步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1,24(1):96~97
[1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大学生
心理健康丛书之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366~369
[16]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
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17]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
心理计量特性研究.中华心理学刊,
2003,45(3):279~294
[18]A r m str ong L.Ho w t o beat addicti on t o
cybers pace.htt p://w w addicti on.
co m/,2001
[19]沈模卫,李鹏等.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行为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4,22(4):63~70 [20]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1180~185
Researches on the Rel a ti on sh i p between Soc i a l Adapt a ti on Ab iliti es,Persona lity Tra its
and I n ternet Add i cti on
Y UAN X i a n2xue L I J i a n2sheng
(Depart m ent of Psychol ogy,N ingbo University,N ingbo3152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 l ores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pers on2 ality traits,s ocial adap tati on abilities and internet ad2 dicti on of undergraduates.A questi 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f227juni or students(including143 males and94fe mal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1) neur oticis m and s ocial adap tati on abilities have a di2rect influence on internet addicti on;(2)taking s ocial adap tati on as an inter mediate variable neur oticis m al2 s o has an indirect influence on internet addicti on.
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 on trends,s ocial ad2 ap tati on abilities,pers onality traits
7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